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旋转是维族舞蹈表演中主要技艺之一,它既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特殊的技与艺巧妙结合的表演手段。正是因为维族舞蹈较显著的快速、多姿、戛然而止的旋转特点,因此也被当之无愧地授予“旋转的舞蹈”的别称。那么,我们具体要怎样训练才能达到维族舞蹈快速、多姿、戛然而止的旋转效果呢?
关键词:旋转;向心控制力;心态
中国民族舞的旋转技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作为一个优秀的民族舞者,必须全面的、高质量的掌握这些旋转技巧,以适应塑造各种角色的需要。因此,我们在舞蹈教学中,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尽快掌握民族舞的旋转技巧,是提高民族舞蹈训练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对于旋转的运用,又以维吾尔族(简称维族)舞蹈最为擅长,运用得最为广泛。几乎所有的维族舞蹈中都会出现旋转,而且形式多样。正是因为维族舞蹈较显著的快速、多姿、戛然而止的旋转特点,因此也被当之无愧地授予“旋转的舞蹈”的别称。
那么,我们具体要怎样训练才能达到维族舞蹈快速、多姿、戛然而止的旋转效果呢?
一、在极限中去训练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先以训练十分钟旋转为目标,进行旋转训练。在这十分钟内我们会感受到眩晕、呼吸节奏加快、身体迟钝、脚掌因为与地面摩擦所产生的疼痛感、肌肉发酸、意识涣散、重心难以控制,种种旋转时的不利因素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影响。但是我们要习惯于和我们的心理想法对抗,强行要求自己在这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达到前边所说的标准和目标。在十分钟的自我折磨中,不仅是增强抗眩晕能力,也是对我们旋转时的肢体各方面能力和心理素质的一种锻炼和增强,为我们日后一些复合连续旋转打下坚实的身体和心理基础。
二、加强向心控制力的训练
当我们进行旋转时就会产生离心力,那么我们就需要用相同力量的向心力控制,否则运动轨迹就不可能是一个圆。我们可以利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旋转训练。先以旋转一圈为目标,起法儿时力量不要过大,以重心的控制为主。旋转一圈后最好半脚尖立在那里,之后进行重复练习。确保自己的向心控制力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为继续进一步训练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之后可以为自己的旋转增加动力,提高转速。以两圈为目标,重复练习。在训练中我们可以参照以上的方法逐渐增加旋转速度来训练向心控制力,向心控制会随着我们的训练加强而强化。几乎所有的旋转都离不开离心力和向心力,所以加强训练向心控制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半脚尖小腿的能力和身体的控制力训练
在众多旋转中,大部分旋转是要利用半脚尖来缩小脚与地面的摩擦力的,所以半脚尖上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现代医学认为,脚离心脏最远,脚部血液回到心脏不仅过程长,而且如果没有足够的压力,就很难顺畅地流回心脏。所以在旋转时我们要保证半脚尖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立到最高,最大限度的减小我们的脚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加旋转速度。根据旋转时的两个对立点,在立半脚尖时小腿同时用力,半脚尖感觉是钻向地面的,小腿发力最大化来配合半脚尖。小腿发力达到什么程度呢?在身体各部分肌肉得到充分活动,小腿发力大于我们的极限时,我们的小腿会发生抽筋的现象,出现这种状况就证明我们小腿发力最大化,半脚尖立到了最高。当我们每一次旋转都达到这个程度,就会感觉到在半脚尖能力增强的同时又增强了我们半脚尖的控制力与小腿的肌肉能力。
四、身体中段在旋转中所发挥到的作用
在旋转过程中身体中段(指胯部到中腰位置)是很重要的,它控制了身体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协调性,中段的控制是保证旋转时身体直立与否的关键。在旋转过程中运用身体中段也是控制重心的方法之一。在旋转过程中常会出现重心偏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往往会跳一下或是落下脚后跟来调整重心。这样做不但会影响旋转速度,同时还会影响旋转质量,再重新找回重心势必不会像刚起法儿后那么稳。其实绝大多数失去重心的情况是可以挽回的,只需要我们的身体其他部位配合身体中段进行调整即可。
五、心态的调整对旋转质量的重要作用
为旋转数量和质量不以我们的意志所决定,就要求我们调整心态。尽量避免自己产生焦急、恐惧等,使自信心下降的心态影响。要在旋转的各种运用当中,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因旋转失误而气馁。旋转数量是取决于刻苦训练和良好心态,需要我们长期的训练和良好的心态来保证。旋转和跳跃不一样,跳跃类技巧会伴随着个人的情绪和肌肉的兴奋还有肾上腺激素的分泌而提高,但是这些对旋转类技巧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在做旋转类技巧时需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单一的旋转训练中时比较容易做到和把握的,但是在剧目中想把握这一心态就比较有难度了。因为它涉及到心态和情绪转换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内心深处去调整,去适应和习惯外界环境对我们思想上带来的压力和紧张的情绪。做到由内而外的缓解和放松紧张的情绪,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样需要我们在日常的训练和演出时建立充足的自信心,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在舞台上最大限度发揮我们日常所学的保证。
六、采用憋气去提高肌肉能力和控制力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在我认识的一些关于舞蹈专业方面的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采用憋气的方法来提高旋转时的稳定性和肌肉控制力的。我也曾经劝说过他们,在旋转时尽量保持呼吸的通畅和自然,但结果却并不如人意。因为在长期的训练中,已经养成了憋气的习惯。在保持正常自然的呼吸下,往往会有一种使不上劲的感觉或者是失去重心。当我们在舞蹈进行旋转时,已经有一些体能消耗了,呼吸节奏加快。在这时我们采用憋气方法进行旋转的话,势必会使我们的体力和肺部负担进一步加大。我们的旋转质量还能保持在平时训练的状态么?就算可以,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由于身体负担过大造成不必要的体力流失,之后的动作或者说表演该怎么办。我们还能有足够的体力和肺活量去完成之后的表演么,通过训练是可以改掉这一习惯的。所以,当我们训练旋转时最好放弃采用憋气的方法去提高旋转质量,那样是徒劳的,用到舞台表演也不实际,到头来只会浪费时间。
旋转是维族舞蹈表演中主要技艺之一,它既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特殊的技与艺巧妙结合的表演手段。的确规范的旋转通过数量的增加能给人以兴奋,使人难以忘怀,可以显示出舞蹈者所具备的水平,但是要想旋转得漂亮,就需要更多艰苦科学的训练,非朝夕可至。
参考文献:
[1]中华舞蹈网
[2]中国舞蹈论坛
关键词:旋转;向心控制力;心态
中国民族舞的旋转技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作为一个优秀的民族舞者,必须全面的、高质量的掌握这些旋转技巧,以适应塑造各种角色的需要。因此,我们在舞蹈教学中,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尽快掌握民族舞的旋转技巧,是提高民族舞蹈训练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对于旋转的运用,又以维吾尔族(简称维族)舞蹈最为擅长,运用得最为广泛。几乎所有的维族舞蹈中都会出现旋转,而且形式多样。正是因为维族舞蹈较显著的快速、多姿、戛然而止的旋转特点,因此也被当之无愧地授予“旋转的舞蹈”的别称。
那么,我们具体要怎样训练才能达到维族舞蹈快速、多姿、戛然而止的旋转效果呢?
一、在极限中去训练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先以训练十分钟旋转为目标,进行旋转训练。在这十分钟内我们会感受到眩晕、呼吸节奏加快、身体迟钝、脚掌因为与地面摩擦所产生的疼痛感、肌肉发酸、意识涣散、重心难以控制,种种旋转时的不利因素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影响。但是我们要习惯于和我们的心理想法对抗,强行要求自己在这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达到前边所说的标准和目标。在十分钟的自我折磨中,不仅是增强抗眩晕能力,也是对我们旋转时的肢体各方面能力和心理素质的一种锻炼和增强,为我们日后一些复合连续旋转打下坚实的身体和心理基础。
二、加强向心控制力的训练
当我们进行旋转时就会产生离心力,那么我们就需要用相同力量的向心力控制,否则运动轨迹就不可能是一个圆。我们可以利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旋转训练。先以旋转一圈为目标,起法儿时力量不要过大,以重心的控制为主。旋转一圈后最好半脚尖立在那里,之后进行重复练习。确保自己的向心控制力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为继续进一步训练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之后可以为自己的旋转增加动力,提高转速。以两圈为目标,重复练习。在训练中我们可以参照以上的方法逐渐增加旋转速度来训练向心控制力,向心控制会随着我们的训练加强而强化。几乎所有的旋转都离不开离心力和向心力,所以加强训练向心控制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半脚尖小腿的能力和身体的控制力训练
在众多旋转中,大部分旋转是要利用半脚尖来缩小脚与地面的摩擦力的,所以半脚尖上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现代医学认为,脚离心脏最远,脚部血液回到心脏不仅过程长,而且如果没有足够的压力,就很难顺畅地流回心脏。所以在旋转时我们要保证半脚尖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立到最高,最大限度的减小我们的脚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加旋转速度。根据旋转时的两个对立点,在立半脚尖时小腿同时用力,半脚尖感觉是钻向地面的,小腿发力最大化来配合半脚尖。小腿发力达到什么程度呢?在身体各部分肌肉得到充分活动,小腿发力大于我们的极限时,我们的小腿会发生抽筋的现象,出现这种状况就证明我们小腿发力最大化,半脚尖立到了最高。当我们每一次旋转都达到这个程度,就会感觉到在半脚尖能力增强的同时又增强了我们半脚尖的控制力与小腿的肌肉能力。
四、身体中段在旋转中所发挥到的作用
在旋转过程中身体中段(指胯部到中腰位置)是很重要的,它控制了身体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协调性,中段的控制是保证旋转时身体直立与否的关键。在旋转过程中运用身体中段也是控制重心的方法之一。在旋转过程中常会出现重心偏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往往会跳一下或是落下脚后跟来调整重心。这样做不但会影响旋转速度,同时还会影响旋转质量,再重新找回重心势必不会像刚起法儿后那么稳。其实绝大多数失去重心的情况是可以挽回的,只需要我们的身体其他部位配合身体中段进行调整即可。
五、心态的调整对旋转质量的重要作用
为旋转数量和质量不以我们的意志所决定,就要求我们调整心态。尽量避免自己产生焦急、恐惧等,使自信心下降的心态影响。要在旋转的各种运用当中,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因旋转失误而气馁。旋转数量是取决于刻苦训练和良好心态,需要我们长期的训练和良好的心态来保证。旋转和跳跃不一样,跳跃类技巧会伴随着个人的情绪和肌肉的兴奋还有肾上腺激素的分泌而提高,但是这些对旋转类技巧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在做旋转类技巧时需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单一的旋转训练中时比较容易做到和把握的,但是在剧目中想把握这一心态就比较有难度了。因为它涉及到心态和情绪转换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内心深处去调整,去适应和习惯外界环境对我们思想上带来的压力和紧张的情绪。做到由内而外的缓解和放松紧张的情绪,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样需要我们在日常的训练和演出时建立充足的自信心,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在舞台上最大限度发揮我们日常所学的保证。
六、采用憋气去提高肌肉能力和控制力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在我认识的一些关于舞蹈专业方面的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采用憋气的方法来提高旋转时的稳定性和肌肉控制力的。我也曾经劝说过他们,在旋转时尽量保持呼吸的通畅和自然,但结果却并不如人意。因为在长期的训练中,已经养成了憋气的习惯。在保持正常自然的呼吸下,往往会有一种使不上劲的感觉或者是失去重心。当我们在舞蹈进行旋转时,已经有一些体能消耗了,呼吸节奏加快。在这时我们采用憋气方法进行旋转的话,势必会使我们的体力和肺部负担进一步加大。我们的旋转质量还能保持在平时训练的状态么?就算可以,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由于身体负担过大造成不必要的体力流失,之后的动作或者说表演该怎么办。我们还能有足够的体力和肺活量去完成之后的表演么,通过训练是可以改掉这一习惯的。所以,当我们训练旋转时最好放弃采用憋气的方法去提高旋转质量,那样是徒劳的,用到舞台表演也不实际,到头来只会浪费时间。
旋转是维族舞蹈表演中主要技艺之一,它既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特殊的技与艺巧妙结合的表演手段。的确规范的旋转通过数量的增加能给人以兴奋,使人难以忘怀,可以显示出舞蹈者所具备的水平,但是要想旋转得漂亮,就需要更多艰苦科学的训练,非朝夕可至。
参考文献:
[1]中华舞蹈网
[2]中国舞蹈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