浅谈中年人生活家具的情感化设计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生活家具设计的成功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外形美观与功能的新颖,更加注重的是根据消费的需求创造出情感化的共鸣。作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年人承载了较大的社会压力和责任,这往往需要家庭生活的调节才能得以释放,因此合理地分析中年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了解广大中年消费群体的情感诉求,设计出适合中年人使用以及情感互动的生活家具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能使中年人的生活显得舒适放松、丰富多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年人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
  【关键词】中年人;生活家具;情感化设计
  社会发展地愈发迅捷,人类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的需求也就愈发增多,从过去单纯的物质满足到现如今情感化需求的升华,这都凸显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具设计作为工业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门类,出了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之外,其所蕴含的强烈的情感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在家具设计创意中,考虑消费者及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和精神需求,能更好地体现出该产品在社会中的适应力和“软实力”。重视情感化设计,强化家具的情感色彩,让使用者活得满足,这已成为家具设计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年人作为社会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承载这社会发展的主要压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步伐中,中年人往往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重压,从而对于舒适环境和放松空间的需求显得及其迫切,而这种情感的需求往往就通过对日常生活起居中的家具使用来实现,因此中年人生活家具的情感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年群体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分析
  1、中年人的心理特征分析
  作为青年的延续和向老年的过度,中年是一个特殊时期,在生理各机能逐渐退化的过程中又充满了自我调节和对心理上的再适应。随着社会竞争的增大以及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中年期的定义也较为模糊,较通俗的是将上有老下有小,承担最多社会压力的这部分人群定义为中年人。这部分人在心理上异于其他人群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较大的社会压力,作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进步和自我价值体现的巨大压力,工作交际的繁忙外加家庭的责任,往往会使其在精神和心理上产生较大的疲惫感;(2)成熟稳重与个性表现的交织。中年人往往都拥有了较多的社会经验和认知,相对年轻群体显得更为稳重和成熟,但是当下信息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个性更容易凸显,在追求稳重成熟的同时也夹杂发杂丰富的个性表现,简约而不简单的情感化需求十分突出。[1]
  2、中年人的行为分析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社交网络的盛行,中年人的行为更为地开放,更趋向于满足和实现心理上的需求和愿望,社会行为更为普遍,不管是工作还是娱乐都更趋向于群体性的生活,但同时作为中年人,家庭生活也占据了更为重要的部分,家庭生活往往更利于心理上的放松和情感的慰藉。
  中年人作为社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具有较强的购买消费能力,同时伴随社会生活的日益进步,中年人往往不局限于简单的物质满足,他们更有意于在精神层面进行大量的投资,进而满足心理上的需求,从而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2]
  二、中年人家具的情感化设计
  1、中年人生活家具的风格选择
  当下更多的中年人对于家具风格的选择会趋向于现代简约这样的形式。
  中年人现代简约家具的设计,强调设计的中心是功能性,这恰恰正是中年人最为关注的问题;讲究设计的科学性和使用的便利性;采用更多的新材料和新工艺;以中性色为主,无规律性的加入一些几何图案和元素,其特点是简约、实用、美观、质感、有内涵。这样的家具设计看上去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它追求的是一种有品位的随意,看似不经意,却要下很多功夫,这样的设计策略正是充分考虑了中年人简约而不简单的生活品质追求。[3]
  忙碌一天的中年人,回到家才能享受那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所以颇受中年人喜欢的现代简约风格的家具绝对不能为了简洁而牺牲舒适度,这样是中年人家具设计的一大重点。一张浅咖啡色的沙发,以流线型为主,丝毫没有一丝的繁琐,看上去也许单调、乏味,但是一坐上去就能让你知道什么是质感。
  人性化的设计,柔软舒适的体验,这正是中年人家具所追求的极致,无论是色彩,材质,还是造型,都符合中年人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以设计风格来表现情感化的设计,使中年人真正享受家具带来的情感互动,真正体验家具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
  2、中年人生活家具的本能设计
  本能是人类最基本且无意识的一种直觉,在家具的情感设计中,这是消费及使用者的第一时间的心理感受,这主要由家具本身的色彩、造型、材质等来引起。对于生活节奏较快,生活和情感压力较大的中年人来说,家具所能提供的舒适、放松以及愉悦等感受都是中年人在物质满足之余迫切的情感需求。
  (1)色彩运用所起到的情感化效果
  布鲁默说过:“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首先色彩的选择和合理搭配十分重要,在确立了适合中年人的现代简约风格后,家居生活家具的设计中暖色系和深色的搭配更加适合于中年人,这样的色彩搭配能很好的与家中天花板、地面、墙面、软装配饰、灯光等形成契合,营造出家的整洁和温馨,极大的引起中年人在忙碌工作后的一种放松和闲适感。同时,充分考虑中年人稳重风格下的个性凸显,色彩的选择中就需要有新鲜元素的穿插,配合不同的图案和纹理,让中年人与家具产生较好的情感互动,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享受氛围。另外还需要考虑地域的因素,不同地区的中年人在生活习惯上存在差异,对于色彩上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色彩往往体现着不同的情感和喜好,因地制宜的设计才能使中年人对家具产生最佳的情感共鸣。
  同时色彩通常是商品和消费者沟通的第一触发点,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魅力,选择适合中年人的色彩,考虑中年人的心理需求争取在第一时间抓住中年消费者的视线,唤起他们的购买欲望,对于中年人家具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2)情感化设计中的造型设计策略
  设计师通常要把从生活中获取的视觉的、非视觉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并通过艺术表现的手段设计与制作,从而将家具以具体的形象呈给消费者,以此构成与消费者之间的审美交流,满足其心理的需要,使消费者在使用和观赏的过程中产生留念和感动。要达到这样的情感互动,最好的就是通过造型的设计来实现。[3]
  对于中年人来说合适的造型要素和适当的构图法则能更为轻易得被接受,家庭生活家具中曲线运用能给人饱满、柔软、愉悦、活泼、明快以及舒适之感,结合直线规律性的稳重和挺拔,能创造出有方有圆、有刚有柔的特点,十分符合中年人稳定中富有变化的情感需求,同时加入不规则的曲面设计形成形态活泼并具有温暖感的家庭特征,极大的满足了中年人家庭生活家具的情感表达。同时,统一、自然、均衡、稳定和仿生的构图法则往往能调动起最大的情感互动,中年人步入的是人生的中间阶段,生活相对稳定,活动主要集中于家庭居住空间,相对统一、稳定的家居设计给人以安定感,同时尽量减少繁琐,简单的结构构造更适合中年人的使用。仿生设计的运用是当下较为流行的设计形式,由于从生物形态中寻找启发,再配合以现代技术提高家具的缓冲以及支撑,能使仿生家具以一种合理且美观的造型呈现于使用群体面前,形态结构上打的仿生营造出强烈的情趣性以及亲和力,加之中年人丰富的生活阅历,通过联想和想象,把形浮现在脑海中,经过个人主观的喜怒哀乐联想,从而产生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心理情趣,这是最符合中年人生活经验以及情感共鸣的设计。例如孔雀椅的靠背提取孔雀开屏时产生的“心理”形态,简化形态元素,让人耳目一新。(如图)
  (3)合理的材质选择
  材质作为实物直接地被使用者所感受和体会,但同时材质也作为一种特别的媒介与人类产生情感的互动,正是这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包含了无数材质讲述的性情。材质包含了太多的属性,运用于中年人的家具设计能产生良好的情感互动,如石材,木材等传统材质所包含的自然属性,调动使用者产生对朴实自然的一种向往;玻璃、钢铁、塑料引起的是对现代气息的强烈兴趣。材质作为真实性的存在,通过良好工艺的加工能表现出一种极大的真实性,作为中年人,对生活的感知是最为主要的,切切实实的感受着材质的真实,正式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深刻体会。中年人的生活节奏逐渐是要趋于缓慢的,家具使用上的亲和力更有利于打消压抑感,增添生活情趣,因此木材、皮革、藤条、毛料等的运用会更好地带给中年人触感上的体验,适宜的温度和柔软度使身体得以最大程度的放松,增加血液循环,调节肌肉的张弛程度,有利于中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使情感得以慰藉,增添生活情趣。[4]
  3、中年人生活家具行为设计中的健康尺度
  家具设计以使用者为切入点,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参与和行为习惯,符合广大使用人群的行为要求,注重实际的运用,才能切实地体现设计的价值。正如前文所说,由于社会的多样性以及中年人复杂的情感需求,使得中年人家具的设计不能直观地停留在本能感受层面,更多地需要迎合行为的需求,而这一点就需要通过家具的健康尺度进行体现。
  合适的家具尺寸,能创造出和谐的居室环境,还能以其合理的人体工程学原理给使用者带来健康;不合理的尺寸不仅影响居室美观,长久使用还会对中年人造成腰肌劳损、脊椎变形、视力下降,从而使中年人的内心情感受到极大的损害,因此健康尺度对于中年人的生活来说十分重要,只有家具的高矮、宽窄、组合方式等符合中年人生理、心理的尺度及行为规律才能对健康有利,才能到达情感化设计的根本目的。
  三、总结
  中年人并非老年人,作为30至50岁的人生赢家,经历了不少的人情世故,无论成败都是一种积累,他们需要沉淀,需要简约而不简单,有品质却不胡乱奢侈,多元化又不复杂的生活。中年人家具的设计,需要更多的考虑情感化的需求,无论结合人体工程、还是美学角度,都应以情感化设计作为中心,围绕中年人的生活营造出良好的情感化互动环境,朴素大方,舒适自然,让家具分担生活的压力,让家具成为中年人寻求生理和心理上放松的最好伙伴。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程进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6.
  [2]缪晓宾.城市家具情感化设计[A].昆明: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8.2.
  [3]余建荣,张静.浅析家具情感化设计的造型因素.新视觉艺术.2011.3.
  [4]徐钊.材料在装饰艺术中的美感属性和内在气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4.
  作者简介:
  林森(1989-),男,云南玉溪人,西南林业大学设计学硕士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家具及室内设计。
其他文献
1917年,罗家伦想修外文,投考北京大学文科,恰逢胡适判阅其作文试卷。胡适毫不犹豫地打了满分,并向学校招生委员会荐才。校委们查看罗家伦的成绩单后,大吃一惊。原来,他的数学成绩竟是零分,其他各科分数也平平。在取还是弃的争论之中,主持招生会议的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破格录取罗家伦。  罗家伦后来成为“五四”风云人物、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传诵一时的《五四宣言》,便出自他的手笔。“中国的土地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