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腈橡胶的烯烃复分解及其产物的非均相加氢

来源 :合成橡胶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s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烯烃复分解方式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丁腈橡胶并对其进行非均相加氢,考察了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加入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丁腈橡胶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mL三氯甲烷中溶解1g丁腈橡胶、催化剂用量0.001g、反应温度30℃及反应时间3h的条件下,所制备丁腈橡胶的数均分子量为(1.5~5.5)×10^4,重均分子量为(3.0~12.0)×10。^4。采用非均相催化剂对低相对分子质量丁腈橡胶进行加氢的氢化度可达99%以上。
其他文献
采用乳液共混法,将氧化石墨烯(GO)和丁苯橡胶(SBR)胶乳共凝制得GO/SBR硫化胶,研究了GO用量对SBR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O用量的增加,GO/SBR硫化
综述了烯烃易位反应在橡胶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烯烃易位反应在功能性聚合物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烯烃易位反应在橡胶及功能性聚合物中的发展前景。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失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牌号为AR 72 LS的丙烯酸酯橡胶(ACM),考察了炭黑用量对ACM混炼胶及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CM
将炭黑与卡英思粉并用,考察了卡英思粉用量对丁腈橡胶(NBR)加工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卡英思粉用量的增加,NBR混炼胶的焦烧时间
以化学塑解剂二苯甲酰胺基二苯基二硫化物(DBD)为再生活化剂,将其与有机酸并用对废旧胶粉进行再生,考察了4种芳香酸(苯甲酸、水杨酸、硫代水杨酸、二硫代二苯甲酸)和5种脂肪酸(己
考察了采油螺杆泵(PCP)定子橡胶需要具备的力学性能,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遗传神经网络方法,在Matlab软件中编程实现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PCP定子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