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谷地罕萨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页图为罕萨古老的村落民居和巴尔提特古堡,是当地历史的重要见证;右页图为日出时,阳光将整个山谷照亮,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来到罕萨的每一个游客,都能感受到独特的静谧舒适气息。冰川融水滋润着这片土地,这里风貌原始、空气纯净,近乎完全无污染。人们从不担心高反,更不担心生病——瘟疫疾病似乎忌惮着这个狭长的山谷。多年来这里几乎没有任何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这种神奇的现象,被归结为自然环境所致。1964年,两位美国医生长途跋涉,来到罕萨进行医学考察,发现这里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地区之一。

喀喇昆仑里的隐秘王国古堡与村落的前世今生


  罕萨,这片被山脉环绕的土地,曾因长期与世隔绝而鲜为人知。直到1986年,喀喇昆仑公路开通后,罕萨正式走进外界视野;此后,随着学者和专家的考察,关于罕萨以及罕萨标志性建筑——阿尔提特和巴尔提特两座古堡的历史,逐渐揭开了面纱。
  15世纪,罕萨是一个独立王国,罕萨国王就住在阿尔提特古堡之中。后来罕萨国王迎娶了邻国巴尔蒂斯坦的公主,嫁到罕萨的公主并不喜欢阿尔提特古堡,于是让随行工匠对其进行翻修。翻修过后,公主依旧不满意,干脆下令重建了一座古堡,也就是巴尔提特古堡,后来巴尔提特古堡成为了新的国王行宫。
  阿尔提特古堡建在悬崖峭壁上,总体为石木结构,易守难攻,设计精巧。据说,城堡的警卫都深藏在门后,外人一旦闯入很容易被发现,而入侵者却不会轻易发现警卫。古堡内还设有井式的牢房,其入口如同天窗,距地面很高,让囚徒无处可逃。巴尔提特古堡与阿尔提特大不相同,因为巴尔蒂斯坦与拉达克(现属印度)有著强烈的文化及种族联系,所以在公主意愿下修筑的巴尔提特古堡,有藏式建筑的风格,跟布达拉宫有一点相似。   19世纪初,罕萨王国遭到了克什米尔军队的侵略,但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罕萨王国成功抵御了四次克什米尔的进攻,终令其无奈退去,两座城堡也都完整保留了下来。19世纪后期,英国人获得了罕萨王国的统治权,他们拆除了巴尔提特的城墙、暸望塔以及少数房间,并按照英国风格修缮。1945年,罕萨最后一位国王搬到了另一座山上的新宫,这座历经风雨的城堡终被废弃。
  现在,巴尔提特古堡由巴尔提特遗产信托公司负责经营和维护,正式向游客开放。位于半山的Serena酒店花园,是观看巴尔提特古堡和乌尔塔雪山的最佳位置。有人曾在这里拍摄一张照片,照片上古老的城堡在雪山下安静屹立,从此无数人因为这张照片上的风景,不远万里来到罕萨。
任何季节的罕萨,都有其独特惊艳的美丽,雪山、河流、鲜花相映成趣,风光无限。

  这样的情况也反映了罕萨如今的面貌,如今的罕萨,旅游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各种高档酒店、商铺拔地而起。当地最贵的酒店Serena,拥有最美丽的花园,也拥有观看风景的绝佳视野;但若想看到阿尔提特古堡的全貌,势必要来到罕萨地势最高的酒店——鹰巢酒店,住上一晚了。鹰巢酒店称得上是罕萨的传奇,地处制高点,坐拥风之谷最美的景观,离星星最近的地方。进入房间,推开窗户,眼前的河谷风光更为壮阔。
  站在酒店的阳台,手捧着一杯热饮,看着雪山下几百年历史的古堡,以及围绕着古堡的古老村落群,恍惚看到罕萨的前世今生,掩映于群山之中。

最和平开放的信仰和文化雪山下的婚礼与古尔邦节


  巴基斯坦作為一个穆斯林大国,国内派系众多,罕萨居民信仰的是伊斯玛仪派,被称为最和平、最开放的穆斯林派系。罕萨首府卡里玛巴德(Karimabad),就得名于伊斯玛仪派的精神领袖Karim Aga Khan。
  在罕萨,人人为自己的信仰而自豪。罕萨人认为,伊斯玛仪派虽然是人数最少的派别,却是最好的派别,他们对宗教的信仰根植于内心,不需要通过外在的形式来表现。伊斯玛仪派还有一个特点是尊重女性,生活在罕萨的女性不需要蒙脸,连头发都可以露在外面,夜里走在街上不用害怕,到了年龄会去上学,接受和男性平等的教育。
  在这种和平开放的宗教氛围下,加上当地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发展,罕萨成为了巴基斯坦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连五六岁的小孩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小小的镇子上,不但有小学初中高中,还有一座女子学院;善良而热情的人们,穿着传统的巴基斯坦长袍,在节日里跳起欢快的舞蹈,表达着他们的感情。
  这些热情到近乎浪漫的罕萨人,在生活中也充满了幸福感。在罕萨,9月是一个结婚的月份,到处都是敲锣打鼓和欢声笑语,路上挂满鲜花的礼车一辆接着一辆驶过。因为不久后就是伊斯兰什叶派的Muharram,即穆哈兰姆月,长达40天没有任何欢庆的日子。虽然“风之谷”的居民大部分都是伊斯玛仪派,并没有这样的习俗,但也要尊重其他教派,不能大张旗鼓地举办任何庆典活动。所以大家都赶着在穆哈兰姆月之前结婚。
  罕萨的婚礼更像是一个大型集体舞会,阿尔提特古堡下的空地,因为一场婚礼,被全村的男女老少围得水泄不通,场面热闹非凡。婚礼上,乐手们使出浑身的力气演奏着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的音乐,村里的每个男人都要上去跳上一会儿;孩子们则占据着最好的位置围观,见到有人拍照也毫不害羞,大方给着笑脸。
  舞会结束,一对新人来到家门口,早已准备就绪的孩子们开始撒花,新郎给门口端着牛奶和薄饼的家人塞红包,然后和新娘一起吃薄饼、喝牛奶,最后一起剪掉红绳,走进家里。客人们紧随其后,等待他们的是主人的热情款待,以及早已准备好的大餐。酒足饭饱后,客人们渐渐散去,这场雪山下的婚礼才暂告一段落。
罕萨的人们热情而浪漫,在新人的婚礼上,人们相聚一堂,载歌载舞,享受着美食美酒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与大部分穆斯林一样,罕萨也会过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家人团聚吃大餐的节日,因大餐以羊肉作为主食,也被称为羊肉节。在古尔邦节食用羊肉大餐,尤其少不了的是当地的一种特色美酒:Hunza Water。这是一种用纯天然的地产白桑葚所酿造的低度酒,不会上头也不会宿醉,反而酒香清甜,令人回味无穷。
  坐在村中的空地上,看着人们在雪山下欢快地跳着舞蹈,想到千年以来,“风之谷”的居民一直悠然自得地生活着,不禁感叹这种感觉太过美妙。生活在罕萨,每天推开窗就是一幅巨画叫自然,早上有日照金山,夜晚是繁星漫天,屋外是数不尽的果树和鲜花,山顶白雪皑皑,山脚的河流源远流长。如果看到娜乌西卡突然出现,踏着飞行器驰骋于山谷之间,想必人们一点都不会觉得惊讶。
其他文献
鸡蛋果属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因果汁营养丰富,气味特别芳香,可散发出多种水果的浓郁混合香味而被誉为“果汁之王”和“百香果”。其植株在国外还被称为 “摇钱树”,具有旺财的吉祥意义。  鸡蛋果,因果实形如卵状,果肉看上去像煮熟的鸡蛋黄而得名。学名是西番莲、洋石榴,原产地在巴西,后来种植范围逐渐延伸到了南美、南非、东南亚地区和南太平洋地区。  鸡蛋果主要以汁用为主,成熟果实含汁30%以上。果汁的天然色泽
▲收藏家马未都认为,司马金龙彩画漆屏风可能是墓主使用过的心爱之物。中国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思想,崇信人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所以陵墓用品均仿照世间。  由南京博物院策展主办,山西博物院、大同市博物馆等协办的“琅琊王——从东晋到北魏”特展持续了五个月。展览以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的一生为引,通过对比东晋和北魏的文物,反映出了5-7世纪南北不同民族的交融与变革。其中,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彩画漆屏风堪
南屏拥有大量的历史老建筑,以及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左页图为清晨的南屏村外,田地间犹有收割农作物后留下的痕迹,远处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在薄雾间若隐若现,如梦似幻。右页下二图为南屏村的民宿内景, 装潢雅致,舒适而安逸。  有几次,我前往黄山几个名气较大的古村,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遥远的路程、糟糕的天气和交通、过度的商业化包装……让人充满遗憾。然而,也正是那几次的实地探访,让我发现了几个游人很少的古村落,
“看著海平线等我回来。”这是电影《加勒比海盗》里威尔对恋人伊丽莎白的临别之语。那么现在,让你望向这片湛蓝的加勒比海海平线,你会看见什么?  是黑胡子与他的“安妮女王复仇号”,还是那神秘消失的热气球?抑或是星罗棋布、无边无垠的绝世小孤岛?而在1499年,两位欧洲的探险家站在船头,望向这无边的海平线时,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座名为库拉索的小岛;100多年后,在这座小岛上,人们建起了一座如画般绚丽的城市—
▲图为日本京都大德寺龙光院收藏的建窑曜变天目盏。该盏色调黑沉,在光照之下,有惊人的玄妙辉彩,被認为有“幽玄之美”,在日本被当成神圣的佛器供奉,且难得一观。  宋瓷隽永悠远,尤以单色釉瓷器为美,而以建盏为首的黑釉瓷,则像一匹黑马,在宋代跻身茶具的主流,成为宋代第一茶器。  北宋时期,点茶、斗茶风靡。宋代斗茶一斗汤色,即汤色鲜白者为上;二斗水痕,即汤花咬盏时间长、水痕出现更晚者为上。这样的茶文化之下,
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力量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的方术。在一些非洲国家,许多人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经商管理到政治改革,甚至是参与战争,都离不开巫术,离不开巫师。他们相信巫师可以通过祭品和符咒来举行仪式,请求神明为他们指明方向。在举行这类仪式时,巫师需要借助一些关联物、祭品来达成目的,就像普通人逛超市买菜一样,巫师也需要定期采购祭品和工具。说到这里,则不得不提到巫师界里的“购物天堂”——阿科德塞瓦市
“姑苏”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墨子》中。墨子说,吴国的亡国之君夫差,自以为了不起,不好好地治理国家,还要建一个姑苏台,但由于这个台太高,七年都没建成。今天,“姑苏”这个名称跟苏州这座著名的城市如影随行,那么,站在考古学的立场上,我们又该如何来认识“姑苏”、吴国和吴人呢?  关于“姑苏”的意思,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推测“姑”应该是“山”的意思,这样一来,“姑苏”就是被叫做“苏”的山,“姑胥”就是被
时光要回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末年。  王莽篡位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大肆诛杀皇族,身为皇族旁支的刘秀起兵失败,不得不仓惶逃命。某天他来到一个小镇,在穷途末路之际,突发奇想地从酒馆“赊”来一面酒旗,打出“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口号,没想到后来真的搞出了大名堂——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登上天子宝座,成为被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王朝——东汉的开国皇帝。
横亘在贵州北部的大娄山脉,风景优美,山水纵横,是一个庞大的值得探访的地理秘境。  毫无疑问,在大娄山沿线,最知名的地标应该首推遵义。而遵义地区尽管素来以“遵义会议”闻名于世,但其实还有更多值得人们前往探访的目的地——除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海龙屯,最具有发现意义的神奇地标,应当属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并重的洪关苗族乡。  位于大娄山南脉群山峻岭中的苗乡洪关,是一个极度浪漫幽雅的地
历史上,水曾是威尼斯的保护神,作为一道天然屏障,它让岛上的人们免受战争的侵害;到了现在,水又赋予了威尼斯独一无二的美,使其成为全球最浪漫的城市之一,被誉为“亚得里亚海上的明珠”。  只可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水而盛的威尼斯,也遭受着水灾频发的痛苦。2019年11月12日,由于受到连日的暴雨和海潮侵袭,威尼斯遭遇了半世纪以来最大的水灾破坏,城内80%的地区被淹。威尼斯市长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