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_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基”。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落实党中央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在全社会鼓励和积极推动大学生创业,发展创业型经济,整合利用全社会创业资源,促进灵活就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社会就业问题的巨大压力。
  关键词:创业 扩大就业 发展战略
  1 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减速通道。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未见明显好转、还在持续发酵,我国就业形势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形势不容乐观。教育部、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人;2003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达到212万人;之后,平均每年都要增长五六十万人,2009年首次突破600万人,达到611万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2011年660万人,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680万再创新高。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大量裁员甚至倒闭,工作岗位骤减,供需关系进一步失衡,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帮助和解决大学生就业更是政府与社会需要特别高度关注的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基于中国国情,将过剩的劳动力资源转变为创造财富的人力资本,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同时也表明,从解决就业问题出发,鼓励和推动创业已经成为中国长期重要的政策取向。
  2 以创业带动就业意义重大
  从全世界范围看,凡是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地区,无不得益于成千上万个中小企业经久不息的创业活动。从美国的硅谷、台湾的新竹、日本的筑波,一直到中国北京的中关村,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根本原因就是在那里发生了一场接着一场的创业浪潮,或者说在那里发生了持续的“创业革命”。
  可见,中小企业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容纳大量就业岗位的最广阔场所,而创业活动则是中小企业生生不息持续繁荣的肥田沃土。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曾认为:创业型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
  据麻省理工大学的一项统计,截止1999年底,该校毕业生已经创办了4000家公司,仅1999年这些公司就雇佣了110万人,创造了23220亿美元的销售额。再以经济升级成功的日本、韩国和台湾为例:2000年的日本,中小企业共508.9万家,占企业数99.7%,每千人口企业数量为41个,从业人员4168万人,占总就业人员比重72.7%;2004年的韩国,人口为4829万人,企业数量为280万个左右,每千人企业数量将近58个,微型和中小企业就业的比率占总就业的80%
  创业是就业之基,如果每年能有200万家新创企业诞生,每家新公司提供10个工作岗位,就能在10年内为中国创造2亿个就业机会,全社会的就业压力就将大为缓解。
  大学生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就业人口中最具创造性潜质的人力资源,是长期教育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应当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挥他们的作用。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扩大了内需、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其创业的带动、示范和倍增作用,实现全社会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因而,鼓励和推动大学生创业,对于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尤具特别重要的意义。
  3 全面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对策探讨
  3.1 探索和发展创业型经济
  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的调整和重新排序之中,从全球性角度看,创业板的开板,正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创业型经济发展之路的一个重要契机。
  经济增长的实践表明,内生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大量的创业活动。作为知识、技术、管理、资本与创业精神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创业型经济对于提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社会就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科学认识创业型经济的成长规律,探索创业型经济的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创业型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严重不足。根据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中国每千人口拥有的企业数量仅为3.1个,低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甚至低于我国建国初期的水平。与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40~50个企业的水平相比,差距在15倍左右。
  更令人忧心的是,反映社会创业活跃程度的个体工商户近年来数量不断减少。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公布,我国个体工商户3921.6万户,就业人员9422.4万人,但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信息,截至2008年9月底,全国登记个体工商户2823.95万户,从业人员5646.68万人,个体工商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从业人员上都在显著下降。显然,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创业环境发育不良。
  因此,发展创业型经济,培育和完善中国创业制度与政策环境刻不容缓。发展创业型经济不仅仅是简单的创业扶持或政策性倾斜,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构建创业经济体系和全社会创业环境,大力发展和完善与创业经济相适应的一整套机制、制度、政策环境。使各类创业主体在创业中尽显其能、各展其才,使各类生产要素在注入创业后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最大限度地凝聚和激发全民的创新活力和创业能量,带动扩大就业,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3.2 鼓励推动大学生创业
  人口众多、就业岗位稀缺,最重要、最丰富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本就十分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一味地强调和提高大学生求职技巧,单纯地依赖政府提供更多就业渠道,拼命地争抢日渐稀少的社会就业岗位,其作用是十分有限和短暂的,因为全社会就业“蛋糕”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改变的可能只是高校之间、甚或是大学生与社会失业者、农村剩余劳动力之间所分“蛋糕”的比例而已。只有落实党中央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的示范与倍增效应,才能带来全社会就业局面的新突破。   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大力倡导和努力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尽快实现从传统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促进以大学生创业带动全社会就业,做大社会就业“蛋糕”。这不仅仅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而是充分发挥我国人才资源优势和大学科教优势、改变制约我国创新创业型人才孵化环境的关键所在,是缓解全社会巨大就业压力的根本途径。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新增就业人口中最具创造性潜质的人力资源,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创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尽管我国中小企业的创业环境还不够完善,但大学生创业无疑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外部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是好的,增长速度较高,全球风险投资倾向选择中国作为资本的避风港;从内部看,国家近期将投入4万亿元拉动内需,有可能激发新兴产业,这些都会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更多机会,大学生自主创业必将成为新时期重要的就业方式。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的带动、示范和倍增作用,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社会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实现全社会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指日可待。
  3.3 整合利用全社会创业资源
  大学生创业不光是教育界的事,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建议由政府牵头:一是设立大学生专项创业基金。二是落实创业基地建设。包括建立大学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创业企业孵化器,在大中型企业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集聚整合社会资本,形成创业集群效应,降低创业风险。三是健全组织。包括设立创业教育研究会、创业者校友联谊会、创业者协会等各级各类组织,鼓励建立形式多样的学生创业团队和组织,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各类创业竞赛和活动。四是发展与完善外部创业服务和中介网络,提供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创业服务,形成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使大学生的创业成果尽快产业化。
  3.4 开发公益性岗位,提倡灵活就业
  公益性岗位是指由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投资开发的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公益性服务岗位,具体范围包括: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等社区管理服务岗位;公共安全保卫;公共卫生保洁;公共环境绿化;停车场管理;公用设施维护: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保健、托老、托幼服务。公益性岗位劳动技术含量较低、相对报酬较少、安置容量较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主要对象是年龄较大,劳动技能素质相对较低从而较难从事其他职业的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再就业。显然,开发公益性岗位有利于实施全社会扩大就业发展战略。
  开展形式多样的灵活就业,是近年来国内外在解决就业问题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一条重要经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对灵活就业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国外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灵活就业方式主要有11种,即非全日制就业、短期就业、派遣就业、季节性就业、待命就业、兼职就业、远程就业、承包就业、独立就业、自营就业和家庭就业。从世界范围看,灵活就业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就业方式,在发达国家,相关比例早已在30%以上,如果考虑到自营就业、兼职就业、远程就业等形式,灵活就业的比例可达50%左右。
  多种灵活就业方式的出现与发展是对传统就业模式的一次深层次变革,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生活达到一定水平的结果。在我国,近年来灵活就业发展迅速,在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估测,我国目前新增就业的80%来自于灵活就业,其总数达到1.5亿之多。灵活就业已经成为缓解我国严峻就业形势的重要渠道,被看作是一种体制外的劳动力市场。但现阶段,我国灵活就业实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灵活就业者大多处于贫困状态,融资困难;大多数人教育水平偏低,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生产经营缺乏稳定性,没有固定场所及固定收入;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难以融入主流经济。
  为此,首先应当更新观念,消除对灵活就业的歧视,把灵活就业纳入社会发展和国家规划中,为其发展提供政策导向及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其次,要构建灵活就业法律援助通道,维护灵活就业者权益;第三,对于从事灵活就业的小规模纳税人,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及积极的财政援助政策;第四,尽快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美]彼得·F·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M].张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周天勇.鼓励创业和就业是社会公平的基础[J].审计与理财,2006(11).
  [3]刘长忠.我国个体工商户达2800多万户.增长百分之三[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sina.com.cn.2008—11—06.
  [4]马志刚.灵活就业大有可为[N].经济日报,2009—01—12.
  [5]吕红,金喜在.灵活就业与“体面劳动”的实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2).
其他文献
通信基站的蓄电池组在使用2-3年以后就会逐步产生容量下降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硫化现象,通过利用蓄电池除硫器对通信基站蓄电池组的硫化现象进
会议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繁荣了经济,而且还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却严重困扰和阻碍着中小企业的
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奶牛经常会患土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直接影响了牛奶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奶牛布氏杆菌病与结核病的栓疫,提高饲养质量。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蔬菜面积增加,早春播种面积增大,如凤翔县柳林镇亭子头村上年收获的红萝卜茬口,过去以种春玉米为主,效益不高,今年来的产量突飞猛进,本文主要就是讲述了今年来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