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咪鲜胺微乳剂在葱中的残留行为研究

来源 :农药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easehe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评价45%咪鲜胺微乳剂在葱中使用的安全性,开展咪鲜胺在葱中的残留量及残留消解研究.消解动态试验按照506.25 g a.i/ha 1次施药,药后2h、1、3、5、7、14、21、28、35d采集葱;最终残留试验按照337.5和506.25 g a.i/ha施药,施药3~4次,施药间隔7d,施药后7、10、14d采样葱样品.气相色谱对咪鲜胺进行定量分析.消解动态试验表明:咪鲜胺在葱中消解较快,在山东和广西半衰期分别为5.3d和6.3d.最终10d葱样品中咪鲜胺的残留量在0.027~0.64 mg/kg,低于韩国制定的葱中咪鲜胺最大残留限量(1mg/kg).推荐该药在葱上的安全间隔期为10d.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以奈保尔的早期小说集《米格尔街》为研究对象,从陌生化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作者对小说中的叙述视角、情节人物以及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了陌生化处理,有效地表达了作
摘 要:外语教学方法对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构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成效。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感受、体验、反思、实践来主动建构知识、掌握技能,这种教学的理念、本质和优势,有益于学习者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化。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感受 体验 语言实践 语用能力  一、体验式教学的发展  体验式教学源于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理论是于20世纪80年代
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美学在文学创作中渐露头角.本文通过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两部作品中的代表性篇章,对其中展现出的人本主义美学思潮进行多角度具体分析,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