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高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大多数学生数学基础差,认识理解能力低,对数学缺乏热情,没有兴趣,因此都畏惧数学,失去学习信心,从怕学到不愿学,这是职高生在数学学习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多下工夫,站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法服务学法的角度加以考虑,使学生产生对数学较好的认知态度和浓郁的学习情感。
  如何使这些基础薄弱或学习困难的职教生步入正轨,并向好的势头发展?笔者深深体会到:以感情为纽带,进行心灵的沟通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大部分在初中时不被教师重视,甚至有的受到歧视。教师只有在热爱他们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关心、爱护、帮助他们。下面根据几年来职业数学教学工作实践,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1 要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现有招生体制中,绝大部分分数高的学生会被普高录取,而报读职高的学生基本上是成绩比较落后的,数学科落后显得尤其明显。职高生认为自己被“筛”下的原因主要是数学,所以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厌恶与逃避数学,缺乏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所以职高数学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是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数学教师可以先放低要求,从简单着手,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设计数学问题的梯度和难度。在举例题时,最好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变式题,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觉得“我也能行”。哪怕是那么一点点进步,教师也要抓住机会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以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要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达到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数学教师细心的观察和引导,在备课和临堂教学中运用适合职高学生的教学方法,不断尝试并总结经验。
  2 注重初中知识与职高知识的衔接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后衔接比较紧密,任何一个知识的疏漏,都会给后边的学习带来影响。初中与职高数学教材有许多知识相关联,而职高学生的数学基础在初中就不扎实,若丢弃与初中相关知识直接进入职高知识,就会如听天书,因此要做好初中知识与职高知识的衔接工作,如:命题;函数的概念;映射与对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中线,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与平面几何中的线线平行和垂直;二面角和平面几何中的角;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与代数中的一次函数;抛物线和二次函数;等等。其中有的是高中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应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愉快地接受新知识,为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注意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教学
  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分层次教学,教师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这样既照顾到优等生,又带动后进生。备课中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分为优、中、差3个层次。在教学中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层次化教学,能够使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 创造和谐师生关系,改变教师教学心态
  教师教学水平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由于某些初中学校抓升学率,照顾“好生”,忽视“差生”,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使部分“差生”升入职高后心理上还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存在自卑的心理,学习自觉性也较差,有些只为了“混”完职中3年。此时除了班主任外,数学教师不能袖手旁观,不但教书还要育人,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要多与他们沟通,多鼓励,帮助找原因、找方法,学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创造和谐师生关系。
  总之,职中的数学教学任重而道远,数学教师应通过数学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的不断学习,提高认识,提升能力,使广大职中学生全面提高数学素质。■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职教中心)
其他文献
试卷讲评课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试卷讲评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纠正错误、分析得失、巩固深化基础知识、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
通过对国外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研究总结,以及对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认为要想办好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必须在原有教育的基础上树立通识化、终身化、国际
目的:探讨治疗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提高临床预防治疗效率。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入住的200名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100名设为观察组,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