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首届特色手工艺品和农特产品展览会举行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记者
  10月14日,由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中国扶贫开发总公司承办、各有关单位协办的“全国革命老区首届特色手工艺品和农特产品展览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开幕。
  第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名誉会长迟浩田,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名誉会长蒋正华,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及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革命老区代表300多人出席开幕式。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王健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为社会开启了铭记老区伟大贡献、传承老区革命精神的窗口,搭建了展示老区青山绿水、宣传推广老区特色产品的桥梁。整个展览既是一次全国革命老区特色产品的交流盛会,更是一次老区人民崇高精神、智慧才华、丰硕成果的巡礼。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欧青平在开幕式上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区的开发建设,把老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了更加完整的政策体系。当前,脱贫攻坚已成为党的中心工作,成为国家“十三五”战略的重头戏,现在是全党全社会动员、五级书记一起抓、党政军民齐上阵。
  此次展览会以“纪念长征伟大胜利、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展示老区特色产品、助力老区脱贫攻坚”为主题,以老区特色手工艺品和优质农特产品为媒介,以弘扬老区精神与推介老区特色产品为重点,展现了老区人在脱贫攻坚、科技创新中的智慧才华、高超技艺。
  此次展出面积2800平方米,共分为“序厅”“老区精神风貌展廳”“特色手工艺品和农特产品展厅”“老区能工巧匠手工艺现场表演厅”4个展厅,展出了28个省(区、市)革命老区的特色手工艺品260余种,农特产品280余种。展会还设置了3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个创新项目的制作表演,近3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临现场,观众通过现场互动,亲身感受工艺流程和操作要领。
  开幕式当天,近3000名观众参观了展览会。不少观众表示,通过参观更加清晰地了解了老区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
  责任编辑 马玥
其他文献
学雷锋志愿服务语汇在舆论场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使用这一概念是否具有同一性,还有待于探究。  过去,我们习惯于在思维层面,把学雷锋与志愿服务作为两个不同的范畴分开来思考。在存在层面,习惯于把学雷锋与志愿服务作为两个不同的活动形态分别部署,以至于在组织结构上,把学雷锋与志愿服务安排由两个不同的部门来分管。学雷锋志愿服务是一个新概念、新表述,更是一种新思路。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整合,对于过往
期刊
學术主持  河南青年王锋在生死关口,挺身而出,三入火海救人,展现了当代青年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献身精神,一行血色的足印,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血染的风采”。王锋使人们再一次聚焦“河南好人”现象,聚焦诠释和传导河南公民道德建设成果的第六次论坛。  从河南好人现象的诠释到中原更出彩的公民道德建设规律、机制的归纳整理,河南不止于对共和国脊梁——道德楷模的温柔对待,更展现科学顶层设计的智慧,发挥体制的力量,
期刊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河南好人”已成为一种“好人文化”,是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是河南軟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文明河南”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培育“好人文化”着力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夯实“好人文化”的社会认同。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和弘扬河南道德精神中优秀的基因,激发社会公众对河南文化的认知和自信。另一方面,让“好人”走下神坛,“好人”典型选树大众化、平民化;渠道运用多样化、多
期刊
前不久,一段“永嘉李姓交警殴打老师”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一名身穿警服的中年男子,在学校走廊当着许多学生的面,拳打一位女老师,并高喊“我今天穿警服就是来打人的”,其间更是掏出了警棍。  “你朝着人间幸福的方向,发出一声声情与法的警示;你捧出太阳般的心,托住永不倾斜的公正天平。”警察是公正和力量的化身,应该传递这样的形象:警服在身,威严执法,对犯罪嫌疑人毫不留情,让坏人觉得害怕而畏惧;在公众面前温和谦卑
期刊
社会工作者  “有錢就是任性”本是源自网上一篇新闻,一名网友的感慨,此后于2014年成为风靡网络的流行语之一,并且火得一塌糊涂。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句本是带有调侃性的网络用语非但没有被淹没,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赤裸裸的事实一再诠释着有钱就任性!有钱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本该无可厚非,但是当人们遇到矛盾不愿意真诚地沟通,只知道用金钱任性而为的时候,我们应该想一想:有钱就代表拥有一切吗?  
期刊
2016年8月的一天,沧州道德馆迎来了两名“特别”的客人——“沧州好人”冯战峰的爱人和孩子。  “很早就知道战峰的事迹被收录到了道德馆,但是一直没勇气来看他。今天是他的祭日,我忍不住带孩子来了。因为我真的想他啊!”冯战峰的爱人姜楠泪水挂满了脸庞,她紧紧地抱着儿子,望着墙上冯战峰的照片,眼前的情景变得渐渐模糊起来。  冯战峰,男,1984年6月生,河北省河间市景和镇石灰屯村人,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院
期刊
2015年十大流行语评选,“获得感”名列榜首。这一经过民众评选、专家推荐而得出的年度新词,其折射出来的世态镜像和蕴含着的民生期盼,浓缩了这个国家一年的记忆,更是涵盖了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获得感”既有改革成果的惠及,更有道德境界的充满。人们内心最有分量的获得感,是看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生活发生变化,而最有厚度的获得感则是仰望道德星空,获得前行的路向。  打开2015年的道德天窗,看到
期刊
孙茂芳小传  孙茂芳,陆军总医院原副政委,1942年10月出生,浙江象山人。1965年1月入伍,50年来,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先后抚养29名孤寡、病残老人,资助38名特困学生,培养了大批雷锋式的优秀人才。2013年9月,当选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2014年3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光荣称号;同年5月,被授予“全国助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一名老军人爱国爱民的情怀
期刊
“儿童的心如蕴藏希望种子的大地。教育孩子,需要我们像农人那样,遵守天时、精耕细作、循序渐进,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洒片片阳光。”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东石桥幼儿园园长凤艳表示,幼儿园教育要遵守孩子一生的“童时”季节,保护童心和童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茁壮成才。  东石桥幼儿园在山东沂蒙革命老区,是山东省临沂市办学历史较早的乡村幼儿园,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目前,幼儿园小班、
期刊
1948年5月25日,19岁的董存瑞托起炸药包,舍身炸毁敌人桥形暗堡,用身体作支架为共和国撑起一片蓝天。  1948年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决定并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将隆化中学改称存瑞中学(简称“存中”),以纪念人民英雄董存瑞。从那一天起,存瑞中学便以“舍身为国”的存瑞精神为校魂。  68年的风雨剥蚀,丝毫没有影响存瑞中学师生学英雄事迹、做英雄传人的热情和执着。时代和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充实着存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