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英语在高职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学学业任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由于历史及双重语言压力等原因,其大多数在英语学习上倍感苦恼且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本文通过对86名高职高专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着重分析其内隐的英语学习信念,以期较为全面地了解其在英语能力认知、英语学习认知及英语学习动机等方面的概况。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高职少数民族学生对英语还是很重视的,但由于接触到的客观资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对学好英语的途径以及意义的了解还不够深刻,同时该群体的学生英语学习融合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还有待进一步地引导。
【关键词】高职高专少数民族学生 英语学习信念 教学方法
【Abstract】English has long played a vital role in Chinese college curriculum even for minorit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they aren’t great at English learning because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language barrier.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86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mainly concentrates on their English learning belief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ir English learning cognition and motivation. The data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minorit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understand how important English is, but not knowing well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skills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being exposed to English materials.
【Key words】minorit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beliefs; teaching methods
一、前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外语教学研究的重心从教师如何教转变到了学生如何学,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各种不同的教法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满意效果。学者开始意识到要想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而不考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帮助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去理解学习者的心理。以Horwitz,Wenden等等为代表的学者在80年代开始了对语言学习信念的研究,随着对语言学习信念的研究深入,学者发现了其和学习策略、自主学习、学习焦虑等方面有密切联系。同时研究也表明语言学习信念兼具稳定性和可变性,积极性与消极性。
国内关于学生英语学习信念的研究多集中在大学本科阶段,而关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语言学习信念研究却凤毛麟角,而对高职学生中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信念的研究在数量上更为不多。相比较其他学科的学习,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仅要面对到英语学习的科学性,少数民族教育的独特性,还要面对英语教育的跨文化本质,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面临着跨学科、跨文化的双重挑战。现各个高职院校有着为数不少的9 3民族地区的学生,他们在内地完成学习,今后大多要回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因此研究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念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英语学习的想法,选择更好的教学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规划提供重要的精神保障及智力支持,同时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念也能服务于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视野开阔,培育他们开放的文化观。Lightbown和Spada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即使存在着自身的不同学习特点,但其作为语言学习者也会具备许多语言学习者的共性特点。所以,在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也可从该群体在英语学习信念的共性上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
二、调查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对象。此次研究的对象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共发出9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6份,回收率达95.6%。被调查的学生分属藏族、彝族、苗族、蒙古族、羌族、黎族、满族、畲族、回族、朝鲜族等10个少数民族。其中女生67人,男生19人,大一学生26人,大二学生60人。
2.调查研究设计。本次研究采用的问卷调查是在Horwitz的语言学习信念调查表(BALLI)的基础上根据高职英语教学特点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风格改编而得。问卷共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基本信息的调查包含性别、年级和民族,第二部分共涉及43个封闭式子项目,采取李克特5级量表形式计分,用1-5分代表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5分代表所示问题描述的情况完全符合,而分数越小,则代表该问题描述越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问卷分别从语言学习的能力、语言学习的内容、语言学习的难度、语言学习和交际策略、语言学习的动机以及学校和教师在课堂内外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等6个维度对样本进行调查。针对此次调查的目的以及问卷调查的内容,访谈主要侧重了解学生對于教师、教材、考试、英语课外活动等英语教与学相关的内容。
三、调查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1.语言学习能力。此次调查问卷中的1、7、8、18、22、24、26、27、32、33、39、40题是考查少数民族学生对自身或他人学习英语能力上的判断。其中50%的学生认为有些人具有学习英语的天赋,但只有25.6%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学习英语的天赋。就是否能学好英语上,学生对自我以及别人的评价上很一致,赞同数都远大于反对数。这一结果表明,学生确实认为有一些学生具备学习英语的天赋的,但对自己的英语天赋表示怀疑。同时也说明了,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并不全是靠天赋。这一结果让人比较欣慰,至少学生在对学好英语的这项能力上还是乐观的。而对于哪种人群学习英语更有效率,受试者在性别上的差异表示几乎没有,29.9%的学生认为女生比男生更擅长英语,而33.7%的学生则认为男生更擅长。这一结果说明学生认为性别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不大,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就学习英语策略上来说,男女确实会有使用不同策略的倾向。对教师而言,研究性别对英语学习的差异还是比较重要的。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使用的学习策略,并引导学生尝试新的策略以期寻找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就年龄层次上来说,56.9%的学生认为儿童比成人学英语更加容易。虽然许多研究者对于究竟几岁最适合学习英语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有着自身的学习优势以及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式。作为成人的大学生如果心里认为自己错过了最佳学习英语的年龄是不对的,因为成人有着儿童没有的逻辑思维以及归纳能力,学生应把这一优势发挥到极致,这一定程度上就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启发。 2.语言学习性质。在英语学习内容上,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是单词学习(59.3%),其次分别是翻译(51.2%)、口语(49.8%)和语法(48.8%),这些数据可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少数民族学生对英语内容上的学习都大致处于较平衡的状态,也肯定了这些内容对学好英语的积极作用。单词和翻译作为学生支持率最高的两个项目,反映出学生一直以来学习英语的一个侧重点。在中国教育的大环境下,记忆单词以及利用中文进行英文教学一直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翻译虽然被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否定其积极意义,但就中国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而言,翻译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学习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语法作为中国英语应试教育一直以来重中之重的项目,不能否定其重要性,但也更应顺应教育潮流,在真实的英语情境中去让学生体会总结语法,而不是生搬硬套语法规则,这样在学生心目中本来就重要的语法也会让学生更乐于接受。其中在子题目“我认为了解英美文化对学好英语非常重要”上,其中位数为4.01,从该数据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认识比较积极,大多数学生认同英美文化对学好英语的积极作用。而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也可能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学习经历是有直接关系的。少数民族学生来到内地高校学习生活就是一个认识了解新文化的过程,其潜意识里很可能认为文化对于语言的学习帮助是非常大的,因为语言就是体现文化的一个载体。
3.语言学习难度。就语言学习难度而言,46.5%的学生认为听力比阅读难学,48.9
【关键词】高职高专少数民族学生 英语学习信念 教学方法
【Abstract】English has long played a vital role in Chinese college curriculum even for minorit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they aren’t great at English learning because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language barrier.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86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mainly concentrates on their English learning belief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ir English learning cognition and motivation. The data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minorit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understand how important English is, but not knowing well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skills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being exposed to English materials.
【Key words】minorit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beliefs; teaching methods
一、前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外语教学研究的重心从教师如何教转变到了学生如何学,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各种不同的教法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满意效果。学者开始意识到要想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而不考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帮助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去理解学习者的心理。以Horwitz,Wenden等等为代表的学者在80年代开始了对语言学习信念的研究,随着对语言学习信念的研究深入,学者发现了其和学习策略、自主学习、学习焦虑等方面有密切联系。同时研究也表明语言学习信念兼具稳定性和可变性,积极性与消极性。
国内关于学生英语学习信念的研究多集中在大学本科阶段,而关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语言学习信念研究却凤毛麟角,而对高职学生中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信念的研究在数量上更为不多。相比较其他学科的学习,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仅要面对到英语学习的科学性,少数民族教育的独特性,还要面对英语教育的跨文化本质,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面临着跨学科、跨文化的双重挑战。现各个高职院校有着为数不少的9 3民族地区的学生,他们在内地完成学习,今后大多要回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因此研究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念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英语学习的想法,选择更好的教学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规划提供重要的精神保障及智力支持,同时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念也能服务于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视野开阔,培育他们开放的文化观。Lightbown和Spada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即使存在着自身的不同学习特点,但其作为语言学习者也会具备许多语言学习者的共性特点。所以,在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也可从该群体在英语学习信念的共性上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
二、调查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对象。此次研究的对象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共发出9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6份,回收率达95.6%。被调查的学生分属藏族、彝族、苗族、蒙古族、羌族、黎族、满族、畲族、回族、朝鲜族等10个少数民族。其中女生67人,男生19人,大一学生26人,大二学生60人。
2.调查研究设计。本次研究采用的问卷调查是在Horwitz的语言学习信念调查表(BALLI)的基础上根据高职英语教学特点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风格改编而得。问卷共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基本信息的调查包含性别、年级和民族,第二部分共涉及43个封闭式子项目,采取李克特5级量表形式计分,用1-5分代表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5分代表所示问题描述的情况完全符合,而分数越小,则代表该问题描述越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问卷分别从语言学习的能力、语言学习的内容、语言学习的难度、语言学习和交际策略、语言学习的动机以及学校和教师在课堂内外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等6个维度对样本进行调查。针对此次调查的目的以及问卷调查的内容,访谈主要侧重了解学生對于教师、教材、考试、英语课外活动等英语教与学相关的内容。
三、调查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1.语言学习能力。此次调查问卷中的1、7、8、18、22、24、26、27、32、33、39、40题是考查少数民族学生对自身或他人学习英语能力上的判断。其中50%的学生认为有些人具有学习英语的天赋,但只有25.6%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学习英语的天赋。就是否能学好英语上,学生对自我以及别人的评价上很一致,赞同数都远大于反对数。这一结果表明,学生确实认为有一些学生具备学习英语的天赋的,但对自己的英语天赋表示怀疑。同时也说明了,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并不全是靠天赋。这一结果让人比较欣慰,至少学生在对学好英语的这项能力上还是乐观的。而对于哪种人群学习英语更有效率,受试者在性别上的差异表示几乎没有,29.9%的学生认为女生比男生更擅长英语,而33.7%的学生则认为男生更擅长。这一结果说明学生认为性别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不大,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就学习英语策略上来说,男女确实会有使用不同策略的倾向。对教师而言,研究性别对英语学习的差异还是比较重要的。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使用的学习策略,并引导学生尝试新的策略以期寻找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就年龄层次上来说,56.9%的学生认为儿童比成人学英语更加容易。虽然许多研究者对于究竟几岁最适合学习英语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有着自身的学习优势以及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式。作为成人的大学生如果心里认为自己错过了最佳学习英语的年龄是不对的,因为成人有着儿童没有的逻辑思维以及归纳能力,学生应把这一优势发挥到极致,这一定程度上就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启发。 2.语言学习性质。在英语学习内容上,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是单词学习(59.3%),其次分别是翻译(51.2%)、口语(49.8%)和语法(48.8%),这些数据可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少数民族学生对英语内容上的学习都大致处于较平衡的状态,也肯定了这些内容对学好英语的积极作用。单词和翻译作为学生支持率最高的两个项目,反映出学生一直以来学习英语的一个侧重点。在中国教育的大环境下,记忆单词以及利用中文进行英文教学一直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翻译虽然被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否定其积极意义,但就中国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而言,翻译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学习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语法作为中国英语应试教育一直以来重中之重的项目,不能否定其重要性,但也更应顺应教育潮流,在真实的英语情境中去让学生体会总结语法,而不是生搬硬套语法规则,这样在学生心目中本来就重要的语法也会让学生更乐于接受。其中在子题目“我认为了解英美文化对学好英语非常重要”上,其中位数为4.01,从该数据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认识比较积极,大多数学生认同英美文化对学好英语的积极作用。而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也可能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学习经历是有直接关系的。少数民族学生来到内地高校学习生活就是一个认识了解新文化的过程,其潜意识里很可能认为文化对于语言的学习帮助是非常大的,因为语言就是体现文化的一个载体。
3.语言学习难度。就语言学习难度而言,46.5%的学生认为听力比阅读难学,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