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籼优质稻玉晚占百亩连片生产示范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广西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e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晚占系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云国1号和八桂香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籼优质稻品种,2005年1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009年晚造在广西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进行玉晚占百亩连片超高产生产示范。通过采用适时早播,稀播培育壮秧;小苗规范抛栽,强化低位分蘖;平衡施肥,适时追肥;合理用水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玉晚占平均产量达8.44 t/ha,比对照七桂占增产20.2%。
其他文献
岳优9113和岳优360系湖南省岳阳市农科所育成的晚稻新组合,为探索其在桂林市的生态适应性及趋利避冷害措施,以金优207为对照,进行不同播种期对水稻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通过分析泡沫钻井液对水平井段井眼净化的影响因素,并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优选出泡沫钻井液配方,对配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将优选出的泡沫钻井液配方应用于水平井牛102
选择体格健康的摩拉杂交水牛,参照家畜解剖学图谱和X光片,遵循以牢固和保持其固有形态为主,兼顾关节运动方式的原则,串制了摩拉杂交水牛骨骼标本。串制顺序为:先串制四肢骨骼,然后
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试材,进行保水剂不同用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木薯产量的影响试验,探讨木薯施用保水剂的最佳用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
2006年从广西河池市罗城县采集4061个耕层土样,分别进行土壤pH、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测试和分析,并以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相关数据为基础,对该县耕地土
以幼嫩叶片、顶芽及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消毒时间、抗氧化剂预处理、褐化剂以及不同培养基组合等对外植体褐变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嫩叶、顶芽及茎段的褐化率均随
以广西甘蔗当家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玻璃温室大棚条件下通过人为控水控肥,研究不同供水量与施磷量对甘蔗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耦合效应。结果表
以普通玉米正大619和Y1为对照种,研究微胚乳玉米组合MEM1、MEM2、MEM3、MEM4叶片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ASI和抗旱指数,对微胚乳玉米进行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在较肥土壤和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濒危植物广西火桐幼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其影响因子日变化速率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火桐净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