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早读习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88-01
  让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长期的低年级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如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受益终生。在要求方面,我以早读为突破口。早上,我一般是第一个来到班级,为人师表,教师最大的特点就是榜样作用,不勤快的老师,哪来勤快的学生?我要求学生进入教室要做两件事:1、把作业翻开交到组长桌面;2、回到座位翻开书自由读。不管学生早来还是迟来,都必须做这两件事。要求不多,但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还是挺难的,我用一个学期来让学生养成这个习惯,做得好的,当然有奖励,我把认真读书的同学名字用红色粉笔写在黑板一角,让其他同学争相效仿,争取自己的名字也写在黑板上,如果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已经得到奖励了,开始不认真时,我就用白色粉笔把他的名字圈起来警告这个同学,如果再不认真就要被取消奖励,如果还是没有改观,那我会用斜线画去该生的名字。这些步骤全班同学都可以看到,非常透明,是否得到奖励,全凭个人表现,学生们情绪还是比较高涨。当然这是奖励的方法,但是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顽固的“老油条”不要求上进,不稀罕老师的奖励,那就需要有对应的惩罚措施。
  早读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学生在早读课上既可以预习、巩固、拓展课内知识,又可以丰富课外知识。同时早读又是比较特殊的,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它应以朗读或诵读为主要形式,需要学生在放声的读或背中品味出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情趣、意韵等。让早读课精彩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的海洋里快乐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一、“早读”内容
  1.课文:主要是必读与必背的篇目。要对即将学的,作一定的预习;已学过的,作巩固性的复习。其中尤以必背篇目为主。
  2.作文:可以从同班、同级选出优秀作文,通过诵读,能够让优秀作文中的顺畅思路和优美语言不断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写作时思路也跟着顺起来,语言也跟着美起来。
  3.课外阅读:可以自选课外读物,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让学生阅读这些文章,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语感和文化素养。
  二、声情并茂的范读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教学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篇文章要读出滋味,精彩的范读必不可少,它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调动朗读的积极性。有了教师的范读作用,学生很容易就能读出文章的韵味。读出《背影》的父子情深;讀出普希金对自由奔放大海的眷恋;读出闻一多对丑恶的厌弃和对美好的礼赞;读出《纸船》诗人深深地思念之情及他的孤独、惆怅、忧伤的情绪;《黄河颂》读出黄河的伟大气魄,体会到诗歌歌颂我们伟大中华名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读出泰戈尔《金色花》孩子对母亲深深依恋的感情,读出母子亲情;读出《安塞腰鼓》雄伟奇壮,气势恢弘雄伟,能给人以磅礴的力量。
  三、“早读”形式的多样化
  多种形式的读书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书时保持一种亢奋状态;同时,能通过不同的读书方式,加深对所读内容的记忆、理解,达到巩固强化的作用。方法是可以先齐读几分钟,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再自由读,让学生各显身手。适时来一次竞赛读,个人对个人、小组对小组、前排对后排、男生对女生,有竞争才有动力,学生为了荣誉而全情投入,有时根据体裁特点可以分角色朗,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石壕吏》《寓言四则》等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在指导朗读《石壕吏》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官差和老妇人说话时的语气会怎样?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又会怎样?然后要求同桌之间互相试着表演,在表演的时候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结果获得了很大成功。
  慢慢的,当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时,我要开始放手。俗话说得好,要老师在场才能守纪律的班级不算好班级。老师不在教室,学生能那么自觉读书吗?能按要求守纪律吗?孩子始终是孩子,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差,那就需要找一个老师的代言人——班长。班长的选择要慎重,此人必须要敢管、公正、对自己要求严格。物色好人选,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善于向班干提要求,要求他如何管理班级,要求班干观察老师管理的步骤和手段,更重要是要给权利他,如果他没有权利,班里的同学他根本管不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给学生定的规矩不多,但要求必须做到。这个早读的习惯养成了,我发现原本浮躁的学生早上来到班级能静下心来读书,下午来到班级能静下心来练字。丰富多彩的语文早读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师生间的互动。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笔者开展了多种模式的早读活动,所带的班级学生语文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很多同学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从作文批改以及与学生交流中可以看出,学生大都能随口说出一些名言、诗句,能够恰如其分的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美国教育家约·凯恩斯的名言有力地说明习惯养成对孩子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其他行为习惯,让学生形成完善独特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课程,其拥有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而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其往往被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所亲睐。因此,本文主要在于分析合作学习法的优异性及其具体的应用内容,来进一步探索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方法,以期能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方法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1997年9月5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简称《联合公约》)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41届常会上获得通过.2001年6月18日,公约正式生效.《联合公约》是迄今为
摘 要:当前的就业环境相对于之前更严峻,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高,用工体制管理严格,加上每年大量的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尽管院校以及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相关调查显示技术类的人才需求仍然较大,因此,技工院校应把握时机,促成自身的教学改革。技工院校的教学应该围绕社会的发展水准、生源的素质等要素开展改革,重点提升技工院校的学生就业能力,以及技工院校的课堂教学质量,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技工院校学生为教学发展
【摘 要】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语文能力对学生其他能力具有显著影响。本文论述了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个目标的方式,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文明意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95-01  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广泛包容性的课程,包含了地理
摘 要:为适应专业发展新形势,培养本专业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对传统的水利类专业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以南昌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为着眼点,提出了基于团队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团队毕业设计新模式。经过4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深化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提高水利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毕业设计
摘 要:发展光频标系统的理论分析与精密光谱计算的方法,紧密结合各实验方案,给出实验所需的精密光谱和各种误差的物理来源与极限;揭示光频标系统的量子噪音的内在机制与极限,开拓有效的新方法突破传统的量子极限;揭示多粒子光频标系统的多体量子效应的内在机制,寻找和发展有效的新方法对光频标系统的多体效应进行调控与应用;寻找和发展激光操控和冷却的新途径,探索基于原子系综体系和组合量子体系的新型光频标的可能性。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作为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一方面。愈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聋校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个分支,也在加紧教学改革的步伐。聋校的学生群体由于其特殊的残疾状况、基础能力、学习兴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各有不同,其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應当把握学生的全面性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争取提高聋校教学的教育质量,保证聋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