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来源 :教育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n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教师的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械人".是的,如不改变这种重智轻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教师纵使口吐莲花,也未必能使学生顽石点头.
其他文献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些优美的诗句,中学生一般比较熟悉,大都能说出其字面含义.但如果让他们讲为什么"九月初三夜"里"月似弓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交流的主平台.由于学生在认知中存在差异和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课堂教学增加了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