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建筑行业内的竞争力也日益加大,如何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同时这也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就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进行分析,分析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力之下转换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观念,降低工程的成本,提高工程的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施工企业;施工过成;施工成本;控制
1 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
合同的签订和管理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基础,负责签订合同的人必须充分掌握《合同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签订时还要检查好合同的内容是否有利于本公司,合同是否完善,最后要以维护本公司的合法权益为基础签订合同。签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同中是否对工程的相关价款和风险等作出了一定的规定,对于风险之外的也在事先进行相关的规定。负责签订合同的人员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因为合同一旦签订就会产生法律效力,所以对于合同中的字词和语句的含义要仔细推敲,保证合同的严密性。如果签订的是承包合同,那么要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内容和范围必须包含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还有纠纷、风险的解决办法等都要进行规定,只有保证合同的完整性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减少索赔的事故。
在签订合同时还要考虑到纠纷和索赔等问题的解决,在合同条款中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的规定,这样不但有利于在出现问题时很好的解决,而且在结算时还会减少纠纷,避免结算过程中因为合同条款不明确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和赔偿等。另外,合同中还要对工程价款、价款的调节、调节范围、结算、计费标准、计费范围等进行明确的规定,防止不明确引起矛盾。
2 项目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完成一项工程项目所需使用的所有资金,还包括一系列的组织、预测、计划、实施、结算、分析等工作。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预测成本、成本计划书、成本控制、成本考核、成本分析、成本检查等。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工作有:预测成本、成本计划书、成本核算、成本考核、成本分析。成本管理这些工作都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在进行预测成本时必须进行分析,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又是以成本控制和核算为基础的,考核和分析的结果又成为成本计划的依据,所以成本管理中这些工作都是必不可少。
2.1加强全员参与成本管理意识
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不仅是公司里经营部门、财会部门等的责任,还要求公司所有员工的参与和管理,只有加强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意识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一些项目活动,从而真正的减少工程成本,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增强工程的利润。人是公司的主体,也是成本管理的主体,只有提高员工自身的主人翁意识才能不断的提高管理的效果,落实责任制度,责任到人,使每一个员工都明确自身的权利和责任,在企业内形成一种“人人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管理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在建筑领域的市场份额。
2.2制定项目成本控制及考核制度
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负有组织、指导、监督等责任,并且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必须从施工技术、信息、材料、资源等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所以针对这些情况,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项目成本控制和考核制度,只有建立健全的体制才能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
2.2.1采用技术、经济组织措施控制法
①从技术方面来考虑:企业项目经理必须对工程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工作、验收工作、竣工等方面采用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等进行比较分析,然后选择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最短工期、最低成本、最高质量的方案。②从经济组织方面来考虑:企业项目经理必须对工程的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各项支出进行比较分析,减少不必要的开支。③必须建立健全的项目成本管理机构和制度,落实责任制度,真正做到人人有责。
2.2.2采用指标偏差对比控制法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负责人必须对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偏颇,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并提出相关的修改意见,最大化的使施工成本按照计划成本进行。这种控制成本的方式也被称为从优成本控制法。其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找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中的三个偏差:计划偏差、目标偏差、实际偏差。在实际施工时要不断计算这三个偏差(计算方法为:实际偏差=实际成本一预算成本、计划偏差=预算成本一计划成本、目标偏差=实际成本一计划成本),并且要以目标支出为目的来控制成本。
(2)要对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施工设计变更、施工的资源供应、施工材料价格改变、施工现场的条件变化、施工气候的变化、定额和预算出现偏差、施工过程中产生质量或者安全事故、施工的管理等。
(3)采用对比分析法、连环代替法、差额计算法对成本进行分析考核,并将分析考核结果记录整理好。另外,企业还要对项目经理实施相应的项目成本进行分析考核,项目经理要对各个岗位的工作情况和成本目标完整情况进行考核。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成本控制中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等进行分析考核,并制作成表格,最后进行汇总分析,找出成本之间的偏差之处,从而为决策奠定基础。
2.3完善项目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
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系统对施工项目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因为工程施工的时间比较长、工序比较多、参与人员比较多,所以对产生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成本。成本管理和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3.1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企业在进行工程投标时已经具备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标意味着此方案得到了建设单位的认可,但是这种设计方案还只是一个大概的施工方案,所以在实际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制定一个详细的、适用的、经济的施工方案,设计的施工方案必须以最低成本、最高质量、安全可靠为目标。比如:我公司承建的“柳州市滨江西路截污工程土建B标”原设计中的人机比是2.5:7.5,并采用相应降水排水措施,但是在实际施工时正好是枯水季节,因此必须对人机比进行调整为1:9,并减少原设计中的降水排水措施,从而降低了工程成本。
2.3.2编制施工图标准预算
在实际开始施工之前要编制好图标准预算,然后按照此预算收回工程的进度款,并根据此预算对施工项目进行分项、抽料、调配人力、购买材料、设置机械设备等。
2.3.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管理的优劣和工程造价,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设计合理的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组织施工队伍按照施工工序进行科学施工。另外,可以利用一些新型的网络技术来缩短工期、减少开支、增强施工质量、优化施工组织协调工作、合理调配施工资源,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人力和物力,降低施工成本。
2.3.4加强施工中的物资管理
(1)工程项目施工中,材料费就占了工程成本的60-70%,所以必须有效的对材料费进行管理和控制,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负责材料管理的人员在选择施工材料时要在保证材料的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材料的价格,在使用材料时要充分调配好材料的使用,避免积压,并将材料的选购和使用进行详细的记账。
(2)充分发挥时间差:如果在施工高峰期选购材料往往会出现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情况,因此当施工工期较长时可以选择在时间差内选购材料,减少材料价格,降低成本。比如:我公司承建的“柳州市滨江西路截污工程土建B标”,工期为18个月,开始施工的时间是2007年3月30日,这时材料价格为:水泥价400元/t,钢筋4500元/t,碎石30元/m3,河砂60元/m3。根据公司分析,9月份和10月份是施工的高峰期,所以我公司在7月份时就和材料供应商将材料的数量和价格敲定,等到9月份时各种施工材料的价格果然上涨为:水泥450元/t,钢筋5500元/t,碎石45元/m3,河砂75元/m3,因此我公司可以节省成本大约100万元。
3 结束语
综上,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复杂的工作,加强企业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的收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利用一切方法降低工程的成本,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工作体系,将项目造价管理和控制的责任落实到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身上,培养每个人的责任意识,层层把关,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实现项目成本的最小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在施工管理中实现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关键词:施工企业;施工过成;施工成本;控制
1 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
合同的签订和管理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基础,负责签订合同的人必须充分掌握《合同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签订时还要检查好合同的内容是否有利于本公司,合同是否完善,最后要以维护本公司的合法权益为基础签订合同。签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同中是否对工程的相关价款和风险等作出了一定的规定,对于风险之外的也在事先进行相关的规定。负责签订合同的人员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因为合同一旦签订就会产生法律效力,所以对于合同中的字词和语句的含义要仔细推敲,保证合同的严密性。如果签订的是承包合同,那么要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内容和范围必须包含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还有纠纷、风险的解决办法等都要进行规定,只有保证合同的完整性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减少索赔的事故。
在签订合同时还要考虑到纠纷和索赔等问题的解决,在合同条款中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的规定,这样不但有利于在出现问题时很好的解决,而且在结算时还会减少纠纷,避免结算过程中因为合同条款不明确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和赔偿等。另外,合同中还要对工程价款、价款的调节、调节范围、结算、计费标准、计费范围等进行明确的规定,防止不明确引起矛盾。
2 项目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完成一项工程项目所需使用的所有资金,还包括一系列的组织、预测、计划、实施、结算、分析等工作。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预测成本、成本计划书、成本控制、成本考核、成本分析、成本检查等。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工作有:预测成本、成本计划书、成本核算、成本考核、成本分析。成本管理这些工作都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在进行预测成本时必须进行分析,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又是以成本控制和核算为基础的,考核和分析的结果又成为成本计划的依据,所以成本管理中这些工作都是必不可少。
2.1加强全员参与成本管理意识
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不仅是公司里经营部门、财会部门等的责任,还要求公司所有员工的参与和管理,只有加强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意识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一些项目活动,从而真正的减少工程成本,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增强工程的利润。人是公司的主体,也是成本管理的主体,只有提高员工自身的主人翁意识才能不断的提高管理的效果,落实责任制度,责任到人,使每一个员工都明确自身的权利和责任,在企业内形成一种“人人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管理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在建筑领域的市场份额。
2.2制定项目成本控制及考核制度
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负有组织、指导、监督等责任,并且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必须从施工技术、信息、材料、资源等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所以针对这些情况,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项目成本控制和考核制度,只有建立健全的体制才能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
2.2.1采用技术、经济组织措施控制法
①从技术方面来考虑:企业项目经理必须对工程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工作、验收工作、竣工等方面采用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等进行比较分析,然后选择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最短工期、最低成本、最高质量的方案。②从经济组织方面来考虑:企业项目经理必须对工程的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各项支出进行比较分析,减少不必要的开支。③必须建立健全的项目成本管理机构和制度,落实责任制度,真正做到人人有责。
2.2.2采用指标偏差对比控制法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负责人必须对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偏颇,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并提出相关的修改意见,最大化的使施工成本按照计划成本进行。这种控制成本的方式也被称为从优成本控制法。其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找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中的三个偏差:计划偏差、目标偏差、实际偏差。在实际施工时要不断计算这三个偏差(计算方法为:实际偏差=实际成本一预算成本、计划偏差=预算成本一计划成本、目标偏差=实际成本一计划成本),并且要以目标支出为目的来控制成本。
(2)要对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施工设计变更、施工的资源供应、施工材料价格改变、施工现场的条件变化、施工气候的变化、定额和预算出现偏差、施工过程中产生质量或者安全事故、施工的管理等。
(3)采用对比分析法、连环代替法、差额计算法对成本进行分析考核,并将分析考核结果记录整理好。另外,企业还要对项目经理实施相应的项目成本进行分析考核,项目经理要对各个岗位的工作情况和成本目标完整情况进行考核。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成本控制中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等进行分析考核,并制作成表格,最后进行汇总分析,找出成本之间的偏差之处,从而为决策奠定基础。
2.3完善项目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
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系统对施工项目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因为工程施工的时间比较长、工序比较多、参与人员比较多,所以对产生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成本。成本管理和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3.1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企业在进行工程投标时已经具备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标意味着此方案得到了建设单位的认可,但是这种设计方案还只是一个大概的施工方案,所以在实际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制定一个详细的、适用的、经济的施工方案,设计的施工方案必须以最低成本、最高质量、安全可靠为目标。比如:我公司承建的“柳州市滨江西路截污工程土建B标”原设计中的人机比是2.5:7.5,并采用相应降水排水措施,但是在实际施工时正好是枯水季节,因此必须对人机比进行调整为1:9,并减少原设计中的降水排水措施,从而降低了工程成本。
2.3.2编制施工图标准预算
在实际开始施工之前要编制好图标准预算,然后按照此预算收回工程的进度款,并根据此预算对施工项目进行分项、抽料、调配人力、购买材料、设置机械设备等。
2.3.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管理的优劣和工程造价,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设计合理的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组织施工队伍按照施工工序进行科学施工。另外,可以利用一些新型的网络技术来缩短工期、减少开支、增强施工质量、优化施工组织协调工作、合理调配施工资源,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人力和物力,降低施工成本。
2.3.4加强施工中的物资管理
(1)工程项目施工中,材料费就占了工程成本的60-70%,所以必须有效的对材料费进行管理和控制,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负责材料管理的人员在选择施工材料时要在保证材料的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材料的价格,在使用材料时要充分调配好材料的使用,避免积压,并将材料的选购和使用进行详细的记账。
(2)充分发挥时间差:如果在施工高峰期选购材料往往会出现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情况,因此当施工工期较长时可以选择在时间差内选购材料,减少材料价格,降低成本。比如:我公司承建的“柳州市滨江西路截污工程土建B标”,工期为18个月,开始施工的时间是2007年3月30日,这时材料价格为:水泥价400元/t,钢筋4500元/t,碎石30元/m3,河砂60元/m3。根据公司分析,9月份和10月份是施工的高峰期,所以我公司在7月份时就和材料供应商将材料的数量和价格敲定,等到9月份时各种施工材料的价格果然上涨为:水泥450元/t,钢筋5500元/t,碎石45元/m3,河砂75元/m3,因此我公司可以节省成本大约100万元。
3 结束语
综上,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复杂的工作,加强企业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的收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利用一切方法降低工程的成本,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工作体系,将项目造价管理和控制的责任落实到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身上,培养每个人的责任意识,层层把关,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实现项目成本的最小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在施工管理中实现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