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羊毛》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e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剪羊毛》这首歌曲是一首在澳大利亚广为流传的民歌。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剪羊毛这一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绵”“皮袄”来形容了工人们剪下来的羊毛,富于想像,很有童趣;歌曲为2/4拍子、大调式、二段体结构。第1乐句中前三句乐段的节奏基本一致,附点八分音符贯穿其中,句未都以X.X|X0这一节奏收尾,第四乐句从高音"2"的附点节奏开始,连续级进下行到“1”,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豪的心情;第二乐段前两句的音调高昂,旋律起伏大,节奏明快,与前段行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重复了第一乐段的三四两句,表现了劳动者有节奏的动作和乐观爽朗的性格,点出了"热爱劳动"的主题。
  二、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知识目标:熟悉并掌握附点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
  3.情感态度目标:在学唱歌曲过程中体验牧民们劳动的快乐与意义。
  三、教学重点
  1.以愉快而有趣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
  2.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四、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好歌曲中符点四分音符和休止符在歌曲中的演唱。
  五、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大都活泼可爱,并且喜爱音乐,特别是唱歌与游戏,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自然的发声方法,能独立、自信、有表情的进行律动和即兴动作。本年级对识谱与欣赏是弱项,平时课堂应该再加强训练。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同学们好”“老师好”(用节奏问好)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来带大家做一组热身节奏练习,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动作提示,大家记住了吗?好,那我们开始吧,看看谁的动作最灵敏,反应最迅速。(播放音乐)
  师:同学们做的真好,今天我们的音乐课要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边听边和老师一起做律动。(生观察老师做的动作)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你听完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
  音乐的情绪有没有变化?同学们觉得音乐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有变化,两部分或三部分,喜悦——优美——更加喜悦
  2.介绍歌曲背景
  师:同学们的感受真灵敏,这样一首好听的音乐,它的名字叫做《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广为流传的民歌。澳大利亚地大物博,自然风光无限。那里有辽阔的草原,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所以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播放工人剪羊毛的图片)师:你们知道这么工人在干什么吗?师:是啊,因为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所以剪羊毛就成了那里的人们最主要的工作。剪羊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时间长了会腰酸背痛的,为了減轻疲劳,人们就一边哼唱歌曲,一边剪羊毛,他们虽然很辛苦,但是他们很快乐。
  3.解决重难点
  教师提问:接下来老师想要考考大家,教师这里有两条旋律,请同学们仔细听,哪一条旋律表现的是人走路的节奏哪一条表现的是人跑跳的节奏。
  学生回答:第一条是跑跳的节奏
  第二条是走路的节奏。
  进一步讨论:第一条旋律采用了附点节
  奏,给人以欢快跳跃的感受。
  同学们自己拍一拍节奏,感受一下。
  (1)出示节奏x  x·x|xx xx|x x·x| x o启发学生找出节奏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2)提示每句结尾有四分休止符,使歌曲有节奏感,演唱时不要拖拍子。
  4.教唱歌曲
  师:同学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学唱这首歌曲呀,现在让我们再完整的聆听一遍。学唱第一段:
  (1)老师带着唱谱子
  (2)按节奏读歌词
  (3)用la演唱旋律
  (4)完整填词演唱
  5.加入竖笛伴奏
  师:请同学们拿出竖笛,我們先来进行摸孔练习,请大家按照乐谱,逐一找到要吹奏的音。
  学生摸孔练习后,老师先示范,大家再跟着伴奏吹奏。
  6.完整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现在学会了演唱和吹奏竖笛,现在老师要把大家分成两组进行展示,演唱组和演奏组,我们一起跟随美妙的音乐,完整的表现这首歌曲吧。
  7.小结
  这首歌不仅表现了剪羊毛工人愉快的劳动心情,更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同学们,幸福的生活要靠什么来创造?(劳动) 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果,更没有坐享其成的果实,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付出自己的努力才会获得回报。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是全网络年代,也可以说是手机时代,差不多人手一台手机,而沉迷手机的孩子特别多,导致一些孩子沉迷玩游戏、爱讲粗口、叛逆、厌学、成绩差、不上学。对这些“问题学生”的教育非常值得大家探讨,如何正确引导这些学生呢?  关键词:问题学生;班主任;家长;方式方法  孩子沉迷玩游戲、爱讲粗口、叛逆、厌学、成绩差。这些不良行为的孩子在父母的眼里是不听话的孩子;在社会的眼里是思想品行差、学
期刊
活动目标:  1、体验剪纸的快乐,感受拜年时热闹的场景。  2、能够用下基线或上基线的连接方法进行画面布局。  3、通过观察拜年时的不同动作,剪出外部轮廓和表情。  活动重点:能够用下基线或上基线的连接方法进行画面布局。  活动难点:剪出人物拜年时的不同动作和表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拜年的经验;  物质准备:视频、照片、剪刀、纸、胶棒、垃圾桶、抹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
期刊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題班会课)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养成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无论学习生活,做人或处世,他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老师们都知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难,可大家不知道培智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比普通学生难上千万倍。培智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如流口水、吐口水、多动、重复、敲打东西、乱丢、乱画、随地大小便、情绪难控制、打人等。面对这些培
期刊
根据上教版中学劳动技术六年级第五单元“缝制成型”单元中的“卡套的设计与制作”要求,“缝制成型”单元共分为布艺基础、沙包制作、卡套的设计与制作、挂件的设计与制作4个小单元。其中“卡套的设计与制作”单元学习内容由“卡套的设计“与“卡套的制作”两部分组成,共分为2课时,本节课是第1课时。第1课时学生了解不织布的特性与用途,认识卡套结构,绘制卡套各部件草图和裁剪草图,并对草图加以优化。第2课时根据卡套设计
期刊
一、学生综合情况分析  1.自然情况  万行(化名),男,出生于2010年1月,患有严重孤独症。具有严重刻板行为,无语言交流迹象,有严重焦虑,对陌生环境极为恐惧。结合该生身心发展特征与发展需求,对其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2.家庭情况  万行是家里的长子,父母离异,由其母亲抚养,家庭人员有其继父、同母异父的弟弟、祖母。其母亲长期外出务工,平时周末回家由其继父照看。根据了解,病因可能是
期刊
摘要:概括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概念及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思维形式,是学生理解数学本质的基本活动。本文以初中数学《变量与函数》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函数模型,并归纳概括出函数概念,通过具体行为表征实现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课堂的教学设计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创设有效情境、问题驱动、抽取筛选、属性归类、明确常量和变量;引导学生关注“变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探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让学
期刊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以整数。(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法的过程,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能正确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
期刊
适宜年龄班:小班  主题活动由来:  天阅园来了小客人。是谁呀?是两只可爱的小兔子,为什么会有小可客人来呢?原来是新的学期开始了,小二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彭彭。对于刚入园的小朋友有些分离焦虑,一次偶然的聊天中我们知道孩子家里养了一只大兔子,孩子非常喜欢,于是小二班也准备了两只小兔子,希望能够陪伴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自从小兔子来了以后,它就牵动了小朋友的心。小兔子的主题活动开始了!  主题活
期刊
摘要: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随着课程改革,部编版新教材的推行,为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强化学术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越来越被人重视。“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新的观念与教学模式,它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改善从前语文教学中知识点杂乱、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以新课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