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知天地、知命、知性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so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绍诚,祖父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外祖父为国学大师林尹。现为台湾“财团法人 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曾就读于美国普度大学工业工程系,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于2015年受邀于隶属台湾“教育部”之“国立教育广播电台”主持儒学相关广播单元“谈笑自儒”,将儒学以深入浅出且生活化的方式解释给听众。
  上一篇讲到致知及其要点:知天地、知命、知性、明德、明道、明教、知人、知物。如何达到知?我们得到智识的方法不外乎学而知之及困而知之,而这二种方法均需要格物之全套功夫。所谓“致知在格物”,要达到知,必须做到格物,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得到智识,切磋琢磨,锲而不舍,乃能学道而自修,达致至善之境地。人类在求生进化过程中,处处在学,日日在学,所以智能知识时时在进步,若一旦不求进,即相对在退步,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知天地:我们既活在天地间,为人群一分子,首先就要理解“人”以及对“人”有正确的认识。但要做到理解和认识,必须先跳出“人”之范围,理解其所处之环境,以此为基点,由客观立场看“人”,才不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自身陷入迷茫。所谓“知天地”,就是理解自己所处的大环境。所以《中庸》云:“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我们生活于如此伟大生动的宇宙中,天地之表征尚多,有厚博、高明、悠久;“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如此天地必定有影响我们的地方,有足以启示我们,让我们效法之处,而这大环境也必定有我们需要配合之处,所以理解天地人相应,知天地然后知人也。故我们应当时时认识环境,顺应天理,“取法于天”“以听天命”,则可以“与天地合其德”矣。
  知命:所谓知命者,“命”字的实际含义,其实无涉迷信,广义来说,实则指“趋势”。过去种如何之因,今日则得如何之果,此为命也,不仅不迷信,还极合乎理学之道理。我们看算命,均要了解一般人事变化之通则,根据当事人的过去,判断此人未来之祸福吉凶。若从表面来看,似甚玄虚,但实则有科学之根据。有史以来,世之圣贤豪杰,先知先觉,皆能洞烛先机,顺应趋势,故能领袖群伦,为民先导。所有管理和政策,均需“顺应天理,应乎人情”,亦即孟子所谓“天与人归”之意,即“天命”也。然而道之能行与否,必须达到一定条件,适应时势所趋,且非一人之力能左右。而趋势之形成,非一朝一夕之故,其因素可能非常复杂,不易先知。
  知性:性为生物生存之本能,非人类独有。告子曾以“生之谓性”及“食色性也”定义,孟子却认为这样的定义虽无不当,但过于笼统,无别人类与禽兽。人若仅知发挥求食求偶之本能,则与禽兽无别,何能自称为万物之灵?所以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人和兽最大的差异就在仁义道德。仁义即为人之本性,其发自于自然,故有仁才是人。子曰:“仁者,人也。”孟子曰:“仁也者,人也。”人类不断地繁衍,资源分配常有不足或不均,从而问题产生,如何使人人发挥顺应本能本性,但又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达到中庸,以达致共生共存之目标。节制其本能本性,使之不妨碍他人生存,如此谓之“忍性”。顺应本能本性,致共生共存,谓之“率性”。而这三者均求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增进生产与均匀分配为其最终之目的。所以谓“率性之谓道”。
其他文献
2018年元旦,许家印和恒大集团全体员工收到贵州省大方县政府发来的新年献辞。献辞中有一连串的数字。  “恒大集团帮扶大方两年来,12.73万贫困人口初步脱贫;10223栋蔬菜大棚星罗棋布,33个中药材及经果林基地生机勃勃;50个幸福新村拔地而起,14000贫困人口喜迁新居;26所学校书声琅琅,1000名师生获得奖励资助;17332名贫困群众掌握致富技能,14208人稳定就业;5290万元创业基金帮
期刊
徐永光: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相比2016年《慈善法》出台后公益圈的热闹程度,2017年圈中可谓无甚大事。只不过徐永光依然很忙,这一年他的名字和观点出现在更多公益圈外人的朋友圈里。  2017年8月,他将自己近年来关于公益市场化和社会企业中国道路的观点编写成一册《公益向右 商业向左》,引来学界和社会热议。康晓光撰文《驳“永光谬论”》驳斥其观点偏激,称其否认了人的利他性,颠覆了公益的本质,对行业的
期刊
胡舒立:《财新周刊》社长  胡舒立以探卜中国言论表达的边界而闻名,但很多时候,那些边界只属于她和她的采编团队。她远远走在绝大多数中国媒体的表达界限之外—如走兽与飞鸟同置巨笼,走兽归属于地面,在有限空间内,飞鸟可以多一个维度展羽。  如今,这只“老鸟”已65岁,在传媒行业工作超过30年。2018年1月1日,财新传媒内部邮件公布人事调整通知,胡舒立卸任财新传媒总编辑、《财新周刊》总编辑,由其老搭档王烁
期刊
何享健:美的集团创始人  2017年7月20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17年度全球500强公司的评选名单,美的集团作为唯一的中国家电企业再次入围榜单。相较于2016年,美的集团的排名从第481位上升到第450位。  2012年,何享健全身而退,将美的集团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几年下来,“美的集团的事业没有滑坡,(他的)家庭也能够持续幸福,”长期专注家族企业传承治理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范博宏说,“
期刊
毕业30余年后,周旭洲与母校的联系愈加紧密。  2017年,周旭洲为武汉大学捐赠3000万元,发起成立武汉大学人才引进基金,用于引进世界一流的师资力量,陈东升、毛振华等数十位校友积极响应,目前基金规模已达2.6亿元。此前,他曾向武汉大学教育基金捐赠2000万元,数次为学校和院系的学术活动进行捐赠。  周旭洲是宇业集团董事局主席,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此后他入仕、下海,激情年代里熏染的家國情怀经
期刊
陈行甲:深圳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创始人、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陈行甲在很多场合都称自己是公益新兵。一年时间,捷报初传。  2017年12月28日,“联爱工程”儿童癌症综合控制项目在广东省河源市举办启动仪式。下一步,“联爱工程”将逐步推广到不同地区和疾病领域,逐步实现对儿童癌症的综合控制。  这是陈行甲和他的公益合伙人—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创始人刘正琛所做的关于大病救助的社会实验,“联爱工程”
期刊
马蔚华: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壹基金理事长  2017年,是马蔚华为“公益金融”奔走努力的一年。  他以诸多身份在演讲中、课堂上、采访里不厌其烦地反复解释这一理念的内涵与外延,并且以实际行动推动其发展—开办相关课程,构建知识体系,带队出国考察,筹办主题论坛……加入公益界3年的“马行长”在遭遇最初的冲击之后,以他一如既往的韧劲儿与前瞻性找到了结合自己各方优势的最佳位置—公益金融先行者。  2014
期刊
刘强东: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  2017年2月28日,京东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携夫人章泽天回到老家江苏省宿迁市,两人宣布,将向宿迁市捐赠逾1亿元,用于当地的教育、文化、养老及扶弱帮贫等公益事业。章泽天还将自己的母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引入宿迁,建立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宿迁学校。4月,刘强东向中国传媒大学捐赠1000万元设立“京东新闻奖学金”,支持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人才培养、国际传播项目及科研创新
期刊
这天,蒋锡培要应付四拨儿访客,作为远东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政商方面的客人他要亲自接待。他的同事告诉《中国慈善家》:“主席平日时间也是安排得这样紧。”  《中国慈善家》记者等候在他的办公室里。办公室并不大,陈设朴素简单,跟“电缆大王”这样的名头不太相称。一张办公桌,桌上放置着电脑、书本、企业项目方案等。靠墙一面柜式书架,满满摆着一排照片,除了领导人像,还有家人、亲友合影,泛着家常人情味。进
期刊
新任擎旗者艾路明没有以劈波斩浪的夸张姿态亮相,他视阿拉善SEE为自己内心深处的责任,未来3年,扶稳手中这面旗,是他的第一要务。  艾路明接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旗,双手紧握旗杆。会场欢声雷动。  这是阿拉善SEE第六任与第七任会长交接仪式。上一次会长竞选,艾路明没有当选会长,在“第一副会长”任期上准备两年后,今年再度参选。大会主持人宣布选举结果时,现场的掌声与呐喊声证明,艾路明接任会长是众望所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