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童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童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诊治的儿童骨盆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儿的性别、年龄、骨折Torode-Zieg分型及伴发损伤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儿童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 结果 共诊治233例儿童骨盆骨折患者,占同期所有骨盆骨折的5.30% (233/4 394),占同期儿童全身骨折的1.24% (233/18 831).男134例,女99例,男女比为1.35∶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11 ~15岁(50.64%).高发骨折类型为Torode-Zieg分型Ⅲ型(44.64%).A、B组分别为106、127例,占同期所有骨盆骨折的比例分别为5.43% (106/1 953)、5.20% (127/2 441),占同期儿童全身骨折的比例分别为1.08% (106/9 844)、1.41%(127/8 987);男女比分别为1.94∶1、1.02∶1;平均年龄分别为(9.9±4.6)、(9.4±4.6)岁;骨折高发类型均为Ⅲ型;合并伤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8.87% (20/106)、18.11% (23/127).两组患儿占同期儿童全身骨折的比例、男女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平均年龄、骨折Torode-Zieg分型分布及合并伤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骨盆骨折占所有骨盆骨折的5.30%,骨折高发年龄段为11 ~15岁,男性多于女性,Torode-Zieg分型Ⅲ型骨折最多见;后5年女性儿童骨盆骨折患者较前5年明显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2年期间京津唐(北京、天津、唐山)地区成人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京津唐地区9家医院2010年1月至201 1年12月期间所诊治的所有成人骨盆骨折患者资
期刊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 h内的ACI患者68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治疗前后
目的 通过建立寰枢椎不稳的病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模拟经皮前路关节突螺钉(anterior transarticular screw,ATS)和后路关节突螺钉(posterior transarticular screw,PTS)内固定术式,比较2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 利用志愿者的上颈椎螺旋CT扫描资料,通过Mimics、Free form和Ansys等软件的协同作用,建立寰枢关节不稳的病理
期刊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延性多面体空间钢框架结构等应用越来越多、造型越来越复杂.如何保证不规则钢结构三维空间精确测量定位是一个新的技术课题.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利用
期刊
目的:研究不同促渗剂单用、合用对氢溴酸高乌甲素贴片的体外透皮促渗作用.方法:采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促渗剂,制备氢溴酸高乌甲素贴片.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人体皮肤为模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