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探究——以上海市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已经成为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文章从大学生失业现状出发,通过对知识失业与教育资源效益的分析,探索大学生在校成绩与毕业后的工资数据问的关系,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性的结论,由此建议应提高大学教育水平及适当增加本科生获得学位的难度,同时建议健全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来缓解大学生的失业问题,并就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提出了整体构想。
其他文献
廖世承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是上海师范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从1919年留学回国到1970年与世长辞,廖世承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长达半个世纪,在学制
《天义》报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影响了后来成为作家的一些留日学生,尤其对周氏兄弟的影响最值得重视;二是它宣扬的一些思想观念,尤其是何震的女性解放
[摘要]塔克尔的《卡尔·马克思的哲学与神话》一书,是20世纪中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试图根据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主的一系列手稿,重新诠释、分析马克思思想,纠正以往普遍存在的一些偏见的代表作之一。塔克尔追溯了作为马克思思想的哲学背景的德国古典哲学关于“人之内在生活”的观点,并将马克思的观点限制在这种“人之内在生活”哲学之中。这一做法有独到之处,却也是塔克尔的薄弱之处。  [关键词]马克思
康德在著名的四组"二律背反"中,为了解决第三组有无自由的问题,提出了"先验自由"的预设,为了确证先验自由,康德对世界、人进行了二重区分,说明了自然与自由可并存,为它们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