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温抗条锈性表达与叶肉细胞壁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

来源 :麦类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huosh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揭示小麦高温抗条锈性的生理生化机制,测定了小麦高温抗条锈性表达时寄主叶肉细胞质外体(apoplast)POD、细胞壁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抗条锈性表达与寄主叶肉细胞质外体POD活性变化无关;而与叶肉细胞壁POD活性密切相关,在高温抗条锈性表达的关键时期,寄主叶肉细胞壁中以离子键和共价键与壁结合的POD活性均显著增高。从生化角度讨论了该现象在高温抗条锈性表达中的作用原理。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光催化剂。通过XRD、FT-IR、PL等对TiO2样品进行表征和分析,并以亚甲基蓝(MB)作为目标降解物,考察经不同热处理温度TiO2催化剂对MB的降解效果。结
利用5个普通小麦品种与5个不同显性矮源回交6代以上,产生的5套近等基因系,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穗长、小穗数、穗下节间长、旗叶长和生物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分别具有山羊草属、小麦属和簇毛麦属的15种普通小麦近缘种细胞质的异源细胞质小麦为材料.采用高渗溶液法、水培盆栽法和田间鉴定法研究了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抗旱性的遗传效应
设计5种不同底墒处理,结合冬小麦苗期控水、抽穗复水的人工干预,通过钻取0~200cm根系样本和生育期内连续观测最大根深,对应分析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因素,以了解底墒通过调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