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外探究性学习的选题原则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课外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我认为,在生物学教学中应将“课堂——社会——自然”有机结合,让学生大胆地走向社会,走入自然,使学生体会发现探究的乐趣,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谈谈新教材教学中对生物学课外探究性活动选题原则的认识。
  
  一、因材施“题”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他所做的事情有高度兴趣时,则其在学习中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因此,选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主动提出的问题。
  课题来源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学问题。如一位学生冬季洗棉衣中,发现晾干的衣物上有洗衣粉残留,提出了“家用洗涤剂对生物有危害吗?”的问题,经过半年的调查、实验、访问,完成的小论文获得省级二等奖。
  二是生物教材中提供的信息。如一位学生在完成教材《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中,发现了完全浸泡在水中的种子竟然萌发了,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改进》的实验,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该项成果也在创新大赛中获得了省级一等奖。
  三是教师提供的素材。如借助我校重新绿化校园的机会,我给了学生“我为校园穿新衣—校园绿化设计”的活动素材,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最终完成的设计
  方案,不仅受到领导和家长的好评,也在创新大赛中获得市级二等奖。
  在选好题的基础上,还需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题”:让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宣传生物学知识;让观察力敏锐的学生进行动物、植物、生态现象等的观察或调查;让性格内向、善于思考的学生参与到复杂的课题研究中,培养创新萌芽。
  
  二、相对独立性原则
  
  选题时,要明确课外为课内的补充和附属,两者之间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关系:
  如在植物学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开展植物的扦插、嫁接与栽培;
  在动物学教学时,可采集动物标本,开展小动物饲养等;
  在传染病教学后,结合“非典、流感、禽流感、甲流”等大型传染病,让学生研究实施隔离、消毒通风、保持个人良好卫生等措施的必要性及意义。
  这样,既巩固、深化了课堂教学,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生物学探究性活动选题时,既要与学校的现有仪器、药品、场地、经费及当地的生物资源、季节、气候等实际条件相符合,又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题目不能过大、过偏,需考虑以下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和水平能不能达到课题实施的要求,二是学生有没有充裕的时间来保证探究活动的正常进行,三是本地域内是否具备完成活动的条件,四是学校的设备、经费条件能不能满足活动开展的要求。
  
  四、学科内小课题性原则
  
  学科内小课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课题跨度仅限于生物学科内,二是选题小。由于这些小课题的相关知识仅限于生物学,所以比较容易获得成功。
  如“如何辨别街道上所卖蔬菜的好坏”,“种植盆栽植物如何摆放最科学”,“测定细胞液的浓度”,“对比探究生物组织(如血液)与水的PH值的稳定性”等,这些课题比较小、耗时短,大多数学生均可参与,对学生创造思维,知识拓展均有好处。
  
  五、实效性原则
  
  选题时既要考虑到育人的效益,又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如针对个别学生中出现的吸烟现象,我们提出了“烟草侵出液对小动物的毒害性”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吸烟的危害。
  针对农村中学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后会留在农村从事生产劳动的特点,选择了“经济小动物的饲养”、“果树嫁接技术”、“食用菌的制种、栽培及管理”、“花椒的繁殖”、“盆景的制作”、“药物种植”等课题,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几项经济效益较好的实用技术,毕业后很快就会成为农村的新型建设者。
  这不仅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受到当地政府及民众的好评。
  
  六、合作交流性原则
  
  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媒体较少,因而学生独立研究中常常会出现疑点、难点。所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充分交流。
  如在“秦岭腹地地区植被问题的调查及对策”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就采取了“分组搜集材料——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分析资料——学生再次分组重点调查——相互研讨、找原因、谈体会、寻对策——将调查结果写成科技小论文——分组宣传、提高环保意识”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增强了当地村民的环保意识。
  总之,生物学探究性活动在选择课题时,既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又要丰富多彩、不加重学生负担;既要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又要超越一般课堂;既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又要讲求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正>2011年12月23日,由福建教育学院、福建省教育学会、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的2011年度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论坛在福建教育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时期中小学教师
“为什么会这样啊!”她刚走进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坐稳,便嚎哭起来。她确实需要一名心理医生。我把她带到沙发边,为她倒了一杯水。我看了她一眼:她全身上下都是名牌,显然是名阔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