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亚太多发性硬化论坛会议纪要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ueying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届亚太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论坛于2005年11月5-6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市召开(第一届和第二届分别于2003年在泰国曼谷和2004年在越南胡志明市召开),本次大会的议题是跨洋MS:亚洲MS知识进展(MS across continents: advances in the knowledge of MS in Asia).大会主席是日本Kira教授和澳大利亚Kermode博士.与会代表100余名分别来自亚太及中东地区,也有特约来自欧洲的专家.其中中国参会代表有卫生部北京医院的许贤豪教授、张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张星虎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琦教授等。

其他文献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37岁.因"头痛18个月,四肢游走性肌痛、胸痛6个月"于2004年11月入我院.患者于2003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枕部搏动性疼痛,多于下午和晚间发作,每周数次,持续30~60 min,可自行缓解.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同年10月头痛加重,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有时夜间痛醒,自服止痛药,效果不佳.无抽搐,无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
大量研究表明,急危重症患者早期出现营养恶化会对治疗、康复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营养疗法是危重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静脉营养(PN)、肠内营养(EN)各有其优缺点,其使用的具体时机、配方、时程及其临床价值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笔者对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9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三种方案进行实验研究比较,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