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嫁接防治枯萎病在西瓜生产中已普及, 但在甜瓜上应用较少。本试验以10 种砧木为试材, 拟为甜瓜嫁接栽培筛选适宜的砧木。嫁接防病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地方瓜种1 笋瓜和日本新土佐南瓜等10 种砧木嫁接海蜜3 号甜瓜, 可显著提高甜瓜的抗枯萎病能力, 除菜瓜和永康组合有少许发病株外, 地方瓜种1 和新土佐组合防病效果均达100%, 而对照海蜜3 号自根嫁接植株的病株率为8.5%; 亲和性, 新土佐组合好于自根嫁接的对照, 地方瓜种1 组合总体上逊于对照; 667 m2 产量新土佐超过对照116 kg, 地方瓜种1 超过对照142 kg; 地方瓜种1 组合与对照果肉质地、颜色相近,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 新土佐组合果实质地软, 口感较淡,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低于对照。地方瓜种1 和日本新土佐可作为海蜜3 号甜瓜的砧木在生产上应用。
关键词: 甜瓜; 枯萎病; 防治; 嫁接
甜瓜在江苏南通及周边长三角地区栽培较广泛。高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使本地甜瓜需设施栽培,但长期连作易导致病害尤其是枯萎病( Fusariumoxysporum) 等土传病害加重, 从而对甜瓜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我国甜瓜产区枯萎病发生较重, 严重时可造成90% 以上的经济损失[1]。
长期以来, 生产上多采用抗病品种和轮作倒茬等措施预防甜瓜枯萎病, 但效果不够理想。国内外对瓜类枯萎病进行了大量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但直到目前为止, 仍无根治良方[2]。利用嫁接换根栽培, 可有效防治瓜类枯萎病的发生, 同时能够提高产量, 这在西瓜和黄瓜的抗病栽培上已得到推广[3,4]。在甜瓜栽培比较普及的日本, 常采用嫁接提高甜瓜的抗病能力[5], 而我国则研究应用较少。其主要原因是适宜砧木的筛选和推广难度较大, 一个理想的砧木品种, 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同时还应与较广泛的接穗品种有较高的亲和性, 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风味[6]。如利用南瓜砧木嫁接网纹甜瓜, 在提高抗病力的同时, 也常会对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风味等品质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最终影响到嫁接技术在甜瓜生产上的应用[5]。针对不同的接穗品种需要相适宜的砧木材料这一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本研究旨在筛选适用于当地甜瓜生产主要栽培品种的嫁接砧木。
1 材料与方法
2005 年秋季, 在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艺实训中心大棚内进行了厚皮甜瓜海蜜3 号嫁接防治枯萎病栽培适宜砧木的筛选试验。
1.1 砧木及接穗
日本新土佐南瓜, 西瓜常用砧木( 日本协和株式会社提供) ; 黑籽南瓜, 常用嫁接砧木( 山东泰星种苗提供) ; 永康, 南瓜, 砧木( 台湾农友种苗提供) ; 丰源先锋, 南瓜, 西瓜嫁接砧木( 郑州丰源西瓜蔬菜研究所提供) ; 金皮西葫芦( 上海市种子公司提供, 韩国生产) ; 菜瓜( 南京绿领种苗提供) ; 蛇形丝瓜(南京绿领种苗提供); 鲁研4 号黄瓜( 市售) ; 香丝瓜( 上海市种子公司提供) ; 地方瓜种1( 笋瓜, 无品名) ; 海蜜3 号甜瓜( 海门市农科所提供) 。接穗均为海蜜3 号。以海蜜3 号自根嫁接为对照。每种砧木嫁接100 株。
1.2 播种期
嫁接前先进行砧木出苗试验, 以确定各砧木和接穗的适宜播种期。播前均进行种子消毒和催芽。
1.3 嫁接方法
嫁接采用顶插接法。当接穗长至子叶充分展开, 砧木1 叶1 心时, 先把砧木苗的生长点去除, 用嫁接刀从茎偏一侧维管束部位下截1 cm 左右; 再取接穗, 在距子叶节0.3 cm 左右处斜削1 cm 长的楔形面, 随即将其插入砧木中, 用嫁接夹固定后移入保温保湿的塑料拱棚内。苗床管理: ( 1) 湿度管理。嫁接苗需要较高的湿度, 可从钵间灌一薄层水, 密闭棚膜, 早晚揭开棚边适当通风, 以保持棚内高湿环境和一定的通风条件, 3~5 d 后逐渐增加通风时间。( 2)光照的控制。嫁接苗刚移入的前5 d 需要较弱的光照, 其后逐渐增强, 可通过在棚上盖遮阳网进行调节。( 3) 温度管理。嫁接苗床内气温以控制在20~30℃ 为宜, 可通过使用电热线和在遮阳网上喷水降温等方法调节。一般10 d 后可恢复正常管理。
1.4 试验地及栽培情况
试验地块已连续种植3 茬甜瓜, 且多次大量接种甜瓜枯萎病株分离培养物, 田间菌量较大。嫁接成活苗在9 月上旬接穗3 叶1 心时定植; 移栽时全畦地膜覆盖, 上架小拱棚, 立架栽培, 行距1.20 m, 株距0.35 m, 单棚400 株左右, 栽植密度667 m2 栽1 300~1 400 株; 单蔓整枝, 每株只留1 个瓜; 田间栽培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1.5 结果调查
1.5.1 亲和性嫁接15 d 后调查嫁接苗成活率; 移栽后在整个生育期观察植株生长状况, 有无生长期凋萎以及僵化不发现象, 并计算移栽成活率。
1.5.2 抗病性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时调查各嫁接组合及对照的枯萎病发病率。
1.5.3 果实综合性状评价开花授粉期调查各组合的主要授粉日期, 在果实膨大期调查植株茎粗、相同节位叶面积和株高, 果实成熟时调查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質地、口感等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嫁接组合的亲和性
表1 结果表明, 各砧木与接穗间的亲和性存在明显差异: 嫁接成活率以地方瓜种1、新土佐、金皮西葫芦、蛇形丝瓜等砧木组合较高, 超过或接近自根嫁接组合59% 的成活率; 移栽成活率则差别更大,各嫁接组合从1.3%~90.9% 不等, 其中以永康、新土佐、金皮西葫芦和菜瓜等砧木组合较高。
2.3 各嫁接组合与对照生育期比较
不同嫁接组合的授粉期比自根嫁接的对照要迟1~5 d, 果实发育期推迟4~10 d, 全生育期比对照要长5~12 d( 表3) 。而海蜜3 号正常情况下全生育期90 d 左右, 因此各嫁接组合全生育期比海蜜3 号正常栽培要长10~22 d。
2.4 各嫁接组合与对照产量比较
各嫁接组合667 m2 产量除丰源先锋砧木外, 都超过对照处理, 增幅从5.9%~49.5% 不等, 其中新土佐超过对照116 kg, 地方瓜種1 超过对照142 kg, 表明了嫁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见表4。
2.5 各嫁接组合品质比较
各嫁接组合果肉颜色普遍变淡变白, 仅地方瓜种1 组合与对照果肉质地、颜色相近;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较大, 地方瓜种1 组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 达到12.4%, 超过了对照0.4 个百分点, 新土佐为11.3%, 略低于对照, 其他各组合则明显低于对照,菜瓜最低, 仅为7.5%; 口感各组合大多变淡, 仅地方瓜种1 组合与对照相近, 新土佐质地软、口感较淡,金皮西葫芦、丰源先锋组合口感有较明显的青涩味,不适宜食用( 表4) ; 丰源先锋、金皮西葫芦和菜瓜组合品质下降, 纤维化程度加重。
综合各嫁接组合的亲和性、抗病性、产量表现,尤其是嫁接后果实品质的变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海蜜3 号甜瓜嫁接砧木以地方瓜种1 笋瓜品种较为优良, 日本南瓜品种新土佐次之, 而永康南瓜、金皮西葫芦、丰源先锋南瓜、黑籽南瓜、蛇形丝瓜砧木嫁接海蜜3 号甜瓜后, 其综合性状或某些重要性状较差,不适宜用作海蜜3 号甜瓜的嫁接砧木, 但是否可用于其他甜瓜品种, 尚需进一步的试验。
3 讨论
嫁接是防治枯萎病一条行之有效的根本性措施, 其增产效应明显, 本研究结果亦说明了这一点。但一个砧木品种是否优良, 更重要的还要看嫁接后其对品质的影响。笔者在大量的甜瓜嫁接砧木筛选研究中发现, 以海蜜3 号甜瓜为接穗, 所选砧木瓜类除地方瓜种1 笋瓜较为正常外, 采用大多数砧木嫁接后果实品质性状不理想, 这也说明地方瓜种1 是1 个较好的甜瓜嫁接砧木品种。
试验中笔者还发现, 砧木地方瓜种1 的亲和性状相关数据较低, 可能与嫁接技术有关, 此后所进行的重复试验结果较好; 其产籽率不是很高, 这对砧木的商品化开发会有一定的影响。另外, 本研究是以海蜜3 号甜瓜为接穗, 其是否适用于其他甜瓜品种,尚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以地方瓜种1 笋瓜、日本新土佐南瓜等10 种砧木嫁接海蜜3 号厚皮甜瓜, 综合嫁接的亲和性、抗病性、增产效应, 尤其是嫁接后对品质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嫁接砧木以地方瓜种1 为优, 日本新土佐次之, 试验所用的其他砧木不适宜作为海蜜3 号厚皮甜瓜的砧木。
参考文献
[1] 张继梅, 葛志东. 嫁接技术在薄皮甜瓜上的应用效果[J]. 中国西瓜甜瓜, 2002, ( 1) : 26- 27.
[2] 纪明山, 王英姿, 程根武, 等. 西瓜枯萎病拮抗菌株筛选及田间防效试验[J]. 中国生物防治, 2002, 18( 2) : 71- 74.
[3] 雷鸣. 嫁接对西瓜枯萎病抗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29( 5) : 655- 656.
[4] 蒋有条, 张明方, 孙利祥. 我国瓜类嫁接栽培进展及展望[J]. 长江蔬菜, 1998, ( 6) : 1- 4.
[5] 陈幼源, 陈绯翔. 不同南瓜砧木品种对网纹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 2002, 18( 4) : 47- 51.
[6] 曹建云, 潘祖德, 何秀萍. 西瓜的嫁接栽培[J]. 上海农业科技,2002, ( 5) : 56- 57.
[7] 钱伟, 蒋有条. 嫁接瓜类生理性急性凋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J].中国西瓜甜瓜, 1994, ( 2) : 15- 18.
关键词: 甜瓜; 枯萎病; 防治; 嫁接
甜瓜在江苏南通及周边长三角地区栽培较广泛。高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使本地甜瓜需设施栽培,但长期连作易导致病害尤其是枯萎病( Fusariumoxysporum) 等土传病害加重, 从而对甜瓜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我国甜瓜产区枯萎病发生较重, 严重时可造成90% 以上的经济损失[1]。
长期以来, 生产上多采用抗病品种和轮作倒茬等措施预防甜瓜枯萎病, 但效果不够理想。国内外对瓜类枯萎病进行了大量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但直到目前为止, 仍无根治良方[2]。利用嫁接换根栽培, 可有效防治瓜类枯萎病的发生, 同时能够提高产量, 这在西瓜和黄瓜的抗病栽培上已得到推广[3,4]。在甜瓜栽培比较普及的日本, 常采用嫁接提高甜瓜的抗病能力[5], 而我国则研究应用较少。其主要原因是适宜砧木的筛选和推广难度较大, 一个理想的砧木品种, 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同时还应与较广泛的接穗品种有较高的亲和性, 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风味[6]。如利用南瓜砧木嫁接网纹甜瓜, 在提高抗病力的同时, 也常会对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风味等品质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最终影响到嫁接技术在甜瓜生产上的应用[5]。针对不同的接穗品种需要相适宜的砧木材料这一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本研究旨在筛选适用于当地甜瓜生产主要栽培品种的嫁接砧木。
1 材料与方法
2005 年秋季, 在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艺实训中心大棚内进行了厚皮甜瓜海蜜3 号嫁接防治枯萎病栽培适宜砧木的筛选试验。
1.1 砧木及接穗
日本新土佐南瓜, 西瓜常用砧木( 日本协和株式会社提供) ; 黑籽南瓜, 常用嫁接砧木( 山东泰星种苗提供) ; 永康, 南瓜, 砧木( 台湾农友种苗提供) ; 丰源先锋, 南瓜, 西瓜嫁接砧木( 郑州丰源西瓜蔬菜研究所提供) ; 金皮西葫芦( 上海市种子公司提供, 韩国生产) ; 菜瓜( 南京绿领种苗提供) ; 蛇形丝瓜(南京绿领种苗提供); 鲁研4 号黄瓜( 市售) ; 香丝瓜( 上海市种子公司提供) ; 地方瓜种1( 笋瓜, 无品名) ; 海蜜3 号甜瓜( 海门市农科所提供) 。接穗均为海蜜3 号。以海蜜3 号自根嫁接为对照。每种砧木嫁接100 株。
1.2 播种期
嫁接前先进行砧木出苗试验, 以确定各砧木和接穗的适宜播种期。播前均进行种子消毒和催芽。
1.3 嫁接方法
嫁接采用顶插接法。当接穗长至子叶充分展开, 砧木1 叶1 心时, 先把砧木苗的生长点去除, 用嫁接刀从茎偏一侧维管束部位下截1 cm 左右; 再取接穗, 在距子叶节0.3 cm 左右处斜削1 cm 长的楔形面, 随即将其插入砧木中, 用嫁接夹固定后移入保温保湿的塑料拱棚内。苗床管理: ( 1) 湿度管理。嫁接苗需要较高的湿度, 可从钵间灌一薄层水, 密闭棚膜, 早晚揭开棚边适当通风, 以保持棚内高湿环境和一定的通风条件, 3~5 d 后逐渐增加通风时间。( 2)光照的控制。嫁接苗刚移入的前5 d 需要较弱的光照, 其后逐渐增强, 可通过在棚上盖遮阳网进行调节。( 3) 温度管理。嫁接苗床内气温以控制在20~30℃ 为宜, 可通过使用电热线和在遮阳网上喷水降温等方法调节。一般10 d 后可恢复正常管理。
1.4 试验地及栽培情况
试验地块已连续种植3 茬甜瓜, 且多次大量接种甜瓜枯萎病株分离培养物, 田间菌量较大。嫁接成活苗在9 月上旬接穗3 叶1 心时定植; 移栽时全畦地膜覆盖, 上架小拱棚, 立架栽培, 行距1.20 m, 株距0.35 m, 单棚400 株左右, 栽植密度667 m2 栽1 300~1 400 株; 单蔓整枝, 每株只留1 个瓜; 田间栽培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1.5 结果调查
1.5.1 亲和性嫁接15 d 后调查嫁接苗成活率; 移栽后在整个生育期观察植株生长状况, 有无生长期凋萎以及僵化不发现象, 并计算移栽成活率。
1.5.2 抗病性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时调查各嫁接组合及对照的枯萎病发病率。
1.5.3 果实综合性状评价开花授粉期调查各组合的主要授粉日期, 在果实膨大期调查植株茎粗、相同节位叶面积和株高, 果实成熟时调查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質地、口感等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嫁接组合的亲和性
表1 结果表明, 各砧木与接穗间的亲和性存在明显差异: 嫁接成活率以地方瓜种1、新土佐、金皮西葫芦、蛇形丝瓜等砧木组合较高, 超过或接近自根嫁接组合59% 的成活率; 移栽成活率则差别更大,各嫁接组合从1.3%~90.9% 不等, 其中以永康、新土佐、金皮西葫芦和菜瓜等砧木组合较高。

2.3 各嫁接组合与对照生育期比较
不同嫁接组合的授粉期比自根嫁接的对照要迟1~5 d, 果实发育期推迟4~10 d, 全生育期比对照要长5~12 d( 表3) 。而海蜜3 号正常情况下全生育期90 d 左右, 因此各嫁接组合全生育期比海蜜3 号正常栽培要长10~22 d。

2.4 各嫁接组合与对照产量比较
各嫁接组合667 m2 产量除丰源先锋砧木外, 都超过对照处理, 增幅从5.9%~49.5% 不等, 其中新土佐超过对照116 kg, 地方瓜種1 超过对照142 kg, 表明了嫁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见表4。

2.5 各嫁接组合品质比较
各嫁接组合果肉颜色普遍变淡变白, 仅地方瓜种1 组合与对照果肉质地、颜色相近;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较大, 地方瓜种1 组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 达到12.4%, 超过了对照0.4 个百分点, 新土佐为11.3%, 略低于对照, 其他各组合则明显低于对照,菜瓜最低, 仅为7.5%; 口感各组合大多变淡, 仅地方瓜种1 组合与对照相近, 新土佐质地软、口感较淡,金皮西葫芦、丰源先锋组合口感有较明显的青涩味,不适宜食用( 表4) ; 丰源先锋、金皮西葫芦和菜瓜组合品质下降, 纤维化程度加重。
综合各嫁接组合的亲和性、抗病性、产量表现,尤其是嫁接后果实品质的变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海蜜3 号甜瓜嫁接砧木以地方瓜种1 笋瓜品种较为优良, 日本南瓜品种新土佐次之, 而永康南瓜、金皮西葫芦、丰源先锋南瓜、黑籽南瓜、蛇形丝瓜砧木嫁接海蜜3 号甜瓜后, 其综合性状或某些重要性状较差,不适宜用作海蜜3 号甜瓜的嫁接砧木, 但是否可用于其他甜瓜品种, 尚需进一步的试验。
3 讨论
嫁接是防治枯萎病一条行之有效的根本性措施, 其增产效应明显, 本研究结果亦说明了这一点。但一个砧木品种是否优良, 更重要的还要看嫁接后其对品质的影响。笔者在大量的甜瓜嫁接砧木筛选研究中发现, 以海蜜3 号甜瓜为接穗, 所选砧木瓜类除地方瓜种1 笋瓜较为正常外, 采用大多数砧木嫁接后果实品质性状不理想, 这也说明地方瓜种1 是1 个较好的甜瓜嫁接砧木品种。
试验中笔者还发现, 砧木地方瓜种1 的亲和性状相关数据较低, 可能与嫁接技术有关, 此后所进行的重复试验结果较好; 其产籽率不是很高, 这对砧木的商品化开发会有一定的影响。另外, 本研究是以海蜜3 号甜瓜为接穗, 其是否适用于其他甜瓜品种,尚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以地方瓜种1 笋瓜、日本新土佐南瓜等10 种砧木嫁接海蜜3 号厚皮甜瓜, 综合嫁接的亲和性、抗病性、增产效应, 尤其是嫁接后对品质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嫁接砧木以地方瓜种1 为优, 日本新土佐次之, 试验所用的其他砧木不适宜作为海蜜3 号厚皮甜瓜的砧木。
参考文献
[1] 张继梅, 葛志东. 嫁接技术在薄皮甜瓜上的应用效果[J]. 中国西瓜甜瓜, 2002, ( 1) : 26- 27.
[2] 纪明山, 王英姿, 程根武, 等. 西瓜枯萎病拮抗菌株筛选及田间防效试验[J]. 中国生物防治, 2002, 18( 2) : 71- 74.
[3] 雷鸣. 嫁接对西瓜枯萎病抗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29( 5) : 655- 656.
[4] 蒋有条, 张明方, 孙利祥. 我国瓜类嫁接栽培进展及展望[J]. 长江蔬菜, 1998, ( 6) : 1- 4.
[5] 陈幼源, 陈绯翔. 不同南瓜砧木品种对网纹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 2002, 18( 4) : 47- 51.
[6] 曹建云, 潘祖德, 何秀萍. 西瓜的嫁接栽培[J]. 上海农业科技,2002, ( 5) : 56- 57.
[7] 钱伟, 蒋有条. 嫁接瓜类生理性急性凋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J].中国西瓜甜瓜, 1994, ( 2) : 1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