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肛管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lovermm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后是否留置肛管与吻合口漏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并且吻合口距齿状线在4 cm以内的71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常规留置肛管;对照组32例,未留置肛管。术后1周内,连续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直肠内压力变化、排便及吻合口漏发生的情况。

结果

研究组术后2 h、1、2、3、4、5、6、7 d直肠内压力分别为(13±3)、(8±3)、(11±2)、(14±4)、(16±3) 、(19±2)、(21±3)、(22±3) cmH2O,对照组分别为(17±2)、(11±3)、(15±3)、(17±3)、(20±2 )、(22±3)、(25±4)、(26±2) cmH2O,研究组术后1周内各时间点直肠内压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平均提前1~2 d;研究组未出现吻合口漏,对照组出现4例,发生率为1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直肠癌术后常规留置肛管能有效预防吻合漏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河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14-2015年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选取35个县的104个点农村人群开展土源性线虫病、带绦虫病和肠道原虫病调查,每个点调查250人,共调查26 866人;选取37县(区)的62个点城镇人群开展华支睾吸虫病调查,每个点调查250人,共调查15 893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查肠道蠕虫卵,
目的探索老年人群肥胖和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在上海市抽取≥50岁人群,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信息,并进行体格测量、认知能力测试(包括词语回忆、顺序数字跨度、倒序数字跨度、语言流畅度)。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BMI、腰臀比、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7 913名,中位年龄60岁。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性别
对非随机干预性研究(NRSI)偏倚评估工具ROBINS-I(Risk Of Bias In Non-randomised Studies-of Interventions)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举例说明ROBINS-I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ROBINS-I针对NRSI的特点,设置了相应的评估领域和信号问题,为NRSI纳入系统综述进行证据整合提供偏倚风险信息。ROBINS-I为观察性研究和类实验
目的分析2007-2012年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30 d内因冠心病死亡比例的人群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趋势。方法从"北京市心血管病监测系统"中获取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主要出院诊断为AMI的病例,经过户籍地址整理、重报病例排查、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审核后,纳入≥25岁北京市户籍AMI住院患者77 943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和30 d内因冠心病死亡的数据,并采用泊松回归模
目的探讨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1, Gli1)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行根治性手术的95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手术组,手术后确诊复发转移的40例患者作为复发组,同时选取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Gli1表达,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外周血中Gli1的含量。结果胃癌手术组术前外周血中
期刊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3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影响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果235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3年、5年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1%、9.8%,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2%、77.1%,3年、5年无病生存率分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甲状旁腺全切加部分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 with autotransplantation,tPTX+AT)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外科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tPTX+AT手术的16例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tPTX+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