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财政部为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在全国高校推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本文指出高校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资产数据录入的工作模式,设立专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建设网络化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加强资产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等对策。
关键词:高校 应用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国有资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对于发挥国有资产效益,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以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应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简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之后,有效提高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但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更好地发挥该系统的作用。
一、高校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资产构成多元化,国有资产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日益复杂,管理难度逐渐增大。为了监督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财政部颁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06年7月1日正式施行。围绕两个《办法》,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手段,财政部2007年研发推出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有关中央部门和省份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财政部于2009年8月28日下发了《关于正式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正式推广应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按照财政部通知要求,全国各高校已经全面应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二、高校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不完善影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
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国有资产各管理部门之间协调性欠缺,相互脱节,导致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仍不同程度存在帐实不符、家底不清、资源浪费、资产流失等问题,明显降低了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
1、欠缺专门机构负责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工作
部分高校未成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国有资产管理上,仍沿用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的是以账物分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如后勤处管理房屋、建筑物,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教务处管理设备仪器,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因为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谁都不管或谁都在管的现象时有发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只由财务处一个部门使用,无法推广到其他部门,造成国有资产管理措施不到位。
2、国有资产管理交叉重复效率不高
部分高校对国有资产实行的是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而各职能部门分别归不同的上级部门指导、由不同学校领导分管,各职能部门为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往往会造成工作重复。如:教务处因为上报教育厅资产数据的需要,使用教育部资产管理软件(分16大类管理),由专人录入教学设备仪器的明细记录,获取上报教育主管部门的资产数据;而财务处因为上报财政厅资产数据的需要,使用财政部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分12大类管理),由专人录入全校的资产明细记录,获取上报财政主管部门的资产数据。
(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单机版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功能单一,使得部分业务无法顺利开展。
1、数据处理能力不强
该单机版只能独立运行和操作并对固定资产的各项数据进行输入,由计算机记载并核算,仅是单一业务和专门用途资产的管理,满足了目前一般管理需要,但是对于资产调拨、变动、报损等很多简单的操作,系统都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人工大量地填写单子、录入数据、删除数据;固定资产卡片没有批量拆分功能,成千上百张卡片只能手工拆分等,不但系统效率低下,还有可能引起数据错误。
2、查询不方便
该单机版的“存放地点”、“使用人”等项目查询功能差,数据录入过程中对两个项目不能直接查询,需要将两个项目内容导出Excel表格才能进行查询,不能很好发挥系统软件应有的项目管理功能。
3、资产信息不能共享
该单机版无法与校园网链接,相关管理部门不能通过校园网参与实施各项资产管理活动,资产信息不能全校共享,造成各个部门的固定资产信息不公开、不能在校园网中迅速查询到想要的资产信息等一系列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校资产管理被动、滞后的局面,影响了高校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高校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改进办法
(一)创新归口管理部门的国有资产数据录入工作模式
对于尚未成立专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高校,为解决查询功能差的问题,避免在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资产明细录入的重复劳动,可充分发挥Excel表格的应用水平,协调好财务处、教务处、后勤处、图书馆等归口管理部门的数据录入工作。
1、调整部分项目的录入
财务处资产管理人员操作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时,经常需要先查询“存放地点”、“使用人”两个项目,再返回进行录入。由于查询不方便,复杂费时,造成录入工作的效率低下。本人根据系统软件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作以下修改:在数据录入或导入时不填写“存放地点”、“使用人”这两个项目,运用Excel表格的合并功能将教务处导出的数据(存放地点、使用人员)两列合并成一列,列入“备注栏”,便于日后资产报废时查对。通过以上修改后,可大大减少两个项目的初始设置及查询工作。同时为了加强与归口管理部门的对账工作,按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设立“使用/管理部门”,按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专职管理人设立“管理人员”。
2、教务处资产数据录入 教学部门仪器设备等资产数量多,数据录入的工作量大。根据教务处设备管理科已经将这些仪器设备详细资料录入教育部资产管理软件数据库的实际情况,财务处资产管理人员可通过教务处使用的教育部资产管理软件,导出每年已录入的仪器设备数据,经处理后导入财务处使用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以避免重复工作。首先将教务处导出的数据通过Excel表格进行整理、排序、筛选、分类,然后与财务处的固定资产账(教务分类账)进行数量、金额核对准确,再将这些数据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表格格式的要求整理好,最后直接追加导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3、后勤处资产数据录入
由于后勤处没有专门资产管理软件,财务处可以参照以上做法,要求后勤处资产管理人员采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版逐一录入其归口管理的房屋建筑物、家具、仪器设备(教学部门所有的除外),然后由财务处资产管理人员将数据导出到Excel表格,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表格格式要求整理好后,追加导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4、图书馆资产数据录入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里的图书录入对各类图书没有很细的要求,图书录入工作量不是很大,可由图书馆提供各种类的图书、期刊、资产类别编号、册数、金额,财务处资产管理人员将图书馆提供图书金额与财务处的固定资产账(图书馆分类账)的金额核对正确后,逐一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最后,由财务处把教务处、后勤处、图书馆三大归口管理部门的资产数据录入、导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产总金额与财务固定资产总账金额核对准确,即可完成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上报工作。未成立专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高校,通过采用以上办法,对大部分数据进行整理导入,对小部分数据进行人工录入,可减少重复手工劳动,大大提高处理数据的效率。
(二)建立专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
尽管未成立专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高校在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时,可以通过改进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分散、职责不清,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及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高校应随着形势的变化,设立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的专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该机构在分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专门负责全校的房屋、土地、交通工具、设备、家具、图书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资产的购置、调配、捐赠、报废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归口管理。该机构作为综合性的管理部门,应当配备相应数量的具有资产、财务、经济、工程技术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确保正常开展工作。该机构指定专人录入全校的资产明细记录,统一负责上报上级部门的各种资产数据工作。设立该机构将彻底解决部门间条块分割、责权不清,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的问题,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三)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推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代化
1、完善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功能
高校应积极与研发该系统的软件公司协商,完善资产调拨、变动、报损,以及固定资产卡片批量拆分等常用功能,减轻资产管理人员的负担,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2、开发适合校园网使用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依托校园网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对全部资产管理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实现信息共享,解决资产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管理脱节以及帐账不符、账实不符等问题。让相关部门都能参与国有资产管理,推动资产管理的精细化、动态化:相关部门可随时查询和获取有关信息反馈,方便地办理资产业务;管理部门可在校园网上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传递管理信息,促进资产有效配置。
3、引进条形码识读技术
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引进条形码识读技术,对国有资产实物从购置、领用、清理、盘点、借用、归还、维修直至报废各个时期进行全方位准确监管,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管理成本。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成败。因此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制定激励措施,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通过各种计划教育和业务培训(包括素质教育、学历教育、专业知识培训、管理技能培训)等,使资产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要领,不断更新、拓展国有资产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①娄玲飞.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惠州学院学报,2010(8):104—106
②张德宝. 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9(14):205—206
③江小琴. 构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探索[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6):140—143
(黎氏慧,1970年生,广西南宁人,广西中医药大学财务与资产管理处会计师、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资产管理)
关键词:高校 应用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国有资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对于发挥国有资产效益,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以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应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简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之后,有效提高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但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更好地发挥该系统的作用。
一、高校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资产构成多元化,国有资产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日益复杂,管理难度逐渐增大。为了监督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财政部颁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06年7月1日正式施行。围绕两个《办法》,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手段,财政部2007年研发推出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有关中央部门和省份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财政部于2009年8月28日下发了《关于正式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正式推广应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管。按照财政部通知要求,全国各高校已经全面应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二、高校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不完善影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
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国有资产各管理部门之间协调性欠缺,相互脱节,导致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仍不同程度存在帐实不符、家底不清、资源浪费、资产流失等问题,明显降低了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
1、欠缺专门机构负责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工作
部分高校未成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国有资产管理上,仍沿用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的是以账物分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如后勤处管理房屋、建筑物,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教务处管理设备仪器,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因为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谁都不管或谁都在管的现象时有发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只由财务处一个部门使用,无法推广到其他部门,造成国有资产管理措施不到位。
2、国有资产管理交叉重复效率不高
部分高校对国有资产实行的是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而各职能部门分别归不同的上级部门指导、由不同学校领导分管,各职能部门为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往往会造成工作重复。如:教务处因为上报教育厅资产数据的需要,使用教育部资产管理软件(分16大类管理),由专人录入教学设备仪器的明细记录,获取上报教育主管部门的资产数据;而财务处因为上报财政厅资产数据的需要,使用财政部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分12大类管理),由专人录入全校的资产明细记录,获取上报财政主管部门的资产数据。
(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单机版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功能单一,使得部分业务无法顺利开展。
1、数据处理能力不强
该单机版只能独立运行和操作并对固定资产的各项数据进行输入,由计算机记载并核算,仅是单一业务和专门用途资产的管理,满足了目前一般管理需要,但是对于资产调拨、变动、报损等很多简单的操作,系统都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人工大量地填写单子、录入数据、删除数据;固定资产卡片没有批量拆分功能,成千上百张卡片只能手工拆分等,不但系统效率低下,还有可能引起数据错误。
2、查询不方便
该单机版的“存放地点”、“使用人”等项目查询功能差,数据录入过程中对两个项目不能直接查询,需要将两个项目内容导出Excel表格才能进行查询,不能很好发挥系统软件应有的项目管理功能。
3、资产信息不能共享
该单机版无法与校园网链接,相关管理部门不能通过校园网参与实施各项资产管理活动,资产信息不能全校共享,造成各个部门的固定资产信息不公开、不能在校园网中迅速查询到想要的资产信息等一系列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校资产管理被动、滞后的局面,影响了高校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高校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改进办法
(一)创新归口管理部门的国有资产数据录入工作模式
对于尚未成立专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高校,为解决查询功能差的问题,避免在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资产明细录入的重复劳动,可充分发挥Excel表格的应用水平,协调好财务处、教务处、后勤处、图书馆等归口管理部门的数据录入工作。
1、调整部分项目的录入
财务处资产管理人员操作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时,经常需要先查询“存放地点”、“使用人”两个项目,再返回进行录入。由于查询不方便,复杂费时,造成录入工作的效率低下。本人根据系统软件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作以下修改:在数据录入或导入时不填写“存放地点”、“使用人”这两个项目,运用Excel表格的合并功能将教务处导出的数据(存放地点、使用人员)两列合并成一列,列入“备注栏”,便于日后资产报废时查对。通过以上修改后,可大大减少两个项目的初始设置及查询工作。同时为了加强与归口管理部门的对账工作,按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设立“使用/管理部门”,按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专职管理人设立“管理人员”。
2、教务处资产数据录入 教学部门仪器设备等资产数量多,数据录入的工作量大。根据教务处设备管理科已经将这些仪器设备详细资料录入教育部资产管理软件数据库的实际情况,财务处资产管理人员可通过教务处使用的教育部资产管理软件,导出每年已录入的仪器设备数据,经处理后导入财务处使用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以避免重复工作。首先将教务处导出的数据通过Excel表格进行整理、排序、筛选、分类,然后与财务处的固定资产账(教务分类账)进行数量、金额核对准确,再将这些数据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表格格式的要求整理好,最后直接追加导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3、后勤处资产数据录入
由于后勤处没有专门资产管理软件,财务处可以参照以上做法,要求后勤处资产管理人员采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版逐一录入其归口管理的房屋建筑物、家具、仪器设备(教学部门所有的除外),然后由财务处资产管理人员将数据导出到Excel表格,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表格格式要求整理好后,追加导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4、图书馆资产数据录入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里的图书录入对各类图书没有很细的要求,图书录入工作量不是很大,可由图书馆提供各种类的图书、期刊、资产类别编号、册数、金额,财务处资产管理人员将图书馆提供图书金额与财务处的固定资产账(图书馆分类账)的金额核对正确后,逐一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最后,由财务处把教务处、后勤处、图书馆三大归口管理部门的资产数据录入、导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产总金额与财务固定资产总账金额核对准确,即可完成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上报工作。未成立专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高校,通过采用以上办法,对大部分数据进行整理导入,对小部分数据进行人工录入,可减少重复手工劳动,大大提高处理数据的效率。
(二)建立专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
尽管未成立专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高校在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时,可以通过改进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分散、职责不清,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及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高校应随着形势的变化,设立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的专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该机构在分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专门负责全校的房屋、土地、交通工具、设备、家具、图书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资产的购置、调配、捐赠、报废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归口管理。该机构作为综合性的管理部门,应当配备相应数量的具有资产、财务、经济、工程技术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确保正常开展工作。该机构指定专人录入全校的资产明细记录,统一负责上报上级部门的各种资产数据工作。设立该机构将彻底解决部门间条块分割、责权不清,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的问题,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三)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推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代化
1、完善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功能
高校应积极与研发该系统的软件公司协商,完善资产调拨、变动、报损,以及固定资产卡片批量拆分等常用功能,减轻资产管理人员的负担,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2、开发适合校园网使用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依托校园网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对全部资产管理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实现信息共享,解决资产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管理脱节以及帐账不符、账实不符等问题。让相关部门都能参与国有资产管理,推动资产管理的精细化、动态化:相关部门可随时查询和获取有关信息反馈,方便地办理资产业务;管理部门可在校园网上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传递管理信息,促进资产有效配置。
3、引进条形码识读技术
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引进条形码识读技术,对国有资产实物从购置、领用、清理、盘点、借用、归还、维修直至报废各个时期进行全方位准确监管,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管理成本。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成败。因此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制定激励措施,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通过各种计划教育和业务培训(包括素质教育、学历教育、专业知识培训、管理技能培训)等,使资产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要领,不断更新、拓展国有资产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①娄玲飞.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惠州学院学报,2010(8):104—106
②张德宝. 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9(14):205—206
③江小琴. 构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探索[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6):140—143
(黎氏慧,1970年生,广西南宁人,广西中医药大学财务与资产管理处会计师、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