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栾县寺北柴村租佃契约风险的承担方式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m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司法极不健全、法律意识淡漠的时代,耕种作业中极其重要的租佃行为,在达成租佃契约后,双方会面临怎样的风险,风险是如何分配的呢?分配方式是否公平?下面将通过《满铁农村调查》来对河北省栾县寺北柴村的租佃契约风险的承担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地租佃;租佃契约;风险承担
  中图分类号:F3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5-0263-01
  作者简介:张少君(1990-),女,汉族,湖北襄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法律史。
  一、寺北柴村的基本情况
  寺北柴村位于河北省栾县,简称柴村,总体偏贫穷,作物以华北平原主要种植的棉花、谷子、小麦、高粱等为主。土地租佃以典租居多,地租收取实物,“九一八”事变之前有过租地,即交租金的人家,事变后全部收取实物,收取的地租以棉花和谷子为主。
  柴村的纸质契约签订的不多,同门、同族之间不用签订契约书,有家族的家长作证人即可,关系亲近的人之间也不用,对于特别信任的人,口头契约甚至连中人也没有。民事习惯基本被放在首位,以乡间习惯来进行约束,但是对政府的通告之类非常重视,一般都会被很好的贯彻实施。
  二、寺北柴村租佃契约的风险定义和类型
  由于寺北柴村整体的法律意识非常淡漠,村民对于风险的认识当然不限于法律规定的范围,因此笔者将法律意义上的契约风险进行了扩大解释,将所有会造成双方基于租佃关系的非正常损失的那些因素统称为租佃契约的风险。
  租佃关系中的风险最为当事人关心的即是由谁承担,对风险的承担意味着当风险真实产生后,造成的损失由谁来负担。因此笔者将风险的承担分为佃户承担、地主与佃户共同承担、地主承担、第三人承担这几种类型,分别进行阐述。
  三、寺北柴村租佃契约风险的承担方式
  (一)佃户承担
  佃户是最主要的风险承担主体,可以说绝大多数的风险都由佃户自行承担,当然作为耕作者,承担风险本来就是“分内之事”,但是佃户与地主在确立地租时,却没有为风险留下缓和的空间。
  柴村的土地租佃方式分为包地和捎地,他们的区别在于地租的收取方式。
  包地的佃户必须按照租帖上约定的数目来交清地租,捎种的地租则不约定确定的数目,由佃户和地主平分作物。
  地主大多数时候都会选择包种的方式,因為地租一定,那么无论出现什么风险因素,造成的损失都有佃户独自承担,全额交租。这种损失本来应该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可是柴村包种的地租定额较高,在正常的年份,交完地租后也只能维持生活,出现天气不太好的年份,佃户的生活就会非常紧张。
  另外,如果遇到意外事件,例如火灾将地租烧毁或者被土匪劫走,只要地租未完成交付,就由佃户承担风险。即使遇到天灾,比如洪水、大旱、冰雹等等,好心的地主会减免,或者村长领头集体去找地主商量减免,其他情况下也一般是记为拖欠,以后补交。问题在于,若是承典地,地主会将拖欠的地租换算成银钱后加在典价上,如果是租种地主的土地,地主要求收回土地后,拖欠的地租也会被换算成银钱变更成借款关系。价格波动的风险也由佃户承担,而且这样的做法,导致典价过高,佃户根本赎不回来,变典卖为实际上的绝卖。
  总之,如果是包地的情况,几乎所有的风险都由佃户独自承担。
  (二)地主与佃户共同承担
  上一部分介绍了捎地的地租交纳方式,土地的收成两家平分,无论多少。在这种租佃形式下,如果出现了非佃户过错造成的损失,就由佃户和地主共同承担风险,但是地主很少选择这种方式,而且捎地人还往往要向地主提供秸秆等燃料。如果出现佃户懒种,产量减少的情况,也由地主和佃户共同承担损失。可以说,地主在选择捎种人的时候就十分慎重,也做好了承担这种风险的准备。
  (三)地主承担
  由地主承担风险的情况非常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出现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柴村的实践中,遇到严重灾害,接连的几年都很难恢复到正常的生产水平,地主会因为人情的考虑也好、佃户集体的要求也好,会将地租减免,自己承担地租灭失的风险。
  2.如果佃户死亡而佃户无家人继续租佃,那么此时地租就无法收回了,只能由地主承担风险。
  3.柴村全部是收取实物地租,与银钱相比,地主需要承担价格波动的风险。
  4.有的佃户会将质量高的农作物自己留下,将质量差的作为地租交给地主。
  (四)由第三人承担风险
  在柴村的租佃契约中,有三种第三人。中人、监证人和保人。保人即替佃户承担不交地租风险的第三人。戴炎辉先生在《中国法制史》中提到,保证人只担保债务人不逃亡,若债务人逃亡,保证人即找寻而带回原处,倘不能找回,则保证人负代偿责任,如此保证制,系所谓“留住保证制”。不论何种原因,债务人实际上不能清偿时,保证人亦须代偿,此即所谓“支付保证制”。留住保证的保证人和支付保证的保证人,在柴村都存在。不过柴村的留住保证制仅仅是保证佃户不逃跑,没有找回和代偿责任。不过在事变之后,因为拖欠变多,开始设立“支付保证制”的保证人。然而在实践中,拖欠导致保证人代偿的情况并不多,可能也和人情因素有关。
  四、结论
  虽然只是对租佃契约风险的承担方式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但已经可以窥见当时地主与佃户之间不平等的状况,几乎所有的风险都由佃户承担,地主所要承担的风险都以各种方式进行了规避,不到万不得已不承担风险。也从中了解到地主是怎样将典卖土地通过变拖欠为典价的方式据为己有,穷者亦穷,富者更富。
  [ 参 考 文 献 ]
  [1]满铁农村调查(总第3卷·惯行类第3卷)[M].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2]冯学伟.中国古代契约中地方惯例的概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4-10.
  [3]戴炎辉.中国法制史[M].三民书局出版社,1966.
其他文献
摘 要:2018.1.6东海船舶碰撞油污事故碰撞船只桑吉号装载有13.6万吨凝析油和1000多吨自用重型柴油。由于涉案货油不适用国际公约,因而可能适用国内法。而我国油污损害立法缺失,笔者认为应提高船舶油污责任赔偿限额,增加排除赔偿限额适用条件,以保护海洋环境。  关键词:船舶油污损害赔偿;1969CLC公约;2001年燃油公约;国内立法  中图分类号:D993.5;D9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内容摘要】目前,中小学校园事故频频发生,而由此产生的教育机构侵权责任也越来越复杂,我国审判实践中,对于教育机构与监护人、保险公司责任竞合的审判标准存在许多偏差。本文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分析教育机构责任与相关责任竞合时的承担方式,旨在对我国复杂的教育机构侵权责任进行准确认定,从而有助于维护中小学生的民事权益。  【关 键 词】教育机构责任;监护人责任;保险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
摘 要:司法解释出现泛立法化现象并不能完全将责任归咎于司法机关。其中固然有司法机关扩张或滥用权力的情况,但在另一方面,立法宜粗不宜细的思想以及立法机关怠于行使或未能及时有效的行使立法解释权,导致社会现实客观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要改变这一现象和弊端,必须从源头抓起,双管齐下。立法机关切实履行其立法职责,提供优质、明确的法律规范和相应的立法解释。而司法机关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必须要按照法律和立法解释进行解
家兔配种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但不同季节温度、日照、营养状况等的差异,对母兔的发情、受孕、产仔数和仔兔成活率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合理安排好家兔四季配种繁殖,对提高其繁殖效率十分重要。  春季 春季天气转暖,阳光充足,温度适宜,饲料逐渐丰富,母兔发情比较集中,性机能表现最旺盛,配种受孕率高,产仔数多。据资料报道,春季(3~5月)母兔的发情率可达80%~90%,受孕率高达85%~95%
钻心虫又叫豆螟,是豇豆花荚期的大敌。每年发生4-5代。它蛀食豇豆的蕾、花和嫩荚,造成严重落蕾、落花和落荚。咬伤的豆荚。伤口虫粪黏湿发臭,豆荚畸形,商品品质和食用品质变劣。主要采用药剂防治钻心虫。策略是“治花不治荚”,即在豇豆始花期第一次用药,以后间隔7-10天1次,连续2-3次。喷药时间以早晨8时前花瓣张开时为好,此时虫体可充分接触药液。  1、微生物农药防治,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白僵菌等防治钻
摘 要:法律实务在处理民刑交叉问题时,若签订合同的行为构成犯罪,对于合同本身的效力如何认定?在2015年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颁布以前,审判实践通常对此类情况的合同认定为无效合同。《规定》颁布后,明确了借款人的借贷行为虽经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但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法院应当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第十四条,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本文从笔者
摘要:重庆法院首起具有环境公益性质行政诉讼案判决为社会组织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提供了可能性。这一判决并非于法无据,且回应了当下强烈的现实需求。若能成为社会组织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破冰之举,将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组织;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中图分类号:D9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11-0196-02  作者
50岁留城难生存    “在农村,六七十岁的老农犁田打耙、割稻插秧等农田重活照干,城市工厂里的活比农活轻多了,按说,我们这个岁数算是年富力强。”在外打工十几年,如今已回到农村的农民佘祥贵老是解不开心中这个疙瘩。他说:“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一些企业舍不得出钱让农民工学习提高技能,使农民工只能长年累月去干脏、累、危险的工作,造成他们技能老化、体力透支后无法与年轻人竞争。”  正是看到了目前的窘况
摘要:交通肇事罪应该如何认定,司法实践中应当如何处理,有着许多的争议。尤其是《刑法》133条将“逃逸致人死亡”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把它和不作为犯罪区分开来。本文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出发,以不作为犯罪理论分析“逃逸致死”的多种情况,把不作为故意杀人罪作为基础,探寻“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肇事行为人和被害人间的特殊关系。同时,利用分析“因逃逸致人死亡”法律条文中的争议问题,从主体,心理态度,加重
最近,笔者在三峡库区拜望本刊一些老读者时,走访了重庆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企业家金健。金健身材修长。肤色白皙,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里锤炼了六年,2003年底退伍回乡。他的家乡在重庆万州区南部七耀山下普子乡,这里属贫困山区,农村生活困苦在他心中有着深深的烙印,本来,他退伍时有一些机会进入城市或到沿海就业的,作为一名热血青年的他,把振兴家乡的经济作为己任,故而选择了回乡创业,带领乡亲们踏上了艰难的创业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