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形式多,改头换面巧“包装”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1j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精雕题目
  “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眼睛可以透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考生在下笔作文前首先要精雕细琢文章的标题。好题目的标准是“精巧、准确、新颖”,在能够昭示立意的基础上,不妨拟出轻松活泼的题目。如写“诚信”,拟题为《拍卖“诚信”》、《为“诚信”喊冤》、《用诚信唤醒信心》、《诚信,做人的底线》、《诚信,请别走开》、《“诚信灵”新产品介绍书》等。
  好的标题应是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常用的方法有:
  1、反常法。如《蓝树叶》。2、公式法《5+2=0》。
  3、谐音法。如《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
  4、借用法。如《爱拼才会赢》借用歌名. 5、比拟法。如《我与自信签约》用拟人。6、悬念法。如《感激车祸》。7、时尚法。如《李白上网》。
  二、巧加题记
  在题目之下,正文之前,写一段富有哲理或情趣的话,可以自拟,也可以用名言警句,但不宜过长,它可以解释题目,或提示下文,或说明写作中心,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使阅卷者一下子明白作者的意图。
  三、凤头豹尾
  开头、结尾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等级评定。
  开篇要讲求“简洁、生动、优美”。人们常说的“凤头”,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结尾要漂亮有力,干脆利落。要做到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题,有利于文章的结构,要做到辞虽尽而意无穷,就像欣赏一首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回荡,缭绕。常见的作文结尾方法:点晴法、照应法、号召法、引言法、抒情法、除误法等。
  好的结尾有后发制人之威力。古人说:结尾如撞钟。这个钟撞得响亮,就能澄清是非,振奋精神,使阅卷人似听如来佛法幡然大悟。例如《花+刺=生活》全文论述了生活中有花也有刺。每个人要经得住“刺”的考验后,在结尾写道:“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没有失败的成功只能算作侥幸!没有波涛的海洋只能算作一潭死水,没有刺的玫瑰,不算作真正的玫瑰,要想摘到成功的桂冠,你必须得付出一定的代价。”考场作文的结尾,不管是百川归海,还是琴音绕梁;不论是凯旋礼炮,还是点石成金,要能水到渠成,深化主题。
  好的结尾给人以圆满充实的感觉。这就好比吃香甜可口的花生,吃最后一颗时也是好的,就会给人留下余香满口,回味无穷的感觉;反之,本来香甜满口,可最后那颗偏偏是坏的,就令人大倒胃口。
  四、列小标题
  写数人(数事),或写一人(一事)的几个方面,可以分几个片断来写,也可以给每个片断拟小标题,在分片断的基础上小标题拟的好,不但能揭示文章的内容,而且会使文章层次分明,文意连通,还有提示内容的作用。如《记我的一次成功》,假如写我当小干部的经历和感受,若写三个片断,可以拟“播种”、“耕作”、“收获”为标题;若写四个片断,可以拟“苦”“辣”“酸”“甜”等。有一篇以“感谢”为话题的考场作文就是通过设置了(1)“石子对高山说……”(2)“小草对大地说……”(3)“我对母亲说……”三个小标题,并在每个小标题下各讲一个故事,来实现在结构上出“巧”的。又如满分作文《人生的句号》,写从“顿号”、“逗号”到“感叹号”的变化,真实的反映出作者思想逐步变化的过程,充分表现出作者积极进去的精神,很能鼓人上进。
  五、变换形式
  近年来,在“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影响下,许多人避开常见的三大文体而选择应用文,试图从作文的形式上突破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淡化文体的作文要求,无疑给了考生更广阔的选择余地,何乐而不为呢?
  让作文与现有的数理知识、现代科技、影视艺术相融合,通过移花接木,融会文体。改变作文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访谈式、病历式、简章式、实验报告式、几何证明式、产品说明书等。例如有位同学以《班长的烦恼》为题,将要表达的内容装进了一道几何证明题中。习题:好朋友该不该管。已知:晚自习时好朋友小华吵闹。求证:是否应该汇报班主任。证明的过程就是说理的过程,另外还有批改和订正两个步骤。小作者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完全放进了一道几何证明题中,显得新颖别致。
  六、改换人称
  把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作文改成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向对方倾诉,表达真挚感情。例如《敬礼,老师》,用第二人称“您”来代替第三人称“她”,进一步表现了好老师“您”的浓浓的爱生之情,一个普通学生“我”的尊师之情。
  作文的形式新颖独特,将有助于提升作文的品味,增加考场作文的得分点。当然,这只是作文形式在“包装”上的“改头换面”,写作时还要从选材立意的实际出发,使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而不能为形式而形式,那样反而会作茧自缚、弄巧成拙。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多媒体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形象性、快速性显出了独特的魅力。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取代的优点,显示出无以伦比的优越性。  一、利用多媒体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真正学好语文,首先必须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想学、乐学、主动学。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
期刊
学习目标   ①领悟诗情,理解诗意。学习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   ②学习理解联想和想像在诗中的作用。   ③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   重点难点   ①领悟诗情,理解诗意。② 学习理解联想和想象在诗中的作用。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先认真看课本142—144页,完成自主互助学习部分,准备教师检查。   2通过小组帮扶完成合作探究部分,标好
期刊
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们输不起,所以期望值就高,期望孩子在你的手中能被教育得非常优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呢?  一、教师应成为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引路人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
期刊
陆九渊“道不外索”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在学习前必须自己“立志”,说明他察觉了学生内在学习需求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性;陆九渊还指出学生的自信心、怀疑精神、坚强的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倡导“自立自得”、“师友辅导”、“优游读书”等学习原则和方法,充分显示了他注重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一)“自立自得”:重视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  “自立自得”的教学思想,让学
期刊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的本质不单单是学生的认知过程,确切的说更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有用人才的过程”纯知识的教学时更本不存在的,应该培养和造就怎样的人才呢?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全面推进、全面提高新一代国民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新的教育模式,一世英语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培养具有高水平的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为富有文学因素和情感色彩的语文课教学,则成为对
期刊
多年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的性质有着本质的不同,语文学科更注重感性;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表述一定的内容、表达一种感情一种思想,它的产生都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富有活力和创意的课堂上展开自主的学习和探究,惟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最向往的乐园,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要引导学生
期刊
有人说教育是用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我想说,我想将两片云融合交织,在阳光下描绘出一幅最美的朝霞。我愿做最美的教师,只为遇见最美的你。  一、从构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始  1.我会对你充满耐心  当教师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在工作压力之下很容易感到烦躁,变得没有耐心。改完一次不理想的作业心情也会大受影响。每到这时我会安静下来想一想,作业不理想的原因或许是上课的指向不够明确,个别学生会有自身特殊的原因。很
期刊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  “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在新的形势下结合生活,综合语文的一个语文学习的重头戏.从它大张旗鼓地出现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但是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上,如何学,却是伴着它的诞生一直在困扰着每一个语文老师。作为一个年轻语文老师,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我。三年中,共接触了三十六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借鉴方法,每每遇到此,我的策略就是跳过或者粗粗地采纳教学参
期刊
最近读了《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敢于让学生自我布置作业》一文,使我眼前一亮:“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 。针对传统的小学教育中,学生作业总是老师“一言堂”,作业被老师统得过多、过死,学生在长期大量的作业题海中,练得身心疲惫、兴趣全无。作业只是课堂的补充和延伸,而没有真正从作业设计中去思考:如何将作业成为学生学习中的点金石,而不是“绊脚石”。“让孩子自我布置作业”是力求学生发展出发,满足学生个性需要的一种
期刊
一、直面教学现状,解剖教学弊端  本人自2007年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就长期在偏远山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这片“贫瘠”的土地前沿耕耘。教龄7年,由于酷爱家乡永善县教育事业,先后在国家级贫困县永善县务基等偏远山区农村中学任教,在平时的教学生涯中已养成习惯于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不断调查,不断总结,不断反思的行为模式,从而发现了家乡偏远山区农村语文教育存在如下令人担忧的现象:  1、师资水平低下 。在我所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