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K47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而言都不陌生,作为一代枪王,从1947年起,AK47自动步枪就成了传奇武器。它的生产数量巨大,高居世界榜首;另外它的成本较低,使用简单,但性能却十分可靠。如今将这个名字赋予一台面世不久的接收机,想来设计者也有如上的初衷,对其赋予的期望也就不言而喻了。事实也是如此,这款产品支持卫星/有线信号接收,并支持高清和共享,的确是一款具备较多特色的产品(如图1)。
外观介绍
相对于@COOL AK47这个“酷毙了”的名字而言,这款产品的外观设计却是中规中矩。机身整体为黑色,前面板设计成了带弧度的造型。左上角是电源开关、Menu、OK、频道加减、音量加减共7个银色按键。在按键区域的右侧是LED板,可以在启动时显示相关进程,平时使用时则可提示频道的相关信息。在前面板的右下角是CA卡槽,可以插各类CI模块,上面的读卡器可插各种智能卡,平时被印有Logo的盖板挡住。还有一个USB接口也设计在里面,这种安排平时并不常见(如图2-4)。
AK47的尾部并未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设计到“寸土不留”的地步,但也足够一般用户使用了。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看去,分别是一组RF输入输出接口,以太网口和RS-232接口,用来与局域网和电脑连接。它们的右侧是LNB-IN和LOOP OUT接口,LOOP OUT(环路输出接口)可用于多台接收机的连接而无需功分器。再就是一组YPbPr色差输出和AV输出接口。最后是S/PDIF((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 Format,即索尼-飞利浦数字界面格式))数字音频输出接口和HDMI接口。上述接口均按其功能特征分配得很清楚。在尾部最右侧是独立电源控制开关,该机采用内置电源,最大功耗30W(如图5)。
内在特点
与枪王一样,AK47的拆解非常容易。它的机壳板材厚度比较好,应为0.8毫米的镀锌钢板。其内部被蓝色的主板和黄色的电源控制板所占据,留下了较大的散热空间。在主板上可以看到4颗容量为32M的NANYA(南亚)存储颗粒,总容量为128M。另外还有一颗Spansion(飞索半导体)公司的S29GL064N闪存,其容量为64M(如图6-8)。
在AK47的网口控制电路板上,我们可以看到ST-1102网络变压芯片和DVCOM的90系列网络接口芯片,它在一块网卡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把PHY送出来的差分信号耦合滤波以增强信号并送至路由器或交换机;二是是隔离网线连接的不同网络设备间的不同电平,以防止不同电压通过网线传输损坏设备。此外,网络变压芯片还能对设备起到一定的防雷保护作用(如图9)。
在网卡的两侧是接收卫星与有线信号的两块调谐器,其中用于DVB-C的调谐器是DTC5-C22FM1V,根据我们的了解,它可以最高支持到256QAM,并支持中频输出,可以直接输出MPEG2的视频流。用于LNB和环路输出的调谐器是广州易迩达的EDS-4b47FF1C+,这也是一款支持高清信号接收的DVB-S2调谐器(如图10-11)。
在前面板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CS16315这颗很明显的IC,它是VFD显示驱动电路IC,在许多VCD/DVD机器里都能见到(如图12)。
令人遗憾的是,AK47的主芯片被散热片牢牢覆盖住,我们试图将其拆下,但未能成功。
固件升级及实际使用
相对于同类产品而言,AK47的开机速度相对要快一些,这为笔者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其菜单界面做得比较精致,一望可知也是在设计方面下过功夫。虽然不像DM那般商务气息十足,但却多了些家庭使用的温暖感觉。只是一上来的满屏幕英文让人有点陌生,于是笔者用优盘装上最新的固件,对其进行了升级(如图13)。
AK47的升级很容易,把USB存储设备与机器接好,系统会自动识别USB设备,然后在主菜单进入右下角的USB设置界面,在里面选择“Upgrade data”,在文件列表里选择相应的文件再确认就可以自动进行升级了。其中rom_default_data_asia_2009是亚洲参数表,AK47_upgrade_file是系统文件。在升级结束后系统会自动重启,然后就可设置语言了(如图14-17)。
AK47的菜单使用比较简单,最多只要按三次“OK”键就能找到所需的调整选项。通过它的USB选项可以直接播放USB存储器上的MP3和JPEG文件,其自带的三个小游戏也能在闲暇时帮您打发时光,该机还支持录像功能,稍后我们会为大家介绍(如图18)。
卫星信号接收
用@COOL AK47接收卫星信号是很轻松的事情。在设置菜单里进入“天线设置”→“卫星列表”,选择好欲接收信号的卫星后,按下遥控器上的红色功能键就可自动搜索;若是希望手动搜索某组参数,则通过绿色功能键就可以进行(如图19-21)。
通过遥控器的“OK”键,我们可以看到搜索出的频道列表,带有“$”标志的是加密频道,通过红色功能键,我们可以对频道进行名称修改、排序、分类、收藏等操作,用遥控器上的“Zoom”键还可在屏幕上并列出2-16个频道,这都是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功能(如图22-24)。
当然,谈到卫星频道搜索就无法回避网络共享的问题。根据我们的了解,AK47在这方面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首先它不像DM那样有比较直观的网络参数调整界面,而是通过“Menu+6666”的方式来调出这个隐藏的界面。另外就是每台AK47都已经固化了用户名,这意味着在用户在向服务商购买账号的时候要以这个用户名去申请账号。这样的设计对于厂商而言,应可降低机器被抄版的可能。最后的特点是它可以支持16个账号存储,并可以直接用遥控器写入服务器名称、密码之类的信息,比较方便。按MENU和遥控器的红色功能键,就会出现相应的菜单进行设置。其它诸如网络设置之类的修改都是大同小异,在此不做过多介绍,AK47也支持DHCP功能,打个对勾就可以通过网络正常使用了(如图26-29)。
有线信号接收
由于各地有线的情况不同,因此本部分请各位自行参考阅读。
笔者所在地为北京,数字电视采用机卡分离的形式。只需把智能卡插到AK47的卡槽里,再在“频道安装”里选择“设置有线电视参数” →“自动搜索”,即可完成搜索工作,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分钟左右时间,与歌华有线标配的机顶盒速度相似。在搜索过程中首先出现的便是8个高清频道,整个过程共搜出88套标清+高清节目,高清频道可以正常收看(如图30-31)。
录像功能
@COOL AK47的录像功能比较强大,它支持多路录像功能,即在收看同一转发器的频道时可以对多个频道同时进行录像,具体的设置也比较容易。只要选定需要定时录像的频道,设置好日期、时间、时长、录像状态等,包括只录一次/每天一次/每周一次等选择。PVR打开时为开始录像,关为定时转台。届时AK47就会自动开始工作。包括时光平移等功能也都可以支持。录好的文件也可通过KMPlayer、暴风影音等播放器在电脑上直接观看。
有两点需要和大家提及,一是要在USB存储设备的根目录上建一个PVR文件夹,否则无法实现录像和时光平移功能。当然,通过AK47的格式化功能可自动建立此目录。二是录像文件的体积超过4G后会自动分卷,即形成多个文件,这是因为AK47仅能支持FAT32格式。
外观介绍
相对于@COOL AK47这个“酷毙了”的名字而言,这款产品的外观设计却是中规中矩。机身整体为黑色,前面板设计成了带弧度的造型。左上角是电源开关、Menu、OK、频道加减、音量加减共7个银色按键。在按键区域的右侧是LED板,可以在启动时显示相关进程,平时使用时则可提示频道的相关信息。在前面板的右下角是CA卡槽,可以插各类CI模块,上面的读卡器可插各种智能卡,平时被印有Logo的盖板挡住。还有一个USB接口也设计在里面,这种安排平时并不常见(如图2-4)。
AK47的尾部并未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设计到“寸土不留”的地步,但也足够一般用户使用了。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看去,分别是一组RF输入输出接口,以太网口和RS-232接口,用来与局域网和电脑连接。它们的右侧是LNB-IN和LOOP OUT接口,LOOP OUT(环路输出接口)可用于多台接收机的连接而无需功分器。再就是一组YPbPr色差输出和AV输出接口。最后是S/PDIF((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 Format,即索尼-飞利浦数字界面格式))数字音频输出接口和HDMI接口。上述接口均按其功能特征分配得很清楚。在尾部最右侧是独立电源控制开关,该机采用内置电源,最大功耗30W(如图5)。
内在特点
与枪王一样,AK47的拆解非常容易。它的机壳板材厚度比较好,应为0.8毫米的镀锌钢板。其内部被蓝色的主板和黄色的电源控制板所占据,留下了较大的散热空间。在主板上可以看到4颗容量为32M的NANYA(南亚)存储颗粒,总容量为128M。另外还有一颗Spansion(飞索半导体)公司的S29GL064N闪存,其容量为64M(如图6-8)。
在AK47的网口控制电路板上,我们可以看到ST-1102网络变压芯片和DVCOM的90系列网络接口芯片,它在一块网卡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把PHY送出来的差分信号耦合滤波以增强信号并送至路由器或交换机;二是是隔离网线连接的不同网络设备间的不同电平,以防止不同电压通过网线传输损坏设备。此外,网络变压芯片还能对设备起到一定的防雷保护作用(如图9)。
在网卡的两侧是接收卫星与有线信号的两块调谐器,其中用于DVB-C的调谐器是DTC5-C22FM1V,根据我们的了解,它可以最高支持到256QAM,并支持中频输出,可以直接输出MPEG2的视频流。用于LNB和环路输出的调谐器是广州易迩达的EDS-4b47FF1C+,这也是一款支持高清信号接收的DVB-S2调谐器(如图10-11)。
在前面板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CS16315这颗很明显的IC,它是VFD显示驱动电路IC,在许多VCD/DVD机器里都能见到(如图12)。
令人遗憾的是,AK47的主芯片被散热片牢牢覆盖住,我们试图将其拆下,但未能成功。
固件升级及实际使用
相对于同类产品而言,AK47的开机速度相对要快一些,这为笔者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其菜单界面做得比较精致,一望可知也是在设计方面下过功夫。虽然不像DM那般商务气息十足,但却多了些家庭使用的温暖感觉。只是一上来的满屏幕英文让人有点陌生,于是笔者用优盘装上最新的固件,对其进行了升级(如图13)。
AK47的升级很容易,把USB存储设备与机器接好,系统会自动识别USB设备,然后在主菜单进入右下角的USB设置界面,在里面选择“Upgrade data”,在文件列表里选择相应的文件再确认就可以自动进行升级了。其中rom_default_data_asia_2009是亚洲参数表,AK47_upgrade_file是系统文件。在升级结束后系统会自动重启,然后就可设置语言了(如图14-17)。
AK47的菜单使用比较简单,最多只要按三次“OK”键就能找到所需的调整选项。通过它的USB选项可以直接播放USB存储器上的MP3和JPEG文件,其自带的三个小游戏也能在闲暇时帮您打发时光,该机还支持录像功能,稍后我们会为大家介绍(如图18)。
卫星信号接收
用@COOL AK47接收卫星信号是很轻松的事情。在设置菜单里进入“天线设置”→“卫星列表”,选择好欲接收信号的卫星后,按下遥控器上的红色功能键就可自动搜索;若是希望手动搜索某组参数,则通过绿色功能键就可以进行(如图19-21)。
通过遥控器的“OK”键,我们可以看到搜索出的频道列表,带有“$”标志的是加密频道,通过红色功能键,我们可以对频道进行名称修改、排序、分类、收藏等操作,用遥控器上的“Zoom”键还可在屏幕上并列出2-16个频道,这都是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功能(如图22-24)。
当然,谈到卫星频道搜索就无法回避网络共享的问题。根据我们的了解,AK47在这方面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首先它不像DM那样有比较直观的网络参数调整界面,而是通过“Menu+6666”的方式来调出这个隐藏的界面。另外就是每台AK47都已经固化了用户名,这意味着在用户在向服务商购买账号的时候要以这个用户名去申请账号。这样的设计对于厂商而言,应可降低机器被抄版的可能。最后的特点是它可以支持16个账号存储,并可以直接用遥控器写入服务器名称、密码之类的信息,比较方便。按MENU和遥控器的红色功能键,就会出现相应的菜单进行设置。其它诸如网络设置之类的修改都是大同小异,在此不做过多介绍,AK47也支持DHCP功能,打个对勾就可以通过网络正常使用了(如图26-29)。
有线信号接收
由于各地有线的情况不同,因此本部分请各位自行参考阅读。
笔者所在地为北京,数字电视采用机卡分离的形式。只需把智能卡插到AK47的卡槽里,再在“频道安装”里选择“设置有线电视参数” →“自动搜索”,即可完成搜索工作,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分钟左右时间,与歌华有线标配的机顶盒速度相似。在搜索过程中首先出现的便是8个高清频道,整个过程共搜出88套标清+高清节目,高清频道可以正常收看(如图30-31)。
录像功能
@COOL AK47的录像功能比较强大,它支持多路录像功能,即在收看同一转发器的频道时可以对多个频道同时进行录像,具体的设置也比较容易。只要选定需要定时录像的频道,设置好日期、时间、时长、录像状态等,包括只录一次/每天一次/每周一次等选择。PVR打开时为开始录像,关为定时转台。届时AK47就会自动开始工作。包括时光平移等功能也都可以支持。录好的文件也可通过KMPlayer、暴风影音等播放器在电脑上直接观看。
有两点需要和大家提及,一是要在USB存储设备的根目录上建一个PVR文件夹,否则无法实现录像和时光平移功能。当然,通过AK47的格式化功能可自动建立此目录。二是录像文件的体积超过4G后会自动分卷,即形成多个文件,这是因为AK47仅能支持FAT32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