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播操教学有难度,因为广播操学习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学,老师教的累。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一、符号记写法
即将每节操的名称和动作用简明的语言或图示记写下来,注明拍数,以便在课后练习忘记动作时加以提示。这种方法在学生初学动作时使用效果较好。一般来说,学生刚学习一个新动作,第一遍只是个大概印象,第二遍有点熟悉,第三遍比较清晰,第四遍就可以单独练习了。练习中,发现有不会的地方再重点去教学,这样才有针对性,就能促进学生很快地掌握动作,把握住每节操的前后顺序和要领。
二、想象练习法
即靠大脑表象进行的虚拟练习。这是意念训练和肢体训练的结合,它必须是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要领后采用,以让学生完全靠记忆,将整节操的动作表象在头脑中进行操练,以熟练地掌握动作。教师要提醒学生的是,每节操之间的连贯,各人有各人的方法,找到适宜自己的记忆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在实际练习过程中,不要去看别人的动作,要靠自己去想象、回忆每节操的动作要领以及各动作之间的过渡要领,用自己的方法去记忆和贯通,只有想不起来时才可以去看一看他人的动作。想象练习后,可以让学生再观看教学录像,边看边模仿做,注意未掌握的动作,重点看,重点练,效果会更好。
三、累进练习法
一般情况下,前一节操较巩固了,再去学下一节操。教师要引导学生先把新学动作单独练习熟练,再与前面的节数合起来练习,依次完成上下套动作。喊口令或者听音乐进行动作复习时,开始不需要过于强调动作的标准或细节,但要知道大致的动作路线,注意每节操的连贯过渡,让每个动作能跟上口令或音乐节奏,最终逐步熟悉动作套路。每学完一节新操后,必须要从头到尾连续性练习一遍。这样不断地滚动推进,直到学完整套动作。待熟练套路后再练单个较难的精细动作或没有掌握的动作。
四、口令提示法
在学生动作不熟练或不能顺利连贯动作的情况下,教师及时利用口令、形象的语言来提示,使学生对下一个动作能超前回忆,顺利完成下一个动作。如“12向左转”,“34体前屈”,“56踢腿”,“78蹲下”或“下一节体侧运动”,“体转运动”等等,都适宜利用口令提示法帮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使其迈过练习的难关。
五、重复、交替练习法
重复、交替练习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人数、要掌握的动作,将学生分成两个以上的小组,进行重复、交替的练习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提高学生互相观察、互相学习,相互分析纠正错误的能力,同时有了别人的关注,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每个小组有了体力调节的时间,有了反思的时间,有利于控制练习密度和练习运动负荷。在一组做动作时,其他组同学要边看边思考,练习后要进行讨论,相互纠正和指导,取长补短。学习广播操,一般先学操的完整动作,如果动作不太难,就不需教师特别讲解、示范,而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掌握动作。当动作较熟练或是为了加大强度时,可以伴随音乐将全套动作连续完成,多跟音乐重复练习几次,采用上述方法直到练熟为止。
六、重、难点突出法
对广播操中的难点动作、复杂动作要重点对待,做到重点讲解和示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演示,给其他学生一定的机会和时间去进行观察、分析、研究、思考并评价后,教师再启发、讲解、示范。当广播操动作中有特别难的、路线复杂的,可以将复杂动作以慢动作练习,分解各节的每个动作,注重纠正错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也可将此节操暂停练习,继续学习其他动作,待学完整套操后再强化练习最难节次的动作;还可将一节复杂动作进行分段,各段全部学完后,再连续为成套动作练习。把重点放在开头和结尾去记,应该先强调重点,结尾时候再强调一下重点。
七、动作迁移法
动作迁移是体育学习中的一种主要规律。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规律来实施广播操教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始终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不要一下子将一节操所有动作内容都教给学生。在教每一节动作时,可将左边的动作教会后,让学生体验将左边的动作迁移到右边做,激发学生积极地动脑,萌发学生创新动作的欲望,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
总之,在教学广播操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总结、释难,要给学生设立问题,让学生去找答案,同时根据图解或光盘自学,自主练习,在小组内展示,并能在全班展示,提高广播操学习效率。
一、符号记写法
即将每节操的名称和动作用简明的语言或图示记写下来,注明拍数,以便在课后练习忘记动作时加以提示。这种方法在学生初学动作时使用效果较好。一般来说,学生刚学习一个新动作,第一遍只是个大概印象,第二遍有点熟悉,第三遍比较清晰,第四遍就可以单独练习了。练习中,发现有不会的地方再重点去教学,这样才有针对性,就能促进学生很快地掌握动作,把握住每节操的前后顺序和要领。
二、想象练习法
即靠大脑表象进行的虚拟练习。这是意念训练和肢体训练的结合,它必须是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要领后采用,以让学生完全靠记忆,将整节操的动作表象在头脑中进行操练,以熟练地掌握动作。教师要提醒学生的是,每节操之间的连贯,各人有各人的方法,找到适宜自己的记忆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在实际练习过程中,不要去看别人的动作,要靠自己去想象、回忆每节操的动作要领以及各动作之间的过渡要领,用自己的方法去记忆和贯通,只有想不起来时才可以去看一看他人的动作。想象练习后,可以让学生再观看教学录像,边看边模仿做,注意未掌握的动作,重点看,重点练,效果会更好。
三、累进练习法
一般情况下,前一节操较巩固了,再去学下一节操。教师要引导学生先把新学动作单独练习熟练,再与前面的节数合起来练习,依次完成上下套动作。喊口令或者听音乐进行动作复习时,开始不需要过于强调动作的标准或细节,但要知道大致的动作路线,注意每节操的连贯过渡,让每个动作能跟上口令或音乐节奏,最终逐步熟悉动作套路。每学完一节新操后,必须要从头到尾连续性练习一遍。这样不断地滚动推进,直到学完整套动作。待熟练套路后再练单个较难的精细动作或没有掌握的动作。
四、口令提示法
在学生动作不熟练或不能顺利连贯动作的情况下,教师及时利用口令、形象的语言来提示,使学生对下一个动作能超前回忆,顺利完成下一个动作。如“12向左转”,“34体前屈”,“56踢腿”,“78蹲下”或“下一节体侧运动”,“体转运动”等等,都适宜利用口令提示法帮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使其迈过练习的难关。
五、重复、交替练习法
重复、交替练习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人数、要掌握的动作,将学生分成两个以上的小组,进行重复、交替的练习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提高学生互相观察、互相学习,相互分析纠正错误的能力,同时有了别人的关注,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每个小组有了体力调节的时间,有了反思的时间,有利于控制练习密度和练习运动负荷。在一组做动作时,其他组同学要边看边思考,练习后要进行讨论,相互纠正和指导,取长补短。学习广播操,一般先学操的完整动作,如果动作不太难,就不需教师特别讲解、示范,而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掌握动作。当动作较熟练或是为了加大强度时,可以伴随音乐将全套动作连续完成,多跟音乐重复练习几次,采用上述方法直到练熟为止。
六、重、难点突出法
对广播操中的难点动作、复杂动作要重点对待,做到重点讲解和示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演示,给其他学生一定的机会和时间去进行观察、分析、研究、思考并评价后,教师再启发、讲解、示范。当广播操动作中有特别难的、路线复杂的,可以将复杂动作以慢动作练习,分解各节的每个动作,注重纠正错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也可将此节操暂停练习,继续学习其他动作,待学完整套操后再强化练习最难节次的动作;还可将一节复杂动作进行分段,各段全部学完后,再连续为成套动作练习。把重点放在开头和结尾去记,应该先强调重点,结尾时候再强调一下重点。
七、动作迁移法
动作迁移是体育学习中的一种主要规律。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规律来实施广播操教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始终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不要一下子将一节操所有动作内容都教给学生。在教每一节动作时,可将左边的动作教会后,让学生体验将左边的动作迁移到右边做,激发学生积极地动脑,萌发学生创新动作的欲望,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
总之,在教学广播操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总结、释难,要给学生设立问题,让学生去找答案,同时根据图解或光盘自学,自主练习,在小组内展示,并能在全班展示,提高广播操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