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众共识的今天,循环型旅游经济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循环型旅游经济的內涵以及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旅游业;循环型;发展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引言
在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今天,循环型旅游经济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在我国旅游业面临景区超量接纳游客、景区生物圈被破坏、消费者权益不能受到有效保护等诸多问题。因此为了有效解决现阶段面临的诸多问题,建立循环型旅游经济显的尤为重要,本文对循环型旅游经济的内涵以及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型旅游经济是一种新型的旅游经济模式,它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建立在物质能源循环利用和旅游资源持续可利用基础上的,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及合理利用,实现旅游企业管理和运营平衡,实现旅游市场健康发展和开拓平衡为目的发展方式。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建立在良好的旅游环境基础之上,为了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环境承载力以内合理的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不是像发展初期一样唯经济论,为了提高经济收入而毫无顾忌的去开发资源,破坏旅游资源破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旅游经济要求在发展旅游业时采用循环经济中的“3R”原则最大限度的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使现有的资源环境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另外,循环旅游经济要求旅游企业有效的循环利用旅游生产环节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不局限于本身行业现状将旅游业的生产链扩大延伸,建立“旅游资源—代谢废物—再生资源”为一体的反馈式循环过程,从而建立起整套的循环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旅游业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三、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建立合理的循环型旅游经济模式,关键是要处理好经济收入和环境的关系,实现旅游业开发和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保护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再利用原则、减量化原则和再循环原则,对旅游环境合理利用不过度开发,提高旅游环境的生态效率,实现旅游经济和生态系统稳定的和谐发展,降低旅游生态成本提高未来经济收益水平。
1.树立新的旅游消费观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旅游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GDP中所占比例日益提高。但是在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旅游规划中很少考虑循环经济的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了疯狂的开发利用,导致原有的旅游资源被严重破坏甚至无法恢复,其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被破坏失衡、森林和草原的退化、水体及空气污染、旅游景区的生态灾害加重等。为了改变以往那种错误的不计成本的旅游开发观念,旅游业的相关人员应当树立新的旅游消费观念,积极的引导消费者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改变思路。对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而言应当从自身工作做起,改变思想观念树立可持续的消费理念,自觉的保护景区的环境,同时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指导游客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另外,在进行旅游线路的设计和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循环经济的相关要求,在保证游客旅游线路质量的同时让他们体会到循环型旅游所带来的不同,提高他们的审美态度和价值理念。
2.构建完整的循环型旅游经济产业链
要构建完整的循环型旅游经济产业链需要立足于当下,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保证本地区的循环型旅游经济和相关地区总体的规划发展相一致,和本地区的其他企业相互合作,互利共赢协同发展。要根据当地的文化底蕴、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特色,建设打造带有当地风土人情能体现本地区特色的旅游模式,积极的进行宣传,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促进本地区的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构建循环型旅游经济产业链时要均衡各方利益,在进行招商引资以及后续的开发管理中要处理好不同单位利益分割问题,处理好政府部门、项目开发者和非政府团体不同要求,同时要明确划分好各个单位的责任,建立完善的循环型旅游经济的管理体制,确保各项工程能够顺利进展同时保证景区生态环境的完整,最终使景区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保证旅游景区的经济收入。
3.构建反馈式的循环型经济流程
根据“3R”原则的相关要求,在进行旅游景点循环型经济的建设过程中要实现“旅游资源—代谢废物—再生资源”为一体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实现对可利用资源的有效利用,将不能利用的废物进行集中处理从而有效的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形成合理的反馈式循环模式。在循环流程的建立过程中需要各个政府部门的协调合作并且根据自己的职责进行处理。同时要积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旅游资源的开发流程,对破坏污染景区环境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和处罚。从而建立起整套的循环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旅游业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四、结论
旅游经济作为第三产业之首,其可持续发展度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阶段大量的旅游资源被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保证旅游经济的长久的稳定的发展采用循环型旅游模式显得非常必要,这也是新世纪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应当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要不断探究循环型旅游经济的发展思路,保证旅游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学芬.四川旅游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
[2]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与运行的系统模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9).
[3]孔祥玲.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中国投资,2013.
[4]王朗;张合清.试论循环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刘静晓.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模式探讨[J].产业经济,2012(10).
[6]邓燕萍.江西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6).
关键词:旅游业;循环型;发展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引言
在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今天,循环型旅游经济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在我国旅游业面临景区超量接纳游客、景区生物圈被破坏、消费者权益不能受到有效保护等诸多问题。因此为了有效解决现阶段面临的诸多问题,建立循环型旅游经济显的尤为重要,本文对循环型旅游经济的内涵以及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型旅游经济是一种新型的旅游经济模式,它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建立在物质能源循环利用和旅游资源持续可利用基础上的,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及合理利用,实现旅游企业管理和运营平衡,实现旅游市场健康发展和开拓平衡为目的发展方式。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建立在良好的旅游环境基础之上,为了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环境承载力以内合理的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不是像发展初期一样唯经济论,为了提高经济收入而毫无顾忌的去开发资源,破坏旅游资源破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旅游经济要求在发展旅游业时采用循环经济中的“3R”原则最大限度的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使现有的资源环境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另外,循环旅游经济要求旅游企业有效的循环利用旅游生产环节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不局限于本身行业现状将旅游业的生产链扩大延伸,建立“旅游资源—代谢废物—再生资源”为一体的反馈式循环过程,从而建立起整套的循环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旅游业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三、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建立合理的循环型旅游经济模式,关键是要处理好经济收入和环境的关系,实现旅游业开发和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保护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再利用原则、减量化原则和再循环原则,对旅游环境合理利用不过度开发,提高旅游环境的生态效率,实现旅游经济和生态系统稳定的和谐发展,降低旅游生态成本提高未来经济收益水平。
1.树立新的旅游消费观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旅游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GDP中所占比例日益提高。但是在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旅游规划中很少考虑循环经济的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了疯狂的开发利用,导致原有的旅游资源被严重破坏甚至无法恢复,其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被破坏失衡、森林和草原的退化、水体及空气污染、旅游景区的生态灾害加重等。为了改变以往那种错误的不计成本的旅游开发观念,旅游业的相关人员应当树立新的旅游消费观念,积极的引导消费者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改变思路。对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而言应当从自身工作做起,改变思想观念树立可持续的消费理念,自觉的保护景区的环境,同时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指导游客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另外,在进行旅游线路的设计和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循环经济的相关要求,在保证游客旅游线路质量的同时让他们体会到循环型旅游所带来的不同,提高他们的审美态度和价值理念。
2.构建完整的循环型旅游经济产业链
要构建完整的循环型旅游经济产业链需要立足于当下,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保证本地区的循环型旅游经济和相关地区总体的规划发展相一致,和本地区的其他企业相互合作,互利共赢协同发展。要根据当地的文化底蕴、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特色,建设打造带有当地风土人情能体现本地区特色的旅游模式,积极的进行宣传,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促进本地区的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构建循环型旅游经济产业链时要均衡各方利益,在进行招商引资以及后续的开发管理中要处理好不同单位利益分割问题,处理好政府部门、项目开发者和非政府团体不同要求,同时要明确划分好各个单位的责任,建立完善的循环型旅游经济的管理体制,确保各项工程能够顺利进展同时保证景区生态环境的完整,最终使景区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保证旅游景区的经济收入。
3.构建反馈式的循环型经济流程
根据“3R”原则的相关要求,在进行旅游景点循环型经济的建设过程中要实现“旅游资源—代谢废物—再生资源”为一体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实现对可利用资源的有效利用,将不能利用的废物进行集中处理从而有效的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形成合理的反馈式循环模式。在循环流程的建立过程中需要各个政府部门的协调合作并且根据自己的职责进行处理。同时要积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旅游资源的开发流程,对破坏污染景区环境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和处罚。从而建立起整套的循环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旅游业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四、结论
旅游经济作为第三产业之首,其可持续发展度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阶段大量的旅游资源被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保证旅游经济的长久的稳定的发展采用循环型旅游模式显得非常必要,这也是新世纪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应当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要不断探究循环型旅游经济的发展思路,保证旅游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学芬.四川旅游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
[2]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与运行的系统模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9).
[3]孔祥玲.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中国投资,2013.
[4]王朗;张合清.试论循环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刘静晓.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模式探讨[J].产业经济,2012(10).
[6]邓燕萍.江西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