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调查孩子家庭住房情况遭质疑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y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家是自购房还是租赁房?你家户型是什么样的?你家房子的购买年限及每平方米的价格是多少?你家在2018年每平方米的价格是多少?……2018年9月7日,这样的一连串跟“房”有关的问题出现在了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童梦可园幼儿园中四班下发的《“我的小区”主题调查表》中,经由网友曝光、社交媒体转载后迅速引发热议。有人质疑:“这是描述我的小区,还是描述我家经济状况?”
  9月11日,童梦可园幼儿园公开发布道歉信。信中表示,下发亲子调查表的初衷是让孩子们熟悉自己的小区,但由于主管教学的行政没有仔细审核,老师们也缺乏该有的敏感度,才造成了误解。对于该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园方深感自责并诚挚道歉。
  应警惕教育“因财施教”背后的现实土壤
  该幼儿园有些调查内容过于隐私,确实很容易让人以为是在做家庭资产调查。去年上海幼升小一所学校面试时,要求家长做一份内容包括填写爷爷奶奶的学历、工作单位等信息的问卷调查,就被网友批评为是在“查三代”,当时也曾引发轩然大波。公众质疑背后的擔忧其实是一致的,就是担心老师因为家庭条件等外在因素区别对待自己的孩子。
  这与教师节期间,一些家长花式求关注是一个道理。近日,一项针对2000名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发送问候信息、送贺卡和送孩子手工作品,是53.2%的家长在教师节感恩老师的最常用方式,主要目的是希望老师多关注照顾自家孩子。身边通过送礼物、登门拜访、请客、协助班级事务和给老师及其家人提供生活便利等行为,求教师关注孩子的家长多达79.2%。虽然不少家长也坦承这种花式求关注的做法让自己受到了困扰,但是依然不敢怠慢。
  因此,问题的根本并非在于一家幼儿园通过调查房产信息的方式来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而是这种违背教育初衷的做法,使在社会层面本就脆弱失衡的家校关系、老师和家长关系又一次爆发了信任危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理应对学生一视同仁,将学生家庭情况与教学态度捆绑,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孩子,长此以往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怎样的种子,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何种影响,不言而喻。而家长因种种现象产生的对教师的不信任,也必然会反过来影响到良好家校关系的营造。其中隐藏的恶性循环,将以伤害孩子正常受教育权利作为代价,对此不得不防。
其他文献
黎明的上海,喷薄而出的朝阳是危楼广厦的远方;置身繁华,他心里的远方却是乡野间的荒凉。  冬日的凛冽浸入骨髓,但严寒无法冰封他似火的眼神,临行的期待、紧张、兴奋……种种情感填满了他的心灵。跺一跺脚,向着远方,他独自消失在荒野大漠间。  他不是旅行家,也不是什么探险爱好者,他只是一个学者。他从颠沛中走来,又向未知的残垣断壁而去,只有一个目的:用虔诚,用敬仰,来实地感悟中华文明。  他,就是余秋雨。  
安德烈·纪德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在中学时,他和班里一名叫肯尼森的同学常常在一起读书、写作,因此他们进步得特别快,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有一次,在老师的鼓励下,纪德和肯尼森各自把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文章投给了报社。“你觉得我们的文章能被报社采用吗?”纪德忐忑地问。肯尼森摊开双手回答:“我也不知道,等结果吧!”于是,接下来的日子,纪德的心里每天都装着这件事情,看書的时候想,上课的时候也想,在脑子里无数遍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