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思想在阅读习惯培养中的思考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4788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阅读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即以叶圣陶教育思想为指导,激发务工人员子女的阅读兴趣,培养这部分孩子的良好课外阅读习惯,从而使其受益终身。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尤其是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思维偏向主观,偏向形象,那么,创设情境就是较为实用的教学方法。每年的三月份,是我们全校师生期盼已久的阅读节。每当这时,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就为层次不同的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今年的开幕式尤为特殊,陈校长在开幕式上和全校的孩子们聊读书。他向孩子们提出了三个问题:1、你觉得书是什么?2、为什么要读书?3、怎样去读书?他还给全校孩子提出了三个一:每天带一本课外书;每天阅读一个小时;每位同学至少要参加阅读节的一次活动。每个孩子热情高涨,都沉浸在阅读节活动的向往之中。
  (一)裹挟浓浓亲情,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前期,各班班主任积极动员倡议,班内的孩子们每一个都兴致勃勃,特别是那些平时不受关注的务工子女,他们长期“孤独”地、“默默” 地生活着、学习着。通过班主任教师的精心沟通,取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老师,感谢您给我们这次机会,我一定珍惜。”“老师,谢谢你还关爱着我的孩子,我会好好准备”……
  家长们与孩子一起沉浸在书香中,暂时忘却生活的艰苦,将读书的乐趣化为前行的坚定信念。你看,一张张精彩的照片,是幸福的,没有烦恼与疲惫。你听,一句句温暖的话语,是感人的,没有敷衍与做作。
  “亲子表演”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大手牵小手,小脚跟大脚,家长和孩子们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也向人生的又一座巅峰攀登,将阅读中惟妙惟肖的动作、绘声绘色的语言完美地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教师和同学的阵阵掌声,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与鼓励。
  家长们还共同分享了活动心得。“我平时对孩子比较严格,跟孩子没什么共同语言,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沟通,我很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机会,通过这次活动,拉近了我和孩子的关系,今后要像今天这样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一起看书,分享读书心得。”一位家长欣慰地说。家长们和孩子们通过这次活动享受到了亲子共读的快乐,感受到了亲子共读的幸福,在阅读中启迪孩子的智慧,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以书香润泽童年,让读书丰富人生。
  (二)散发乐乐淘书,增强阅读自信
  此番阅读节,增设班级宣传海报的评比。一张张海报,涂抹上了绚丽多彩的颜色,一如诗情画意的阳春,为“淘书乐”的启幕增色不少。这期间不乏务工子女的“杰作”,这样的大舞台,他们热情高涨,立志要为班级立下汗马功劳。如果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皆以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为基础,有意提升之,难道还会有困难不被这份诚心诚意所吓退?低中高年级分三天进行售书、换书。活动中,各班平台前,大家精挑细选,再通过一番你一言我一语的砍价,最终拿下自己心满意足的读物。二三十分钟,所有的课外书被抢售一空,学生们的旧书实现了价值最大化,所有人乐在其中。
  “淘书乐”活动以书为媒,构建各班之间交流的平台,促进交往能力,形成校园中“爱读书、读好书”的氛围,体验分享和给予的快乐,阅读自信空前高涨。一个月的读书节顺利落下帷幕,孩子们收获的是一种习惯,一种爱书的习惯,他们的这种习惯,不会因为阅读节活动的结束而结束,我想在这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孩子已经埋下了爱读书的种子,在不久,还会发芽、长叶,开出鲜艳无比的花朵。
  二、健全阅读机制,养成阅读习惯
  (一)以班级图书角,润养阅读习惯
  班级文化,尤其是班级图书角,应得到每个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开学伊始,班内每位同学都带两本课外书放在书柜,贴上标签,安排专人管理。一个班一般都有一百来本书。因为书都是孩子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自己喜欢的书籍,所以书的品种就非常丰富,有科学方面的,有历史方面的,还有一些校园小说,当然也有名著。课间,同学们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进行阅读,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这种捐书活动,每两月进行一次,所以能保证经常有新书看,并且,学校为孩子征订了《科学画报》《少年日报》《七彩语文》等杂志,每班虽然只有5份,但因为少,所以孩子们更加抢着阅读。
  (二) 以家校的合作,促养阅读习惯
  一年级开家长会时,教师们就会提出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小书架,时不时地给孩子增添一些这个年龄段所需要的书籍,在学期末的时候,每个班都进行小书架的评比,评出最美书架。并要求孩子看书的地点也是固定的。这个地点应该是比较温馨的,可以在旁边放置一些玩偶等,每天堅持半小时。班内总有一些孩子是静不下来、不爱读书的,那么教师就会给这些孩子布置读书的作业,在家中由家长督促孩子阅读,并拍照片发至班级群,连续坚持21天,这样就会获得一张“我是小书虫”的奖状,虽然一开始读书当成作业的时候,有的孩子有些许抵触,但21天他养成习惯后,就能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了。
  (三)以阅读指导课,涵养阅读习惯
  学校每班每周要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本学期要求阅读的相关阅读考级书目,语文骨干教师也会定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阅读指导示范,为全校的青年教师指点迷津。本学期初,范文静老师上了一节小说指导课《草房子》,课上让学生们学习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如何从读一本书到读一类书……不仅让学生受益匪浅,也为学校的青年教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唯有开始脚踏实地,毫不苟且,到习惯既成之后才会“过目不忘”,“展卷自得”。
  (三) 以教师的阅读,带养阅读习惯
  想要激发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首要需要教师们能够爱上读书,这样才能成为读书的表率。学校教科室每月会布置青年教师写随笔心得,有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当然也有读书的感悟。并每月进行评比,在每月两次的周会上进行通报,中午的时间也是读书的时间,教师们自己拿着书在讲台边阅读,学生们则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进行阅读,这样的画面是多么和谐,试问,学生怎么可能不爱上读书?
  三、结语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似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只要我们能够坚持,陪着他们走进书的海洋里,相信阅读能成为孩子一生的伙伴,真正践行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责编  张 欣)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不同年龄、密度及立地条件的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gy)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9块标准地中95株标准木的树干解析、枝解析及节子剖析数据,分析与描述了不同林分
学校管理者的创新思想有多高,学校的定位就有多高。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思路有先见,学校的发展之路就更远。从目前城市化进程对学校管理与发展带来的冲击来看,如何实施科学管理已是当下农村学校深刻面对的重点难题。只有活化管理思想,实行创新管理,才是农村学校革新发展的源泉,也是其有力开展教育教学的必由之路。如何转变学校管理思想,实行科学创新的管理发展学校,使其以良好的态势运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社会满意人民放
期刊
一、学前教育中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合作意识不够强  在如今的幼儿园教育当中,除了幼儿园以外,家庭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这一点不容忽视。不少家长都认为,只要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就都是教师的事情,家长可以完全不用操心。这种观念的错误,使其在家园合作中的意识非常淡薄。这些家长在幼儿回到家中后,甚至认为幼儿的教育已经完成,于是只操心自己的事情,让幼儿自由玩耍等,对其行为习惯等不闻不顾,任其自行发展
期刊
随着新高考的推进,继上海、浙江等省份之后,天津、北京等省市作为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选课走班教学”成为高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我校高一下学期开始“六选三”走班教学,随着走班的进行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整理问题出现原因,总结反思自己班主任工作,将学校活动、班主任日常管理、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较好地解决了选课走班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新高考实施的“六选三”使学生自主选择权增加,我校以生为本的办校理
期刊
小学科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性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培养。本文就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性学习,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景,提高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
期刊
本文主要是立足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需求,基于教师队伍年轻化的实际情况而在如何有效提升教研实效的思考与实践中获得的成果总结。机制建设是完善制度的核心抓手,显然要确保团队教研水平,首先从规范的教研机制出发。围绕机制建设,本文主要从构建分层级的园本教研组织机制、确立人文化的园本教研目标机制、驱动教师内需力的园本教研激励机制、健全融合式的园本教研服务机制、四个方面来阐述。  精细化管理是当代管理科学发展的重
期刊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更新观念,变革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课的课堂不只是有教师,有学生,还有一个“活泼生动”的计算机,所以它的课堂环境必然与其他的课堂不一样,这个环境是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开放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了平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教师的“教”开始。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角色互换,教师作为一名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让课堂生动起来,学生活跃起来。
期刊
一、家校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rn(一)缺乏全方位沟通rn孩子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礼貌礼仪、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健康状况、心理需
期刊
良好的校园文化与课程,有利于幼儿感受美、发现美、体验美,有利于幼儿更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文以泥塑活动研究为切入口,分析了适合幼儿年龄的幼儿园校园文化与课程建设的具体方略。  一、 营造人文氛围,构建富有传统底蕴的文化环境  传承优秀的昆山人文情怀与文化,创新开拓现代化的学前教育新路程,推陈出新,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人文与现代的融合,是幼儿园的基础定位。  幼儿园从环境创设中就凸显了“鹿城”两字,走近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