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江城非遗坊》首发

来源 :兰台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zh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2日,由武汉市档案馆、武汉广播电视台和武汉市文化局联合举办的“江城非遗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建档座谈会在汉阳琴台大剧院举行,标志着全国第一档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建档的电视专题片《江城非遗坊》的首发。
  高洪太铜锣制作技艺、武当纯阳拳、新洲皮影戏、老大兴园鮰鱼制作技艺、谈炎记水饺、黄陂三鲜等耳熟能详的非遗技艺通过《江城非遗坊》宣传片集中展现。中华指啸第一人魏安民老师及其夫人亲临现场表演戏曲《夜深沉》,以精湛的记忆赢得喝彩。武汉非遗评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民间文学专家刘守华,武汉非遗评委会副主任、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武汉市著名历史文化及民俗学家何祚欢,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美学家刘茂平,湖北省档案馆研究馆员刘文彦等八位专家被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建档工作咨询专家。
  从去年12月份开始,武汉市档案馆联合武汉市文化局非遗处,武汉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一起回家》栏目,对在汉的70岁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曲艺大师、老字号传承人进行抢救性口述视频建档,记录那些濒临失传的老记忆、老手艺,弘扬工匠精神。并在全国率先推出系列电视专题片《江城非遗坊》。
  截至2016年10月底,武漢市共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28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90人,截至2015年1月底,文化部公布的4批198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已有235人离世。2016年起,武汉市档案馆联合武汉市电视台和武汉市文化局通过视频影像等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进行全面、真实、系统、有价值的抢救性记录建档,全面系统地记录传承人掌握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
  本次启动的采集工作,首批共有66项,包括汉剧、楚剧、木兰传说、湖北大鼓、湖北小曲等,涉及传统戏剧、民间文学、曲艺、传统美术、民俗等。目前已完成拍摄30余项,节目安排在每周日晚间黄金时间,武汉一套新闻综合频道《一起回家》栏目播出。每集约10分钟,围绕一个非遗项目、人物、故事展开,集历史感、文化感、现实观照、史料价值、口述历史于一体,对在汉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曲艺大师、老字号传承人进行口述建档,纪录跟拍,专家点评,以此记录那些濒临失传的老记忆、老手艺,弘扬工匠精神。通过工艺的展示,展现工艺自身的魅力,挖掘背后的工匠精神、思想价值、精神内涵。由于第一次采用电视化表达和镜头叙事,增加了非遗内容的可视性和传播力,弥补了一般口述建档的单调和不足。
  市档案局副局长徐辉表示,这种抢救性记录将涵盖每位非遗传承人,通过素材和视频进行建档保存。“十三五”期间,武汉将全面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
其他文献
辽河西部凹陷马南地区中深层的岩性油气藏尤其是沙三段浊积岩油气藏的勘探,一直未能取得较大的突破。根据目标区勘探需求及储层特征,探索总结了沙三段浊积岩储层预测流程;综
在ML油田,由于地震资料品质差、井数据缺乏、开发程度低等原因,采用常规阻抗反演进行油气预测效果不理想,为此应用多属性概率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油气预测。在研究区首先进行多属性
小集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为提高开发措施的针对性,对该油田进行了断层封闭性研究,主要是对断层的原始状态的封闭性和油田开发过程中断层的封闭性变化情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大牛地气田纵向上发育七套气层,目前成熟的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仅能满足单层开发,如何在不改变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实现两层同时动用成为一个开发难点。通过数值模拟,对水平井
根据对南美D油田的油藏特征及水平井开发效果分析,该油田适用水平井的开发模式;利用水平井产能模型,对不同渗透率下采油指数的敏感性、原油粘度敏感性和生产效率敏感性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