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小店经济发展的思考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_9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以个体经济为主导的小店经济从无到有快速发展,成为消化全省就业人口的重要渠道,有力推动了黑龙江省的城镇化进程。近年来,利用电商平台开展线上经营成了小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经营业态和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但小店经济的发展面临生存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尤其是2020年年初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小店经济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小店经济的健康繁荣关系到实现全省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任务的目标。为推动全省小店经济向数字化、特色化方向轉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对黑龙江省小店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店经济;个体经济;个体工商户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1.017
  1 小店经济发展概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小店通常指面向居民消费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家庭服务、洗染服务、美容美发、维修、摄影扩印、配送服务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雇员10人以下或年营业额100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以及年营业额1500万元以下的网店。由此而形成促进大众就业、服务改善民生、驱动多元化消费的经济形态,称为小店经济。黑龙江省小店经济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1 改革开放以后,我省小店经济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调动了人们从事个体经济的积极性。1992年省政府颁布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若干规定》。党的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省委省政府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纳入全省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于2001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随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的相继出台,黑龙江省小店经济从无到有、快速发展。2018年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市场主体活力再次迸发,小店经济再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目前,我省小店经济中既有单体小店,又有连锁小店;不仅有满足市民生活的小卖铺,也有覆盖各行各业的专业小店,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别的体系。据了解,全省共有在营小店159万余户,小店经济主要集中在零售业和餐饮业,两者共计约占小店经济的70%,其中零售业占比53.86%,餐饮业占比16.52%,批发业占比15.79%,其他居民服务业占比4.46%,理发及美容服务业占比3.50%,住宿业占比2.28%,洗浴和保健养生服务业占比1.78%,洗染服务业占比0.91%,家庭服务业占比0.44%,摄影扩印服务业占比0.22%,互联网零售业占比0.20%,其他寄递服务业占比0.04%。
  1.2 小店经济是消化全省就业人口的重要渠道
  据市场监管部门数据,截至6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已发展到254.97万户,同比增长9.1%。其中个体工商户194.24万户,占总量的76.2%,同比增长10.2%,尤其6月增长势头明显,新登记3.90万户,同比增长11.3%。
  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小店经济最为发达,属小店经济范畴的个体工商户接近45万户,齐齐哈尔24万户,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两大城市接近全省小店市场主体数量的一半。小店经济强大的消化就业人口的功能为企事业单位改革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就业平台。
  1.3 小店经济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的城镇化进程
  据典调,黑龙江省每年从农村转入城镇的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后,从事或服务于小店及上下游相关行业的人数占70%以上,小店经济成为大部分农民放心进城、由农民转为市民的有力支持。
  1.4 开展线上经营成为小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从7月典调情况看,全省70%以上的实体小店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经营。其中,餐饮小店开展线上经营的比例达98%,主要合作平台是美团和饿了么;住宿小店主要平台是携程网。线上经营平台多样化,既有天猫、淘宝、京东等线上网络商城,也有利用微信平台做微商,利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和介绍、宣传。大部分小店都在利用线上销售搭配快递物流扩大销售半径;同时结合视频介绍,方便直观地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尤其在疫情期间,这种免于接触的销售模式为商品流通、满足生活所需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1.5  经营业态和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随着我国商事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小店经营由单一的个体组织形式向个体、合伙等多种组织形式转变,为小店经济的发展壮大打通了渠道。经营业态也由单一的门店经营转向集中经营、集中租赁,放大了聚集效应,形成了商品城和步行街。
  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小店经济
  2.1 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店经济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店经济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除经营百姓生活必需品和通过快递送货以外,小店几乎全部停摆。3月以后,小店陆续复工复产,但由于省内疫情反复,社区防控力度较大、防疫需要等因素,小店经济效益恢复较慢。一些小店在客流稀少、房屋租赁费用等压力之下退出市场,大部分小店通过互联网和快递开展线上经营、减少人员开支等办法维持渡过难关。5月以后,由于天气转暖、疫情逐渐稳定,经济回暖速度加快。随着电影院、洗浴等逐渐放开,目前全省小店经营基本恢复正常运转。
  2.2 在疫情期间各级政府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帮助小店纾困
  各部门各市(地)积极落实国家和我省出台的各项帮扶政策,从降低房租、减少税费等各方面入手,降低小店经营成本,为小店经济纾难解困。一是落实税费减免政策,主要是落实中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费返还政策、中小微企业事业保险费返还政策,减免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公用事业单位积极落实国家和地方减免政策,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减免水、电、气、热等费用,降低经营成本。据有关部门数据,上半年共为个体工商户减免水电费等费用505.73万元。二是落实贷款优惠政策,为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带动就业。上半年共为个体工商户解决资金2.93亿元。三是落实减免租金政策。各市(地)政府、事业单位积极落实国家、省政府政策,免收小店经济市场主体房屋租金。倡导各类商贸服务企业为业户减免租金。上半年共为个体工商户减免房屋租金3.2亿元。四是实施创业补贴。引导重点就业人群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扩大以工代训范围,提高职业技能。五是持续推进准入准营便利化改革,统筹做好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为重点的商事制度改革,为小店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六是实行包容性监管,允许临时外摆经营,在商场门前开展各类促销活动,适当延长营业时间,打造步行街、美食街等夜间经济。   2.3 开展促进销费活动
  各市(地)大力开展名人直播带货活动,分批次发放超市、旅游等多项政府消费券,刺激消费、引领消费、激活消费,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3 存在的主要問题
  目前从整体看,小店经济正在走向复苏的基本面已经确立,生活超市、农贸市场、餐饮等行业经营状况良好,但是仍然没有彻底摆脱疫情的影响,人员流动意愿不够强烈,需求端的隐性抑制仍然存在,消费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大多数行业的营业额没有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今冬明春疫情能否有所反复为小店经济的复苏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室内商品城等各类小店集聚区周边停车难;老旧商品城经营环境条件较差、新兴经营场所租赁关系不稳定;黄金周期间位于非旅游街区、商品城的小店客流稀少等制约小店经济发展的常态化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厘清和解决。
  4 小店经济发展路径探索
  4.1 总体思路
  目前小店经营者遇到了较大的困难,部分小店面临着生存危机。小店经济的发展要本着立足眼前、谋划长远的思路,注重各部门各行业的协作推进,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着手,既要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借助特别国债等专项资金和陆续出台的各项应急帮扶政策,切实降低小店经营成本,释放消费潜力,渡过难关;同时也要看到危中有机,此次疫情也是倒逼业态升级,提高小店抗风险能力的机遇。
  4.2 实现小店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效路径
  (1)落实相关政策,分类扎实推进小店经济稳步发展。要建立长效奖励、激励政策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按照商务部、财政部、人社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的《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对位于社区、批发市场、现代化商圈、特色街区等不同区域、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小店业态,以及不同行业的小店及其上下游行业发展提出的指引方向,稳步改进、逐步对标,推动全省小店经济向数字化和特色化转型升级。
  (2)各行业各部门协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要通过各行业各部门协同作用,整合相关资源,完善车辆停靠、交通运输、购物环境、网络通信等小店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监督管理,形成合力,共谋支持小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优化小店经济发展环境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消费体验。
  (3)致力于集聚区小店经济,打造宜居龙江大名片。要结合我省特点,注重挖掘、宣传每处小店集聚区的特色文化内涵,结合旅游功能,精心打造各类商品城、特色街区,以众多精彩的小店集聚区为城市名片,以宜居龙江为切入点,借助互联网平台,有效提升冰城、鹤城等龙江各地生活对日常消费、旅游、高等教育求学、定居、投资等需求的吸引力。在推动全省小店经济向数字化、特色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打造宜居龙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彦.保市场主体系列惠企政策助推我省经济发展[N].黑龙江日报,2020-7-8(3).
  [2]于钦.关于黑龙江个体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8(5):61-64.
其他文献
[摘 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国际形势下,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现经济的高
[摘 要]在世界互联网医疗的浪潮下,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帮助患者实现就医的最大方便化,需要将互联网行业与医疗事业相结合,建立起“互联网+”医疗新模式 。该模式是一种以互联网为载体,电子医疗穿戴设备为主要方式,并结合多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以满足患者各种服务需求的新型医疗模式。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中国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在社會、医院、患者甚至国际上都扮演着一个重
[摘 要]当前阶段城市化进程逐渐深入,无论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量还是规模都有所扩大。同时城建项目的贷款也大幅增长,这对地方经济发展、城市化推进以及劳动就业扩大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其贷款的信贷风险也相对较大,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应对。文章分析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及其特殊性,在项目贷款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摘 要]文章通过对ArcGIS空间分析和地理分析,从空间结构的角度对肇庆市旅游资源和客源区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肇庆市旅游资源在整体上呈现出聚集型分布格局,非均衡分布。文章引用旅游中心地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针对肇庆市旅游市场提出多点多极优化策略。  [关键词]ArcGIS空间分析; 地理分析法; 旅游空间结构; 肇庆市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1.021
[摘 要]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相关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应用,通过利用其优势保证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在这种背景下,各个医院也需要跟随社会发展脚步,将新媒体积极地运用在经营、管理工作中。文章通过分析现时应用新媒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正确了解新媒体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发挥新媒体的效果,以此保证医院能够在新媒体的辅助下,更好地展开经营和管理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医院;经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保险的需要日益旺盛,给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标的人群的特殊性,健康险的发展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深入,移动医疗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这将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文章即从移动医疗的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存在的问题及两者共生态发展模式的探讨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移动医疗;商业健康保险;互联网  [DO
[摘 要]基于国内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象,文章收集了2002—2018年四川省人口老龄化和医疗保健费用等数据,构建宏观理论分析模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及最小二乘法研究四川省医疗保健费用如何受人口老龄化影响。结果表明:老年抚养比与四川省医疗保健费用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医疗保健费用;多元线性回归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1.011  1 引言  
[摘 要]“互联网+”是基于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新业态,其中“互联网+医疗”这种新型医疗模式也孕育而生,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来规范和支持“互联网+医疗”。随着5G的到来,信息共享的速率将会进一步加快,使互联网与医疗服务的结合更加紧密。笔者推出“ai享健康云医疗”这个系统来将医疗服务普及更多人群,实现“线上+线下”的医疗新模式,节约患者看病就诊时间,利用云服务对“互联网+医疗”进行应用构建,将目前
[摘 要]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跟上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进程,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完善。文章围绕现存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展分析,找到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旨在帮助事业单位改善养老保险制度,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  [关键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1.031   当前,双轨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既不
[摘 要]文章应用投入产出法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就业影响效应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测度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贡献度、间接贡献度、综合贡献度衡量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结果表明,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在间接带动就业增长方面的优势显著,充分表明它对其他产业的协同和关联作用。因此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解决辽宁省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就业贡献度;产业结构  [DO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