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政治教师的基本素质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现代教育中,中学思想政治课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任务,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美的心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学思想政治教材不断改革的情况下,要上好思想政治课,完成其历史重任,真正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
  
  一、学识渊博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由于它比较抽象和枯燥,所以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因此,要上好这一门课,上活每一堂课,就要求政治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懂心理学,掌握学生心理特点,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要懂教材教法,讲究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新教材精心设计的漫画、插图,引导学生议一议、想一想,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要多看书多看报,多了解时事热点,以及本地发生的典型事例,并把它们融合到思想政治教学中来,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通过浅显事例理解抽象理论概念。政治教师还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普通话要标准,写字要正确,词语要丰富,表达要流利、形象和准确。如果言语水平缺乏,尽管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却因口语表达不畅,使得自己无法驾驭学生的情绪,无法把自己的学问轻松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语言的贫乏反映思想的苍白。很难想象语文水平差,言语表达欠佳的老师如何上好上活政治课。相反,语文水平好的老师,在准确讲解概念、原理和理论的前提下,恰当运用一些成语、俗语、歇后语以及一些幽默风趣的故事讲课,就能常常引起学生发笑。笑,恰当地运用到政治课教学中来,能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活泼,有利于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能融知识于笑声中,从笑声中悟出知识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教师的学识素质直接影响到政治教学的质量。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才能,就要跟上改革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政治老师还必须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必须把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及时供给大脑,不断更新大脑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
  
  二、品行端正
  
  思想政治课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这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政治教师的言传身教。言传身教,实质上身教的效果大于言传,也就是说政治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高尚的品质、良好的行为来影响学生,“身正方能正人”。
  政治教师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率性和示范性,为此,政治老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修养和发展。首先政治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教学上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其次,为人诚信,表里如一,不要讲一套做一套。严格要求学生也要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的自己要先做,要别人不做的事自己首先不要做。要坦然面对有时遇到的误解或不公平的待遇,要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再次,言语谈吐要文雅,不要说脏话粗话,不随意骂人训人。作风要正派正直,不阿谀奉承,不说假话大话空话,要敢讲真话实话,做到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总之,教师是学生的楷模,老师的思想、感情、言语、行为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政治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更是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政治教师应当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成为学生的楷模。
  
  三、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养。这一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全心全意地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按照教育方针对学生严格要求,把学生培养成才。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直接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教师应该把自己对党、对人民和对社会主义祖国教育事业的爱,倾注到学生身上。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也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许多不必要的疑虑,可以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教育气氛,增强教育的效力。教师热爱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教育才能,甚至还可以弥补教师教育才能的某些不足。
  总之,思想政治课的目标成效与政治教师的自身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要求政治教师要学而不厌,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文化业务水平和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切实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