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专业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6278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为解决“C程序设计”课程中语法知识复杂、程序设计理论难理解、理论教学与专业应用相脱离等问题,提出增加融入探讨式教学、“微课”教学、案例教学、团队讨论开发实践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并给出相应考核方法的改进,更加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C程序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2-0104-03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 programming such as complex grammar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programming theory, the inconsonance between theory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etc.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targe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increasing mutual interacting teaching, micro class, case teaching and group discussion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 to the original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assessment method is given, which is more helpfu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C programm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Teaching method
  1 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人才。 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和掌握系统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思想,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应用最广泛,最易让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的程序设计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更好的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而服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C程序设计课程目标是有区别的,但是目前该专业的C程序课程教学模式大多与计算机专业的相同。由此为了适应教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信管专业学生的系统分析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改进和丰富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是非要有实际意义的。
  2 教学现状
  C语言功能丰富,使用灵活方便,易学易用,不需要强大的计算机专业背景,因此是高等院校各个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程序设计课程。该课程应用范围广泛、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在我国高校中,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加上机辅导的模式。在现有教学条件的制约下,上机部分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首先,上机课时较少,与其他课程不同,要想很好地完成C语言的学习,必须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同时要完成课堂布置的实验任务和课后作业,都需要上机实践,这就需要学生配备电脑或者课余时间去学校机房进行操作,这都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对于落后地区的学生来说,很难较好的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其次,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黑板或者PPT)很难将一些程序设计原理展现出来,光靠教师的讲授和描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准确的形成程序的运行过程,无法理解正确,上机实验就无法正确进行,普遍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和程序调试;同时课堂被动的接收教师讲解枯燥的语法知识,效果普遍不好。再次,课堂讲解的例题以及上机实验的题目基本都是固定的,没有专业应用性;并且由于课时的限制只能给予大众型答案,但实际上每个题目都有很多种算法和解法。这样学生都是按照教师给予的思想去解题,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
  3 存在的问题
  C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的课程,同时也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与其他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如ASP.Net Oracle 和C# 等)以及计算机专业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等)都有着紧密的相互关联性和启发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而没开设这些相关课程,因此以传统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授,必然会出现不相适应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与专业应用相脱离
  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多采取课堂教师讲解,实验课在机房进行上机练习实践的形式。然而在课堂上讲解的语句语法内容较多,需要记忆,往往会忽略培养程序设计思维;并且课堂上所举的实例大多是为了体现所讲解的语法或语句特点,忽略了与专业应用的结合性;学生对语言的掌握主要靠死记硬背,面对实际问题时就会不知所措。
  2)教学模式单一
  长期以来,都是老师课堂讲授,学生记忆;老师布置上机任务并进行上机指导,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缺乏合作开发实践的锻炼以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训练,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程序设计理论,很多都是靠死记硬背通过考试,最后还是不会编程,更不用说去解决实际问题了。
  3)案例枯燥
  各种教材使用的案例都很类似,基本都是以阐述解释语法、语句规则为目的选择的程序案例,相对枯燥和抽象。对于没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学生而言,学习和接受过程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育4号的产量最高,为352.6lk∥667m2,较静麦10号(ck)增产40.50kg/667m2;其次是陇鉴386,为331.62kg/667m2,较静麦10号(ck)增产19.51kg/67m2,其效益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从女性主体意识角度,考察我国女性在参与竞技体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发现:我国竞技体育中女性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虽得到一定的发展,但
1997年笔者为了选育出适宜乌兰察布区域栽培的抗寒优质、高产的大苹果,从新疆奎宁屯农7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新帅、新冠;辽宁省丹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丹光、丹苹;内蒙古宁城
2006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推动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生态型、效益型现代农业,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全市农业现代化进程
学'问'式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寻求问题的来源,树立发现问题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发现进而提问,可以挑战和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配方结合实践,构建学'问'式课堂
开展了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组合防治试验示范、以生物农药为主的组合用药及总体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建立化学农药减量防治展示区等研究。集成了减少化学农药扩大生物农药应用
由于高拍仪设备自身拍摄的特点,以及被拍摄物体摆放不当等原因,所拍摄的图像边缘经常会出现偏斜。该文提供的方法是先从视频流中实时取到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去噪点;再把图像进行二值化;利用Hough变换找到直线,计算直线的角度,直线的角度就是图需要旋转的角度;对四条直线方程进行规整,输出四条直线围成的矩形;最后将矩形实时的显示在视频上,并在视频上通过画方框的方式将结果显示出来,矩形显示成功表示纠偏成功,有
目的:利用系统辨识与优化解算跳深动作颤摆质量模型中力学元件的参数,并结合计算机仿真探讨模型在冲击性动作动力学仿真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将人体简化为1自由度的颤摆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