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队形教法新探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t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队列队形练习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组织集体活动,培养组织纪律性和整齐一致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帮助学生养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培养学生自信坚毅的个性,具有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品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气质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然而目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队列队形练习内容枯燥,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等原因,学生不愿意练。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认清队列队形练习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队列队形练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队列队形;教学新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著名的学者管仲说:“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比较单调,不外乎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跑步走等。反复的训练中,学生会感觉枯燥疲惫,从而失去了对队列队形练习的兴趣,把它看作是一件苦差事。教师在教学中不妨采取情景创设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调节教学气氛。
  1、场景模拟法
  教师把训练场地布置或用语言描绘成一个特定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利用小学生好奇、爱新鲜的心理特征,激起他们训练的热情。
  例如在齐步走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国庆大阅兵的场面,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教师也要置身其中,扮演好检阅者的角色,用语言激发他们的激情,用口令来指挥他们的行动。
  又如在练习原地四面转法时,教师可以把训练场地布置成热闹的十字路口。让一部分学生来扮演行人和车辆,另一部分学生就模仿交警指挥交通。当“小交警”打着手势向不同的方向转动时,课堂上学生情绪十分高涨,以往训练中重复单一的原地四面转法得到了较好的巩固。
  2、游戏竞赛法
  每个人都希望在竞赛中取得胜利,小学生的好胜心更为强烈,在游戏中获胜是学生参与活动最重要的原动力,因此设计一些竞赛性的游戏也是队列队形训练的有效载体。
  例如在“集合—解散”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小队,围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在解散状态下,听到集合哨声时,比一比哪个小队集合的速度快、队列整齐;看一看哪一队的队员精神饱满,站姿准确;听一听哪队队员报数的声音响亮有力,评选出“优秀小分队”,予以表扬。
  二、丰富语言 调控情绪
  1、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
  在机械的队列队形练习间隙,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是缓解学生身心疲劳的有效方法。幽默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助于放松练习带来的紧张感,能让学生更快地自我调整,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打一个比方,作一个对比,鼓励学生说些健康的俏皮话。也可以应景说一句歇后语或反正话,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笑声中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性随之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就显现出来了。
  2、琅琅上口的顺口溜
  为了让学生牢记动作的要领,同时也激发训练的兴趣,教给学生一些自编的顺口溜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配合相应的队列队形练习内容,笔者编了一些简单易记的顺口溜,在教学中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站队时) 队列里莫说话,老师就会把你夸。
  两手平举踏步走,嘴里数着一二一。
  (立正时) 抬头挺胸收小腹,两脚并拢肩放松。
  双手紧贴大腿边,双目炯炯视前方。
  3、丰富有趣的肢体语言
  体育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是各学科教师中最频繁的。要使学生掌握一项技术,教师的动作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同样重要。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精神饱满、严肃认真,动作熟练、准确,口令宏亮、清晰。体育教师从动作上传达的信息有时远比语言来得清楚,学生通过观察不仅看到了准确的动作,还能感受到形体姿态的美,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
  在队列队形教学陷入单调沉闷时,教师的肢体语言同样能起到非凡的气氛调控作用。一个夸张的表情,一段学生错误动作的滑稽再现,都会让现场的气氛迅速活跃起来。
  三、结束语
  小学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师必须从主观上重视这一教学内容。然而针对目前教学实践中,练习显现出单调、枯燥的状况,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法,巧妙构思,让队列队形练习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真正达到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钟启泉《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3]《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质量,是每一名数学老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我认为首先要对落后的教学思想进行大胆的改革,对新课改后的教学大纲有整体的认识,形成知识结构,将知识系统化,形成数学知识框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认知水平,课前精心设想、课中认真实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
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的成败归根到底要看学生自身的努力,教学效果的好坏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参与程度来决定的。我国古代教育心理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发明家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更是与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关。结合教学实践,下面就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精心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不能因为秩序管理而破坏学生情绪,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孩子们的思维,也不能放任学生自由,课堂混乱。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遵守课堂常规的训练,训练有序的课堂活动习惯,提高课堂秩序的质量。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高;秩序;课堂质量  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数学教学中,却时常缺少这样的保障。孩子的思想不成熟、自
目的:TGF-β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多种致病因素的交汇点,它能诱导肾脏固有细胞表型转化及促进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积聚,在肾脏纤维化进
兴趣是促使入门的先导,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是最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美国心理学专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心理需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能把兴趣培养成为一种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觉自愿,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树立信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