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对了,迈步就是成功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线教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繁琐分析现象司空见惯。然而,要想“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实实在在促发展”真正走进新课程就得——认清现象,反思现实,寻找方法;找对路,止住繁琐分析。
  关键词:繁琐分析;点到为止;精讲巧练
  2016年3月1日,当我把课表发到老师们手里的时候,有几个语文老师就跑到我的办公室,说他们的连堂课不多,问我这样排课他们怎么分析课文?我为之一振,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的老師还在滔滔不绝,一堂课下来老师如牛负重,学生如鸡斗败。不禁让我想起著名特级教师张庆先生的话“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作为一线教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繁琐分析现象司空见惯。然而,要想“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实实在在促发展”真正走进新课程就得——认清现象,反思现实,寻找方法;止住繁琐分析的路。
  一、认清现象
  (一)繁琐分析披上了对话的外衣
  记得我校一位老师执教的《七颗钻石》一课。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精读,和文本深入对话。但执教老师在对话的过程中没有重点,把本应该精炼的对话嚼碎了。层层追问,成了繁琐分析。
  (出示句子: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师:仔细读读这个句子,说说小狗为什么会欢喜?
  生:它有救了,它得喝水了。
  师:没喝到水之前的小狗是什么样子的?
  生:可怜。
  师:能用书上的词语来说吗?
  生:哀哀地尖叫。
  师:小狗在哀哀地尖叫,在哀求什么?
  生:求水。
  师:小狗可能会说什么?
  生:小姑娘,我好渴,能给我点水喝吗?
  师:小姑娘听懂了小狗的话,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师:小姑娘把小狗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生:善良。
  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追求教学的精细化。以上精读片段,和以前的繁琐分析如出一辙。教者虽然注意了让学生自己体会,但仍然有繁琐分析之嫌。
  (二)繁琐的教伪装成繁琐的学
  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课《听听,秋的声音》上所见到的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对课文的内容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喜欢课文的哪几个小节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书。)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喜欢课文的哪几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喜欢课文的第一小节,这一节生动的展现了秋风吹动树枝的情景。
  生2:我喜欢第三小节,我仿佛听到大雁在说:“秋天来了,我们要到南方去了!”仿佛看到:到处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生3:我喜欢第二小节,这一节告诉了我,蟋蟀告振动翅膀发出声音,这声音和谐悦耳。
  生4:我喜欢第六小节,这一节写秋的声音要用心体会,而且来无影去无踪。
  生5:我喜欢第四小节,这一节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然界的秋天”比作“辽阔的音乐厅”,让我感受到了秋天的声音不但多,而且美妙动听。
  生6:我喜欢第五小节,这一节写了秋的声音无处不在。
  (学生把6个小节都汇报了。)
  从表面上看,以上教学过程观念前卫,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际上,仔细一咀嚼,你会发现,这个片段从教师繁琐的教变成了学生繁琐的学。
  二、反思现实
  (一)教材钻研不透,为繁琐分析提供了温暖的栖息地
  作为老师都知道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学校为了帮助老师把握教材,备高质量的课,每周还举行了集体备课活动。但是,还有一些老师过分依赖教参,照搬教参上对文本的解读,对于一堂课要学到什么知识、训练哪方面的技能、进行哪方面的德育渗透、是否可以渗透法制教育等,自己心中模糊不清,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课堂上作无效提问,繁琐分析,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备课不备学生,为繁琐分析打开了一扇门
  教师在备课时,关注过多的是教材内容本身,学生的心思、认知能力、知识的储备情况、个性差异了解甚少,课堂上一味地把“备”的东西倒出来,不能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有些教师不相信学生已有的能力,唯恐其听不懂、记不住,认为讲得多,学生就记得牢、学得好;有时在教材的难点上作过度的挖掘,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和理解能力,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繁琐分析,过度讲解。
  三、寻找方法
  (一)跳出“应试”怪圈,寻求自我解放
  现行的教育,还是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教师应转变“惟考”的观念,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把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目标,使语文教学的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勇于寻求“自我解放”的良策,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走出一条贴近学生实际、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路来,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克服繁琐分析的先决条件。
  (二)注重因“文”施教,赏析精要语段
  培根说过:“有些书浅尝即可,有些书不妨狼吞虎咽下去,而有些书很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并加以消化。”这条读书原则也适用于我们的阅读教学,我们“不必为浇灌一株玫瑰,就去浇湿整栋房子”。对精要语段的分析,对于克服语文教学中的繁琐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讲析点到为止,切记重复分析
  课文的讲析要有度。分析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不可一概而论。切记低层次的知识点重复教学,导致繁琐分析。
  (四)优化教学目标,注重精讲巧练
  要克服繁琐的分析,教师在备课中就需要优化教学目标,不能囫囵吞枣,敷衍了事。教师要通晓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各年级的知识体系及相应的知识点的分布,真正做到“心中有标,标中有本,本中有点”,让每堂课的教学都置于目标教学之中。在执教过程中,要把握尺度,讲清重点、难点,分清主次,大胆取舍,精讲巧练,充分驾驭教材,切记“抓芝麻丢西瓜”,纠缠在细枝末节上。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语文课堂教学开始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真可谓路走对了,迈步就是成功!
其他文献
洋葱虽然其貌不扬,味道不佳,但它的保健功能却是很多食物无法匹敌的。营养专家说,洋葱有8大养生功效。预防癌症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洋葱和其家族成员可以帮助预防和控制各种癌
景观在特定的地域上生长,地域性指的不仅是形式上的呼应,更要与地方的资源、自然、社会等和谐发展.如今,信息流将传统的时空打破,人们或许应从新的视角对地域文化进行理解、
期刊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由于症状相对轻微,持续时间短,很容易被忽视.专家强调,应高度重视小中风治疗后的二次预防,为中风等脑血管重症筑起安全堤坝.研究表明,小中风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特别是计算机软件进入课堂辅助教学,更是使现代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
摘 要:攻击性行为是目前小学生中较为普遍的一种问题行为。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是小学生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健康的社会行为,不利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导致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多方面,本文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来分析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产生的成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矫正的方法,帮助小学生克服攻击性行为,学会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其社会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攻击性行為;成因;矫正  小学生的攻击行为指
随着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社会转型阶段,在社会转型期间,基层民族群众的文化建设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形成了多种文化相互混合的格局,如果这个文化格
摘 要:“和谐、发展、创新”是现代社会的关键词。其中“和谐”是方向和目标因素,“发展”是过程和动力因素,而“创新”则是灵魂和活力因素。换言之,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和发展也就难以实现和谐。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创新教学更是推动学校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命脉。近十多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规模迅速壮大,由此也带来了许多与之不适的负面影响,如生源质量、教学管理以及生存压力等方面问题,无疑给健康和谐
确立了一个至高无上和主宰万物的形象——上帝,体现了以上帝为中心的世界观.在基督教的影响下,西方世界继希腊文明后逐渐形成了逻各斯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但漫长的
摘 要:通识教育对于培养“人”的重要性在我国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将高等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建立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但通识教育作为一个新兴教育理念,经常会与其他概念相混淆而被误读,本文初步探讨了通识教育的客观必要性及其根本要求。试图通过对通识教育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探讨通识教育对深化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从而尝试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