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互层稠油火驱开发调控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1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曙一区杜家台稠油油藏经过多年吞吐开发已进入吞吐开发后期,区块产量下降明显,为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于2005年开始火驱开发试验。目前已实施91个井组,目前日产油609吨,较火驱前提高336吨,阶段增油达到23.1万吨,累积创效1.8亿元。
  [关键词]油藏工程 火驱开发 动态调控 调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TE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39-01
  1引言
  曙光火驱始于2005年,历经先导试验、扩大试验、规模实施等阶段,目前已实施井组91个。本项研究针对转入火驱开发以来,油藏平面及纵向动用不均的矛盾,通过对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应用吞吐引流、注采参数调整等技术改善平面动用状况;采取调剖、分注等工艺技术调整纵向吸气剖面,不断改善火驱开发效果,并对火驱开发有了一定认识。
  2 油田概况
  杜66-杜48块位于曙光油田西南部,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断,开发目的层系为下第三系砂四段杜家台油层,含油面积8.4km2,地质储量5629×104t。目前已进入吞吐开发后期,存在生产周期高,地层压力低,动用程度高,低产低能停产井多等问题,区块平均吞吐周期12.3,平均地层压力1.3MPa,只有原始压力的12%,总压降9.52MPa。平均单位压降采出地质储量2.5%,按照原开发方式采收率仅能达到27.2%。为此开展转换开发方式试验,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已成为保持区块产量稳定的重要方法。
  在对国内外稠油开发方式转换技术调研和油藏适应性评价的基础上,决定选择火驱作为区块的后期开发方式。该项目从2005年初开始启动。2005年06月—2008年10月为单井组单层火驱采油现场试验阶段;2008年10月—2010年9月为多井多层火驱采油现场试验阶段。2010年10月—目前为规模实施阶段。目前火驱总井组数已达91个。
  3 火驱主要矛盾
  先导试验7井组转驱8年多,总体上油井见效率较高,达90%以上,但平面上见效程度、火线推进速度都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尾气排量及推进速度差异较大;
  单井尾气量最高达到5600Nm3,最低只有322Nm3 ;示踪剂监测显示:尾气推进速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2)油井增产幅度差异较大;
  依据油井增产状况可将油井分为三类:增产幅度大于100%的为Ⅰ类见效井;增产幅度在50%-100%的为Ⅱ类见效井;增产幅度0-50%的为Ⅲ类见效井;增产幅度小于0的为不见效井。
  其中先导试验井组内共有生产井41口,开井39口,见效井37口,见效率94.8%;其中Ⅰ类见效井16口、Ⅱ类12口、Ⅲ类9口,分别占43%、32%、25%。Ⅰ类见效井单井日产从0.52t上升到4.2t,增加3.7t;而Ⅲ类见效井增幅只有0.8t。
  (3)火线推进速度存在较大差异。
  运用物质平衡法结合示踪剂监测资料计算表明:火驱前缘在各个方向上存在一定差异。油井见效程度与火线推进速度有直接关系,Ⅰ类见效井普遍位于火驱前缘推进速度较快方向。
  4 火驱主要调控对策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火驱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平面及纵向上采取不同的调控对策,以改善火驱开发效果。
  4.1 平面火线调控技术
  (1)针对尾气排量及推进速度差异大的矛盾主要采取注采参数调整抑制气窜。
  一是调整注气量。对于部分生产井出现的含氧量过高的情况,通过适当降低注气井的注气量,提高氧气利用率,调整油井受效状况。
  二是控制产液量。针对气窜井,一般采取调控同向生产井的排气量及产液量,甚至关井,以调整火线推进方向的方法。
  三是气窜封堵:主要结合注气井吸气剖面,确定生产井主要产气层,采用化学手段对该层位进行封堵。
  (2)针对油井增产幅度差异大的矛盾主要采取生产参数调整改善火驱效果。
  主要为加深泵挂及加装气锚2种方式。
  共实施加深泵挂18口,平均单井加深49m,单井日产油由1.1t提高到2.0t,阶段增油1530t;
  加装气锚23井次,单井日产油由1.3t提高到2.1t,阶段增油1271t。
  (3)针对油井火线推进不均的矛盾主要采取吞吐引流调整火线方向。
  火驱开发中油井见效程度及火线推进速度与该方向上油井的产液量、产气量有较大的关系:通过实施油井吞吐引流,可有效改善火驱效果。火驱以来共实施吞吐引流265口井(435井次),见效井198口,措施成功率75%,油井见效率提高44.7%。
  一是针对生产效果无明显改善的油井,采取高强度(注汽强度大于70t/m )蒸汽吞吐引效,加快火驱见效速度。共实施265口井,吞吐270井次,见效198口井,有效率74%。
  二是对火驱见效程度较高的井,实施低强度(注汽强度在50-70t/m)蒸汽吞吐,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果,共实施165井次,单井日产油提高2.3t/d,油汽比提高0.28。
  4.2 縱向剖面调整技术
  (1)针对砂岩组层间吸气差异大的矛盾主要采取分注调整层间动用。
  主要包括同心管分层注气和单管柱分层注气两种技术,有效缓解了层间矛盾,改善火驱纵向动用状况。共实施11井次,动用程度提高42%,新增吸气层52米,新增见效井9口。
  (2)针对砂岩组层内吸气强度不同的矛盾主要采取分注改善层内吸气状况。
  化学调剖:在单层火驱转多层火驱过程中,针对原注气层位与新注气层位渗透率级差大的矛盾,通过注入高温化学调剖剂,控制原层位吸气强度,确保纵向上吸气均衡。实施3井次,主力层吸气强度降低30%。
  注水调剖:在注气井中注入少量清水,利用燃烧前沿的热量将水加热成蒸汽,在其主力吸气层火线周围形成高温汽墙,调节各层间吸气强度,从而达到改善纵向吸气剖面的目的,共实施3井次,动用程度提高11%。
  5 开发的应用效果
  (1)火驱增产效果显著,产油量明显提升。
  日产油量持续上升:91井组日产油由转驱前281t上升到609t,增加328t。
  阶段增产效果显著:91井组阶段增产23.1×104t。
  单井日产油明显上升:先导试验七井组由0.7t/d上升到2.8t/d,是常规吞吐的3.1倍;随火驱规模的增加及效果改善,区块单井日产由0.9t/d提高到2.0t/d。
  (2)油藏开发指标明显改善,采收率大幅度提高。
  先导试验区采油速度由驱前的0.29%上升到目前的2.2%。预计到2020年,井组累积增油达33×104t,采收率达到52.8%,较常规吞吐提高25.6%。
  (3)吨油成本不断下降,经济效益不断好转。
  火驱后油井空气油比逐步降低,其中先导试验区由转驱初期的4424下降到目前的323,阶段创效1.8亿元。
  6 结论
  (1)针对火驱平面及纵向见效特征合理进行动态调控可有效改善火驱开发效果。
  (2)地层压力的恢复是火驱增产的主控因素,需进一步探索加快压力恢复速度的方法。
  (3)吞吐引流是火驱开发中必不可少的配套技术,应贯穿火驱开发始终。
  (4)下步应开展针对不同火驱阶段的相应动态调控对策,进一步改善火驱效果。
  参考文献
  [1] 左向军.曙光油田杜家台油层稠油热采参数优选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8.
  [2] 谷团等.油藏建模技术在老区挖潜中的应用[J] .特种油气藏,2006,13(1).
  [3] 杨权一.油藏精细描述与数值模拟软件的集成方法及应用[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3).
  作者简介
  董鹏毅(1986- ),男,辽宁海城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油藏开发。(dongpy@petrochina.com.cn).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工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剧了人们对供电的需求,电厂要确保稳定供电和及时供电,及时的分析和解决电厂电气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确保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文章对电厂电气的运行故障及其处理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电厂 电气设备 运行故障 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34-0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几年矿井生产逐渐向深层地质复杂的区域推进,主副井筒负担的设备及压力随着增大,随之而来的井筒支护和维护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为了给井筒支护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有必要进行相关的变形测量,本文针对北阳庄矿井副井井筒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利用拓普康GPT-3102N全站仪对井筒变形进行观测。探讨合理的观测方法。  [关键词]井筒变形 全站仪 顶板离层仪  中图分类号:TD175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轨道交通电气屏柜是列车主辅逆变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列车轻量化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笔者就对轨道交通电气屏柜中的铝合金柜体的焊接、铆接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轨道交通 电气屏柜 焊接铆接  中图分类号:TU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36-01  引言  轨道交通电气屏柜主要采用铝合金柜体的焊接与铆接工艺。利用焊接、铆接工艺
期刊
[摘 要]本文就结合检验过程中易出现的上述问题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适用锅炉正常稳定燃烧的处理办法,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和大型化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 运行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K229 6+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35-01  引言  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高、污染低、煤种适应性好。它几乎可燃用各种品质燃料,如泥煤、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國电力事业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雷击而引起的安全事故频发,防雷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就主要针对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差异化防雷 输电线路 电力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
期刊
[摘 要]本文利用Deform-3D有限元分析软件设计有限元模型,在传统模具设计的基础上针对结合齿齿坯在精整过程中齿形的定位方式及齿形变形余量大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结合齿 精整 模拟 齿形 变形  中图分类号:T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21-02  变速器结合齿主要用于换档传动产生不同种级差[1]。现代汽车变速器齿轮为了能防止工
期刊
[摘 要]节能减排的实施是落实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必然选择。根据胜利电力管理总公司的以及国际节能减排的实际经验,提出了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从建立长效的节能减排机制出发,重点对胜利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市场和政策机制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电力 节能减排 理论体系 技术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S210.4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矿业为国民经济提供主要能源和冶金原材料等,在我国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矿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矿事故频繁发生,进一步提高矿工程中作业的安全性成为矿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探索声光信号在提升绞车中的应用和意义,从改进提升设备方面来进一步提高矿中作业的安全性。  [关键词]提升绞车 声光信号 意义  中图分类号:TD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
期刊
[摘 要]随着油田进一步开发,油井产出液含水明显上升,油井的抽油杆和油管腐蚀现象日趋严重。本文从理论及缓蚀机理分析了加药的必要性及如何合理使用缓蚀剂,并对胜利油田实际加药情况进行分析,目的是为改善加药效果,治理腐蚀和提高油田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缓蚀剂 缓蚀机理 腐蚀速率 可溶性无机盐 金属 管线腐蚀 穿孔  中图分类号:TG17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
期刊
[摘 要]单家寺稠油油田位于东营凹陷与滨县凸起之间的过度带上,油层胶结疏松,出砂严重,油井必须经过防砂后才能投产,该油田自开发以来先后引进了绕丝管管外砾石充填防砂工艺、激光割缝管管外砾石充填防砂工艺、悬挂金属棉滤砂管防砂工艺、高温固砂剂防砂工艺、高温涂料砂人工井壁防砂工艺、复合防砂工艺等多种防砂工艺技术,这些防砂方法各有利弊。  [关键词]稠油 防砂 充填  中图分类号:TE34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