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基于DY框架,将网络科学理论应用于CPI各子指数间的网络结构描述,以刻画CPI各子指数间的网络连通性.通过刻画CPI网络连通性的时变性,从网络结构的视角进一步定量研究CPI感知偏差的原因与程度.结果表明,我国CPI网络连通性指数呈现振荡上升、动态波动的变化趋势.我国CPI网络连通性的持续上升意味着市场对CPI的感知偏差逐渐下降.通过CPI网络连通性的描述性分析发现,我国CPI网络连通性的平均值为78.3%,CPI感知偏差为21.7%,表明我国CPI感知偏差的纠正仍然存在较大空间.进一步研究表明,结构性通货膨胀与CPI各子指数的权重问题是导致CPI感知偏差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