娠晚期经腹羊膜腔内灌注在临床可行性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i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妊晚期经腹羊膜腔内灌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羊水过少的37例产妇作为实验组,基于B超引导,通过腹壁实施羊膜腔穿刺,置导管,隔天于羊膜腔内灌注使用复方氯化钠溶液,且给予抑制宫缩;基于此选择同时期未实施羊膜腔灌注的36例羊水过少产妇作对照组,两组产妇妊娠时间一样, 均为36-41周,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及胎儿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产后生病率、阴道钳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以及羊水污染率均比对照组低,经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统计学意义显著,P均<0.05。结论:妊娠晚期以经腹羊膜腔内灌注治疗羊水过少,简单方便,效果好,可操作性强。
  【关键词】 羊水过少 妊晚期 经腹羊膜腔灌注
  在产妇并发症中,羊水过少比较少见,调查资料显示,和正常妊娠相比较,羊水过少围产儿死亡率明显要高[1]。羊膜腔灌注术是指把导管通过阴道或者腹部插入羊膜腔,再通过导管注射相应的药物或者生理盐水补充产妇羊水量[2]。近年来,我院在妊晚期羊水过少的治疗中采用了经腹羊膜腔内灌注法,就治疗结果来看,所获效果肯定且理想,下面就具体报告进行阐述。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3年11月-2015年9月期间到院经B超检查证实羊水过少的产妇作为实验组,病例数37例,予以经腹羊膜腔内灌注,产妇年龄范围24-38岁,平均年龄27.14±3.04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7.62±4.27周;其中有20例是初产妇,17例是经产妇,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32±0.35kg。选择同时期到院经B超检查证实是羊水过少的产妇36例作为对照组,未实施经腹羊膜腔内灌注,产妇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7.16±3.01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7.59±4.29周;初产妇22例,经产妇14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29±0.37kg。通过B超检查本研究已排除伴有显著畸形和存在羊膜腔穿刺术禁忌证产妇。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经检验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经腹羊膜腔内灌注操作方法:实施B超检查,基于其引导,将最大羊水暗区位置当做腹壁穿刺点,按照常规要求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另外用18号硬外麻醉穿刺针经腹实施羊膜腔穿刺,注意避开胎盘,两次突破感以后将针芯拔出,并抽吸羊水观察,实施羊水震荡泡沫试验,将导管固定在腹壁上,接着再经B超明确麻醉导管一端位于羊膜腔内,通过导管注入复方氯化液。若羊水震荡泡沫试验结果呈阳性,以肌注的方式使用10mg地塞米松来促胎肺成熟,持续使用三天。以口服的方式使用硫酸舒喘灵,剂量为4.8mg,每隔8h使用1次,又或者静注羟苄麻黄碱抑制宫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产妇血象、体温以及脉搏等,隔天对产妇羊水指数情况进行检验。
  1.3 观察指标
  觀察两组产妇剖宫产、产后产妇生病、阴道钳产、产后出血情况以及胎儿预后,予以统计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均用SPSS20.0软件执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检验用t;计数资料用%表示,比较检验用x2,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分娩结局情况、胎儿预后情况统计比较见表1,将表1中的所有数据均用专业软件进行比较检验,通过分析发现,实验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生病率、阴道钳产率、羊水污染率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率都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均<0.05。
  3 讨论
  造成围产儿出现不良结局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妊晚期羊水过少,在以往治疗一般采取静脉输液法处理,就效果来看不是很理想[3]。因羊水过少所致子宫收缩的时候,胎盘以及脐带直接被压迫于宫壁与胎体间,影响胎儿供血以及供氧,可导致胎儿窘迫,提高剖宫产率和围产儿病死率[4]。实践与文献报道均表明,羊膜腔灌注术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经腹羊膜腔内灌注液体可使产妇羊水量增加,恢复羊水对于胎儿的保护作用,有利于胎儿宫内环境的改善,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5]。本次研究笔者就妊晚期经腹羊膜腔内灌注在临床中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和未实施经腹羊膜腔内灌注的对照组相比,实施了经腹羊膜腔内灌注的实验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妇产后出血率、羊水污染率、阴道钳产率以及产妇产后生病率均比较低,两组指标相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明显意义,P<0.05。
  综上可知,在妊晚期羊水过少的治疗中采用经腹羊膜腔内灌注法治疗,操作简单且方便,效果确切,便于产妇和其家属接受,可有效改善母婴预后,临床使用价值与推广价值较大。另外实践时,对于因先天性肾缺如、尿道闭锁和发育不良所致羊水过少的产妇不可采用该方法处理;同时如果遇前壁胎盘,则须在无胎盘区进行穿刺。
  参考文献
  [1]宋文侠,张娟,王莉等.羊膜腔灌注治疗羊水过少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6):1334-1335.
  [2] 李苗,徐小凤,黄广琳等.母体水化疗法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660-3663.
  [3] 宋莉,丁太峰,于敏等.羊膜腔灌注对妊娠中期羊水过少引产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14-15.
  [4] 薛秀珍,陈素娟,周小燕等.羊膜腔灌注术治疗孕中期病理性妊娠羊水过少15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30):105-106.
  [5] 姚丽凤,黄淑晖,谢小琴等.羊膜腔灌注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在妊娠中期非纵产式合并羊水过少引产时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5,13(1):64-66.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究老年脑血栓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预后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老年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2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而实验组使用的是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效果理想,存在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摘 要】 目的:研究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效果及应用优势。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腹外疝患者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无张力疝修补组和传统疝修补组。传统疝修补组行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组行无张力修补术。就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所需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无张力疝修补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传统疝修补组,P<0
【摘 要】 目的:探討机械通气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108名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呼吸(RR)、心率(HR)、氧分压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脑中风患者偏瘫在传统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64例脑中风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采取传统针刺治疗)和观察组32例(在传统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两组,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