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科创设情境的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ren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初中物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学会探究科学的方法,具备科学的思想,而且对学生正在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积极作用,还能为学生今后物理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激起学生投入科学研究的积极愿望和热情。但是由于物理学科的很多概念对学生来说会感觉比较生僻和抽象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寻求一些让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创设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作研究,力求对初中物理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创设情境 教学实践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究竟怎样的教学方式才是学生易于接受的呢?笔者认为要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什么方法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首先要从初中物理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实验为依托,比较抽象化的学科。初中物理是学生正式接触物理的第一站,物理对学生来说具有新奇感,同时具有陌生感。当学生不断学习之后会发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尤其有一些概念和思路与学生平时的生活完全相反,让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把初中物理教学形象化和生活化显得尤为重要,情境教学刚好弥补了这一空缺。
  一、情境教学来源于生活
  物理其实就是对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科学现象进行研究的自然学科,人们常常接触到物理现象,对一些物理现象已经习以为常,物理就在哪里,只是学生先前不知道把他们命名为物理现象;或者在生活中对一些物理现象难以琢磨,百思不得其解,总想要弄清楚问题的答案。这些就是物理学科可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妨把物理教学和具体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把物理还原到具体的生活中进行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树立起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都非常重要。生活化的物理情境教学让学生感知原来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进而感觉到物理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科目,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如:“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我让学生事先找一块镜子自己照一照,最好是全身都能照到的那种大的穿衣镜,让学生自己先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上课时,我带一块镜子到班上,让学生一起研究,请一位学生到镜子前来,让大家观察镜子成像的特点。让学生分别伸出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抬起来,再观察镜子中像的特点,让学生从远处向镜子走过去,再观察镜子的成像。最终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写在黑板上。教师再让学生下去自己照镜子,再感受一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情境教学来源于物理实验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物理实验,物理实验存在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物理实验的效果。多以实验形式向学生传达物理的相关知识,这比教师纯理论化的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在讲解浮力这个知识点时,为了帮助学生研究浮力,我在一个稍微大些的玻璃缸中放上浓度较大的盐水,再拿上两个大小不等的鸡蛋和一个苹果,分别把两个鸡蛋放入盐水中,再把苹果放入盐水中。学生看到苹果在盐水中浮起来之后,教师再把苹果切开,先切开上部,再切开下部,让学生观察苹果在水中的情况。通过这个实验帮助学生探究浮力和哪些因素有关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物体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进而对阿基米德原理有深入理解与掌握。像这样关于浮力的生活例子其实很多,只是很多学生一般没有注意,更没有研究。教师把相关物品带到课堂上,在学生的面前做实验,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探究,在探究中对相关物理知识进行掌握,这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牢固的,是理解性的记忆,学生能够从深层次把握相关物理知识。时间久了,学生可以凭借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的实验过程回忆起阿基米德的原理,比起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得多。
  三、情境教学来源于现代教育技术
  当前是信息化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学的方方面面,包括物理教学。物理教学中,由于一些实验和物理器材的细微性,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像这类实验和物理器材通过多媒体展示会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杠杆原理时,教师不可能把生活中有杠杆存在的东西都搬到课堂上,但教师可以在事先准备好的课件中插入杠杆和其他有杠杆原理存在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杠杆原理。另外像一些教师在讲台上演示了学生难以看清楚的比较少细微的实验和物理器材,如电路的实验,电线和小灯泡都很小,教师假如只是拿着实物在讲桌上给学生讲解,后排学生很难看清楚教师是怎么操作的,电线之间是怎么连接的,灯泡又是怎么安装到电路中的。对于这样的实验,教师可以找到实验的相关视频,在大屏幕上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实验过程和结果。在学生进行具体操作中就能有更清晰的方向指引。另外,像一些很小的实验器材和物理器材,教师可以在投影仪上给学生展示,或者通过图片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对相关物理器材达到有效认清的目的,这对于物理学习是有帮助的。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把物理教学还原于生活,借助多媒体和物理实验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完成物理学习。采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教师在采用情境教学法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情境,在采用前自己先权衡一下,究竟哪种情境教学法能与相关的物理知识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把相关的物理知识很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参考文献:
  [1]贾天奎.初中物理学科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5(8).
其他文献
本土民间音乐一般指带有鲜明地域性、生动体现当地特色文化并在这一特定地区内世代流传的音乐类别。一般而言,本土民间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都与当地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见证地域历史变迁的“活化石”。如果能够扎根于当地文化特色,积极开展针对本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开发,既可以培养一批文化继承人,也能够进一步推动民族音乐更好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一、本土民间音乐教育资源特点浅析  本土民间音乐顾名思义,一般是指本地区或
期刊
高中地理科目在高中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被称为“副科”,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普遍对地理科目不重视,导致地理科目地位不高,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阻碍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顺利实施。  1.向学生介绍地理科目的重要性  中学地理学科是中学课程中唯一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是各学科中唯一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及人类与环境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一门学科。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
摘 要: 自主学习是小组合作的基础。而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兴趣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改变地理学习态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学”,进而达到“我爱学”的
药用植物、真菌是药物的主要来源,其次生代谢产物是新药开发的重要宝库。为提高生物药物的产量,阐明和完善药用植物、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规律是一项必要的任务。目前功能基因组学方法,尤其是转录组学研究,被广泛应用于发现药用植物和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阐明次生代谢途径及调控机制。本课题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针对药用真菌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
摘 要: 对物理感兴趣的同学,不仅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也会主动学习与物理有关的知识,对他们来讲,学习物理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而那些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的同学就会感到物理学习很困难,逃避学习物理知识。但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物理方面知识,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从教师本身、课堂教学及师生关系这三个方面,讲述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
颅骨成形术是神经外科最古老、最常见择期手术之一。颅骨因为创伤、感染、肿瘤侵袭、破坏,以及脑水肿、高颅压为减压而行颅骨切除术,术后颅骨缺失。为了美观,防止脑组织再次
摘 要: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解答物理问题的重要规律,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只涉及物体的始末两个状态而不涉及物理过程,简化了力学问题的求解。本文介绍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表达形式和守恒条件,并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关键词: 机械能守恒定律 重力势能 变力做功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物理规律之一,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果能够熟练地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方式都有了巨大改变,以教育事业为例,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慧教室这一概念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这是我国未来教育环境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对智慧教室展开分析,深入研究其定义、特点等,并就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在这一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过程。  关键词: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