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核污染:“看不见的魔鬼”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q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电站受损事故正引起全世界的密切关注,尽管科学家们说,即便此次地震中受损的日本核电站彻底熔解,也不太可能导致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核电站灾难那种程度的环境后果,但仍让不少人难以放心。
  作为现代史上最为重大的核电站事故,1986年发生在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造成的破坏之大、对人们健康危害之深,导致人们在相当时间内谈“核”色变,核污染成为“看不见的魔鬼”。从这起重大灾难中,人们可以清晰而具体地了解到核电站损坏后会有哪些污染的途径及风险。
  
  “切尔诺贝利大灾难”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30分,在苏联白俄罗斯—乌克兰大森林地带东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机组发生的一次反应堆堆芯毁坏、部分厂房倒塌的灾难性事故。当场造成31人死亡,大量强辐射物质泄漏。由于这次事故,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被划为隔离区,附近的居民被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7000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在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
  这起震惊世界的事故被定性为七级核污染,堪称“史无前例”,其污染程度是当年日本广岛核弹爆炸污染程度的400倍。
  外漏放射性污染不仅影响苏联大片地区,还波及瑞典、芬兰、波兰等国,因此成为引起世界震动的一次核电站事故。
  直到2006年,还有150多万俄罗斯人住在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污染的土地上,其中有人还在吃受放射性污染的食物。
  相比来说,此次日本的核泄漏并不严重,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危害程度“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两种途径产生污染
  
  核电站受损后,核污染是通过何种途径发生的呢?中国核能动力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原主任温鸿钧说,一处损坏的核电设施会释放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其中一些“寿命短”的放射性物质相对来说危害不大,另一些“寿命长”的放射性物质则要危险得多。这里的所说的“寿命”,是指“半衰期”,也就是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
  据了解,利用高温分裂铀的过程会产生一百多种新的化学物质。核反应堆完全熔解后,会释放一些较低毒性的放射性气体,包括氮-16、氚和氪。这些气体比重轻,会快速消散,对人类的危害不大。氮-16迅速转变为稳定的氧。氪气很轻,进入大气后迅速消散。氚气能量很低,半衰期为12年。当它衰变时,会以稳定的氦气形式存在。
  然而,衰变也是核反应,也产生辐射。据了解,核反应堆完全熔解后,会释放出另一种危险物质铯-137。铯-137的半衰期为30年,人会通过食物和水将其摄入,或类似灰尘被人吸入。与其接触,会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核污染分为两种途径,一种是产生放射性气溶胶等放射性污染物,对呼吸系统及人体体表产生危害;另一种是随风向扩散产生的污染。但无论哪种,其污染程度都要视核泄漏严重程度而定。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核燃料在爆炸中形成烟尘飘扬空中,危害面积非常广。
  
  如何远离核辐射
  
  核泄漏发生后,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内,引起损害。一旦进入人体内,这些粒子就像会在健康的细胞间乱窜,会杀死或危害健康细胞。如果有毒粒子危害到骨髓,那么可能出现的其他健康风险包括骨癌和免疫系统受损。老年人、儿童尤其容易受到这些风险的伤害,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更加脆弱。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核辐射。
  躲核爆炸时,马上卧倒,用一切可以遮蔽头部的东西盖住头部。不要看爆炸当时的情况,以防被强光和辐射损伤眼睛。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住的楼房对辐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发生核事故时,人们可以选择专门的民防工程、应急避难所进行躲避;在家应当紧闭窗门,关闭空调、换气扇等通风系统,防止污染物进入。如果可能,事先在地下室储备粮食和水,有危险时进入躲藏。
  逃发生核泄漏,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如果在室外,可以用面罩或湿毛巾护面,少吸入放射性沾染空气,远离爆炸中心方向,往上风口躲避。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皮肤尽量不要外露,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最好随时携带一个收音机,按照有关部门广播的具体指令避险。
  洗到达安全地域后,如果估计自己已暴露于核辐射中,应当废弃身上所有衣物,淋浴30分钟,彻底清除核污染,尤其是口鼻腔和毛发。同时,将暴露过的衣物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后掩埋到偏远深处。不要喝污染区的水和食品。
  吃多吃一些海带、卷心菜、胡萝卜、豆芽、西红柿、瘦肉、动物肝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经常喝些绿茶,茶叶能改善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细胞。还可以多吃含碘食物,可以促进正常碘代谢,避免核辐射带来的放射性碘元素在体内代谢。
  喝在膳食中适量增加食盐,可促使人饮水量增加,加速放射性核素随尿液、粪便排出,从而减轻内照射损伤。
  治人们暴露在强度很高的辐射中,会患上辐射病或急性放射性综合征。如果感觉眩晕和恶心想呕吐,就已经受到辐射伤害,马上去有医疗条件的地方寻求救治,早期辐射非深度伤害是可以治疗的。若放射性物质已进入体内,可服用促进其排泄出体外的药物。
  
  链接:
  世界上历次核污染事件
  
  ●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30分,在苏联白俄罗斯-乌克兰大森林地带东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机组核污染发生的一次反应堆堆心毁坏、部分厂房倒塌的灾难性事故。当场造成31人死亡,大量强辐射物质泄漏。俄罗斯大约4300个城镇和村庄坐落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遭受放射污染的区域。联合国卫生机构评论说,大约9300人可能死于由放射性污染引起的癌症。
  ● 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
  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的操作室里,红灯闪亮,汽笛报警,涡轮机停转,堆心压力和温度骤然升高, 2小时后,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
  ● 苏联核动力卫星坠毁
  1978年1月24日,苏联“宇宙”954号核动力卫星发生故障,核反应堆舱段未能升高而自然陨落,未燃尽的带有放射性的卫星碎片散落在加拿大境内,造成严重污染。1983年1月“宇宙”1402号核动力卫星发生类似故障,核反应堆舱段在南大西洋上空再入大气层时完全烧毁。
  ● 美国核动力卫星事故
  美国在1965年发射的一颗军用卫星中,用反应堆温差发电器作为电源,由于电源调节器出现故障仅工作43天。以钚238放射性同位素作热源的同位素温差发电器,曾用于“子午仪”号导航卫星,“林肯”号试验卫星和“雨云”号卫星。这些卫星经过长时间的空间运行后,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殆尽,再入大气层烧毁。美国在1964年4月发射“子午仪”号导航卫星时,因发射失败卫星所携带的放射性同位素源被烧毁,钚238散布在大气层中并扩散至全球。后来改用特种石墨作同位素源外壳,以防烧毁。1968年5月“雨云”号气象卫星发射失败时,核电源落入圣巴巴拉海峡,后被打捞上来。
  ● 日本9.0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核电站爆炸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受11日大地震影响而自动停止运转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中央控制室的放射线水平已达到正常数值的1000倍。这一核电站大门附近的放射线量继续上升,12日上午9时10分已经达到正常水平的70倍以上。
  3月15日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炸,压力控制池受损。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目前,当天风向朝北,风从太平洋吹向日本内陆,估计对日本影响较为严重。 据悉,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的压力控制池发生爆炸。目前未知该爆炸引起的泄漏是液体还是气体。但日本官方说,泄漏不会对外界造成大的影响。
  (据《第一财经日报》等)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的数字信息化技术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数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不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对如何创新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将从读者
目的:了解肝病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提高肝病患者对糖尿病的重视程度,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科自2015年10月—2017年8月住院的214例肝
石台富硒茶是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的特产,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石台县地处北纬30度,是皖南山区著名的茶乡。境内由富硒土壤、富硒山泉、富硒动植物资源聚集形成了独特的天然富硒生物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县茶叶硒含量在0.1mg/ kg以上,其中达到国家《富硒茶(NY/T600-2002)》标准(指标0.25mg/kg )以上的占45.45%。  石台县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石台县就盛产好茶。据《石
期刊
众所周知,计划生育是我国现在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减轻了社会与国家的压力。那么,古代人是否也像我们一样,实行过计划生育呢?  中国的人口在清朝前差不多都维持在5000万左右,这还是在没有战争的所谓太平盛世的时代,只有到了清末中国的人口数字才过亿。由此可知,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人口,相比领土而言,确实有些过少了。因此,增加人口反而是当时民族延续的历史使命。而且
期刊
在市场经济白热化的今天,各行业要想出奇制胜,就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引进新知识、新技术,废弃旧有的思维定势,从而实现工作的持续迈进。新闻采访作为目前媒体竞争的主要手段,采用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煤气工程为例,浅谈了煤气带气接线工程作业程序及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以 BBC“凯利事件”作为切入点,深刻地探讨独家新闻失实的原因,并结合中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容,提出保持独家新闻的真实性的可以努力的方向,试图探寻中国新闻事业未来发展超越之
目的:探讨经腹部联合阴道超声对妇产科急腹症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