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城市化的当下,大量的农村人口来到城市谋生。低门槛、低投入的沿街售卖,成为他们养家糊口的“最佳”选择。然而,他们有时会发现,自己在为城市付出的同时,却难以融入城市。即便如此,印度小贩不用担心自己的面容影响城市的市容,而被管理者歧视,甚至是驱逐,因为法律会与小贩肩并肩。
从2004年起,印度就出台了“街边小贩政策”。2009年,住房和城市扶贫部起草了“保障生计及管理街边售卖议案”。不过,这些政策和议案当时都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在全国各地,以清理市容为名而驱逐小贩的行动,继续上演。
2010年,印度最高法院的一纸判决,成为了印度小贩权益保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最终促使印度通过了全国性的保护小贩利益的法案。
当年10月,英联邦运动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为此打着 “市容清理工作”旗号的大规模的驱逐行动在运动会前夕开始了,很多小贩被驱逐,剩下的也只能暂停摆摊,几十万人瞬间失去了谋生的手段。此时,印度小贩维权组织——印度全国街头小贩联合会站出来了,将新德里政府告上了最高法院。在历时4个月的审判之后,最高法院最终决定站在小贩这一边。印度最高法院否决了政府部门(以保障行人自由行走为名)随意发起“清理小贩”的行为,对以维护市容市貌为名的清理行动予以严格限制。最高法院还裁定,印度政府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颁布相关法律,保护街头小贩。
迫于最高法院的压力,一份保护小贩利益的法案于2012年9月6日最终生效。根据该法律,任何年满14岁的公民,都可以向当地的城镇售卖委员会注册,缴纳一次性费用之后,就可以正式成为街头小贩。
街头叫卖是民众谋生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需要贯彻一项成文法来规范街头小贩,而非打压他们。不能因为路边摊贩贫穷、无组织,就让他们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处于混乱状态,也不能用不断变化的行政规划,来决定他们的基本权利。 ——印度最高法院在判决书中写道。

从2004年起,印度就出台了“街边小贩政策”。2009年,住房和城市扶贫部起草了“保障生计及管理街边售卖议案”。不过,这些政策和议案当时都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在全国各地,以清理市容为名而驱逐小贩的行动,继续上演。
2010年,印度最高法院的一纸判决,成为了印度小贩权益保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最终促使印度通过了全国性的保护小贩利益的法案。
当年10月,英联邦运动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为此打着 “市容清理工作”旗号的大规模的驱逐行动在运动会前夕开始了,很多小贩被驱逐,剩下的也只能暂停摆摊,几十万人瞬间失去了谋生的手段。此时,印度小贩维权组织——印度全国街头小贩联合会站出来了,将新德里政府告上了最高法院。在历时4个月的审判之后,最高法院最终决定站在小贩这一边。印度最高法院否决了政府部门(以保障行人自由行走为名)随意发起“清理小贩”的行为,对以维护市容市貌为名的清理行动予以严格限制。最高法院还裁定,印度政府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颁布相关法律,保护街头小贩。
迫于最高法院的压力,一份保护小贩利益的法案于2012年9月6日最终生效。根据该法律,任何年满14岁的公民,都可以向当地的城镇售卖委员会注册,缴纳一次性费用之后,就可以正式成为街头小贩。
街头叫卖是民众谋生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需要贯彻一项成文法来规范街头小贩,而非打压他们。不能因为路边摊贩贫穷、无组织,就让他们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处于混乱状态,也不能用不断变化的行政规划,来决定他们的基本权利。 ——印度最高法院在判决书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