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栓塞加局部注射硬化剂治疗头颈部巨大血管瘤

来源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city_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采用动脉栓塞疗法加局部注射硬化剂治疗头颈部巨大血管瘤的疗效。方法:3例患者均 先经DSA技术,对与血管瘤有关的颈外动脉分支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术后每隔7~14d用硬化剂行瘤体内注射。 结果:栓塞术加局部注射硬化剂后瘤体明显缩小至基本消失,栓塞区有轻微疼痛、肿胀,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未发 生误栓其他器官及大面积组织坏死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DSA下动脉栓塞治疗对有明 确责任动脉的血管瘤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栓塞后瘤体内注射硬化剂可减少复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颞肌筋膜瓣(TMF)在修复颅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根据缺损大小和部位 设计TMF,对10例颅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进行修复,其中3例修复颅底缺损,5例修复口
目的研究构建国人头颈三维有限元模型. 方法依据正常国人头颅CT、MRI断层扫描图像,识别确定重建对象,对皮肤、颅骨采用灰度阈值法、轮廓跟踪算法及B样条曲线拟合法进行自动重
外伤性脑梗死临床上较少见,由于CT及MRI的普及,该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我院1992年1月—2003年10月共收治72例,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48例,女24例,年龄9个月~66
从我国目前青春期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状况和身心发育需求的实际出发,针对当前学校健康教育的薄弱环境,把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青春发育突增期不
认为选题对于统筹规划我国古籍数字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指出在古籍数字化的选题过程中,应把握满足需求原则、特色开发原则和注重版本原则;针对目前我国古籍数字化工作中存在
目的通过记录单侧后牙反(牙合)者与正常牙合者下颌开闭口运动时髁突在三维方向上的运动轨迹,探讨单侧后牙反(牙合)者髁突开闭口运动轨迹的特征,揭示其与正常(牙合)之间的差异
  美国心脏学会2004年度科学大会于11月7~10日在新奥尔良召开,来自全世界约3万余名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参加了这一盛会。会议内容涵盖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流行病学三大领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年龄及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别来自保健科健康普查、体检普通人群和脑梗死住院病人。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普通人群不
目的 观察宫颈癌锎(2 52 Cf)中子后装治疗过程中直肠钡灌肠与插铅丝两种方法监测直肠前壁受量时的差异,分析直肠前壁受量的高低与急性期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3
目的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及Tei指数评价右室梗死患者的右心功能。方法急性下壁心肌梗死51例,于心尖四腔观切面以DTI速度模式录取三尖瓣游离壁侧瓣环、室间隔侧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