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诸葛孔明——浅谈诸葛亮《舌战群儒》中的论辩艺术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uju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葛亮的形象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然而说起他的论辩艺术来,我想大家未必都熟悉。下面,笔者就《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舌战群儒》来浅析一下诸葛亮的论辩艺术。
其他文献
采用适应性培养的方法获得了4个抗杀菌剂vinclozolin的盾壳霉突变体。vinclozolin对野生型盾壳霉菌株Chy-1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1和140.0μg/ml;而对突变菌株SV.5
总戴着阶级的有色眼镜看《项链》,看到的永远是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摘掉有色眼镜,换一种眼光,站在当今改革开放的高度,重读《项链》,你便能发现那挂假项链所折射出的美好人性的熠熠光彩。  挑战命运、迎击灾难的勇气  换一种眼光读《项链》,会很容易发现作品开篇的心理描写,明显是在表现玛蒂尔德不安于现状的对抗命运的性格,并不像是在表现虚荣心;后半部分赔项链还债务的行动描写,将玛蒂尔德挑战命运、迎击灾难的勇气表
前人论七绝,盛唐推王昌龄、李白,中唐称李益、刘禹锡,晚唐则举杜牧、李商隐。管世名在《读雪山房唐诗序例》中说:“杜紫微天才横逸,有太白遗风,而时出入于梦得。七言绝句一体,殆尤专长。”吴乔在《围炉诗话》中亦云:“杜牧诗,唯绝句最多风调……”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看法,中小学课本中选取杜牧的七绝最多。那么,杜牧的七绝究竟好在哪里呢?  杜牧的七绝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对历史、现实生活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