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不同的供肝获取和灌洗方式对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42例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42例均为尸体供者,供肝切取术中采用腹主动脉和脾静脉插管对供肝进行原位灌洗,灌洗液为4℃UW液或4℃UW液联合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溶液(HC-A液),获取的供肝均保存于UW液中.按照供肝获取方式、灌洗液的种类、灌洗液静脉引流途径及胆道冲洗方法的不同将病例分为5组.肝移植术后1周,测定受者血清
【机 构】
:
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的供肝获取和灌洗方式对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42例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42例均为尸体供者,供肝切取术中采用腹主动脉和脾静脉插管对供肝进行原位灌洗,灌洗液为4℃UW液或4℃UW液联合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溶液(HC-A液),获取的供肝均保存于UW液中.按照供肝获取方式、灌洗液的种类、灌洗液静脉引流途径及胆道冲洗方法的不同将病例分为5组.肝移植术后1周,测定受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前白蛋白(PA)等肝功能指标,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Fb)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肝、肾分别切取者的供肝获取手术耗时(17.6±2.5)min,联合切取者为(15.9±2.3)min,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切取者中,灌洗液经颈静脉引流者的γ-GT、AST、PT和INR明显低于经肝下下腔静脉引流者(前一项P<0.01,后三项P<0.05),而Fb明显高于经肝下下腔静脉引流者(P<0.05);采用UW液和HC-A液联合灌洗者,其γ-GT、ALT、AST,DB和TT均明显低于单用UW液灌洗者(前三项P<0.05,后二项P<0.01),而Fb明显高于单用UW液灌洗者(P<0.01).结论 联合切取法有利于缩短器官获取时问;采用UW液和HC-A液联合灌洗及灌洗液经颈静脉引流更有利于术后早期肝功能的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2例原位肝移植受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观察受者术后肝功能和存活情况,并分析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对肝功能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肝移植受者术前TT3和TT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且受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随肝功能水平降低而显著下降.术后2
胆管狭窄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中胆管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在10%左右[1],而吻合技术不佳是导致胆管吻合口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院采用改良的连续缝合法重建胆道取得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的特点并分析其术后生存时间.方法 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共施行18岁以上成人首次肝脏移植1424例.将年龄≥60岁的211例受者分为老年组,其余的1213例受者为成年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指标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 单因素分析比较发现,老年组患者术前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及术前血清胆红素总量、凝血酶原时间低于成年组,手术过程和无肝期时间较成年组略短.老
目的 探讨CD4+细胞内ATP浓度测定在评价肾移植早期受者细胞免疫功能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植物血凝素刺激、单克隆抗体包被的免疫磁珠分离CD4+细胞,以Celltiter GloTM荧光试剂标记,测定52例肾移植受者术前,术后3、7、14与30 d以及发生感染时CD4+细胞内ATP浓度,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绝对值计数(CD4+ALC).结果 肾移植受者术前CD4+细胞内ATP浓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是治疗急性GVHD的首选,但仍有60%患者激素治疗无效或耐药,而采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治疗急性GVHD,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常常在其它二线治疗无效时才考虑使用.我们早期利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治疗耐激素的急性GVHD患者19例,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青藤碱(SIN)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抑制作用的机制,并评价青藤碱与他克莫司(FK506)联合作用的效果.方法 以PVG大鼠为供者,DA大鼠为受者,建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模型.将受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3 ml·kg-1·d-1灌胃;SIN组:腹腔注射SIN 30 mg·kg-1·d-1;FK506组:采用FK506 0.25 mg·kg-1·d-1灌胃;联合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内胆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1例原位肝移植,胆道重建采取胆总管端端吻合,并行T管引流,术后6~20周经T管造影提示胆道内结石形成,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在进行胆道镜治疗前,采用16F外引流管经T管途径扩张及支撑窦道,1周后经窦道放入胆道镜达肝总管,用活检钳及取石网篮取出结石,逐级探查肝内胆道,必要时取活检组织,同时观察胆道吻合口、受者的胆道及Oddi括
2004年7月,我院为一例短肠综合征患者成功施行部分小肠移植,现将本例的手术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并通过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而清除骨髓残留病灶.急、慢性白血病HSCT后复发常为单纯骨髓复发,少数患者为髓外或伴骨髓复发,而单纯髓外复发更少见、预后较差.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EBMT)[1]报道3071例患者al1o-HSCT后髓外复发仅为0.45%.最近我们发现2例白血病患者HSCT后髓外复发,报道并复习文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