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床条件下粘性泥石流沟道淤积实验研究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zh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石流淤积是危害建筑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探讨动床条件下泥石流沟道淤积规律,开展了不同泥石流重度、不同沟床物质重度、不同沟道坡度以及不同泥石流总量共4组单次淤积实验和1组不同沟道坡度下的泥石流连续淤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单次淤积时,泥石流淤积厚度随着沟道坡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泥石流重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泥石流总量的增大而增大,受沟床物质重度变化的影响较小;连续淤积时,随着沟道坡度的增加,第2次淤积相对于第1次淤积结果依次表现为完全淤积、冲淤交替以及完全冲刷,且冲刷始于沟道前缘,逐渐向后缘发展。在分析泥石流淤
其他文献
黄土是研究环境变化的重要材料,揭示其物源及成因有利于解译其蕴含的环境信息。分析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黄土地层的矿物组成、粒度、稀土和微量元素、石英砂表面形态,进而探讨九寨沟黄土的物源及成因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黄土属风成沉积物,黄土物质既有来自邻近地区的冰缘沉积物,也包含北方远源的风尘物,具有多源性特征;青藏高原东缘黄土与南缘黄土的物源明显不同,揭示出青藏高原内部的冷高压对其边缘地带黄
青藏高原是我国生态建设型禁限止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农村居民收入变化是当前国内主体功能区研究和“三农”问题研究的热点.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值区青藏高原东缘生
在当前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沿海拔梯度,选择长白山4处泥炭地为研究地,以喙叶泥炭藓和大泥炭藓为分解材料,于丘上和丘问两种生境进行分解实验,研究物种、生境以及海拔下降导致的增温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高海拔高寒区,有着独特的生态地域单元,其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在全球占有特殊地位,并且与全球环境变化息息相关,是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
为探讨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揭示其内在规律,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为基础,以耕地资源少、坡耕地密集的川西地区为研究案例,选择退耕还林面积、退耕还林补助作为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