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临床观察探究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zh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诊治的60例胃病虚寒型胃痛的病患,采取随机数表法将这些病患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人,对照组用以传统的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上配合雷火灸进行综合治疗,对两组的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则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7.66%,明显低于观察组三十个百分点,P<0.05。结论:用以黄芪建中汤与雷火灸结合的治疗方案,在脾胃虚寒型胃痛治疗中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建议在未来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脾胃虚寒性胃痛;黄芪建中汤;雷火灸
  前言
  临床上将胃痛称之为胃脘痛,被归纳在十二指肠炎、胃神经官能症、胃溃疡等中医范围内,主要是日常气血不通畅、胃气郁结所产生,胃痛通常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反复等特征,对病患的身心损害比较大。脾胃虚寒属于胃痛病理中非常常见的一类,临床多表现为胃痛隐匿、得食则缓以及空腹痛甚等症状,并且过度劳累会在很大程度上使病情加重[1]。本文旨在明确黄芪建中汤与雷火灸综合治疗方案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具体结果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診治的60例胃病虚寒型胃痛的病患,采取随机数表法将这些病患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n=30),其中对照组男性为17例,女性为13例,年龄为34-70岁,平均年龄(50.17±2.13)岁,病程为1-8个月,平均病程(4.52±1.13);观察组男性为15例,女性为15例,年龄为33-70岁,平均年龄为(51.26±1.95)岁,病程为1-8个月,平均病程为(5.51±0.42)个月。两组病患临床表现均为脾胃虚寒型胃痛,且病患的病程等相关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选择标准
  临床诊断为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病患
  1.3排除标准
  中途退出者;存在精神疾病者、严重脏器疾病者、内分泌疾病者、相应药物过敏者等。
  1.4方法
  对照组用以黄芪健中汤,药剂成分:黄芪10g、桂枝10g、大枣10g、饴糖10g以及灸甘草10g。泛吐清水者辅加干姜、茯苓、陈皮以及制半夏;腹胀严重者辅加砂仁、陈皮、厚朴以及枳实;胃脘冷痛者辅加人参、干姜以及白术;泛酸者可去饴糖,辅加炒吴茱萸、煅瓦楞子以及乌贼骨。熬制方法:水煎取汁约300mL,早晚饭前分两次服用[2]。疗程:1剂/d,30d为一个治疗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雷火灸,治疗方法:将雷火灸点燃置于恒温灸具内,加盖盖子,安置在病患的胃脘部,并对病患的关元、气海以及中脘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将一条大毛巾置于灸盒顶端,用于对灸盒的固定与密封,在火头距离灸部位置3-5cm的位置进行针灸,以确保病患能感受到舒适却不会产生灼痛感为宜,不用采取刮灰。疗程:1灸/d,一次以30min为宜,30d为一个治疗周期。
  1.5评价指标与疗效判定
  1.5.1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并做好数据的记录与统计分析工作。
  1.5.2疗效判定
  痊愈:病患由于脾胃虚寒型胃痛产生的相应病症完全祛除,能进行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好转:病患相应病症有显著性缓解,基本上能进行正常的生活与工作。无效:病患相应病症并没有任何的改善或病症在治疗期间出现加重等不良情况,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以病愈率加好转率为准。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t检验计量资料(x±s),x2检验采用n(%),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良反应临床结果分析
  对照组中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占30例病患比例的23.33%;观察组中只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占30例病患比例的3.33%,从中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病患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照组病患,x2为5.43,P<0.05。
  2.2临床疗效分析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7.6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66%三十个百分点,P<0.05。具体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现代社会胃痛已经成为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情况下是由于病患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造成脾胃失衡所致,通常情况下表现为胃脘痛等症状。而脾胃虚寒型胃痛主要是由于病患存在脾胃虚弱、饮食偏于辛辣等行为,使得病患出现脾胃不振等情况,不仅对影响病患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并且对病患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
  因此,中医在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病患时,通常主以健脾益胃、缓痛和中的药物进行治疗,黄芪建中汤配以雷火灸能有效缓解脾胃虚寒型胃痛病患的痛楚,真正起到内外兼治的疗效。这主要是由于黄芪建中汤中包含的灸甘草有缓急止痛的疗效,饴糖有柔肝理皮的疗效,生姜则有温脾祛寒的疗效,这些药物合理搭配,能有起到止痛温补、强健中气等作用,对于病患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雷火灸本身就属于纯中药配方,该中药配方是对传统赵氏雷火神针实按灸在配方与治疗方法上的创新与改进,进而形成更符合现代人需求的雷火灸。这种治疗主要是利用配方药物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热量,经过悬灸刺激的相应穴位后,形成的热效应进行经气的激发,使病患局部皮肤机理得到开放促使药物抵达穴位内部,不仅能起到通络止痛、温经散寒等功效,并且能有效改善病患的组织血液内循环,使病患的身体得到充分的温养改善。由于药物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因子、药物因子等,能与经络、腧穴等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一种特殊的综合效应,进而使药物能持续渗透到机体的深处,真正达到内病外治的目标[3]。
  上述研究中,观察组病患的病症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病患的不良反应率明显要低,P<0.05;且观察组病患的临床总体有效率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体有效率,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黄芪建中汤与雷火灸配合使用,对于脾胃虚寒型胃痛病患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大幅度降低病患的病症复发率,缓解病患的疼痛,并且能降低病患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病症对病患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因此建议在未来临床治疗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丽萍.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20):2936-2938.
  [2]卢晶,孙莉.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5):45-47.
  [3]温丽琼.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临床观察研究[J].名医,2019(11):5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优先”正畸正颌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08月-2019年08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实行常规治疗的为参照组,“手术优先”正畸正颌治疗的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实行正畸正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
期刊
在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变快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家庭的的期望、生活的压力、买房的困扰都使现代人的心理情绪出现较大的波动。在这些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抑郁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抑郁症属于一种精神疾病,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生几率正在持续增高,轻者整天闷闷不乐,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没有食欲,经常失眠,重者悲观绝望,生不如死,产生自伤自杀的观念和行为,研究表明抑郁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采用热炎宁合剂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三组,使用双黄连颗粒治疗1组,使用抗感颗粒治疗2组,使用热炎宁合剂治疗3组。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对比三组患者总有效率,3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对比三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3组明显比1组和2组要短;对比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人数,3组明显比1组和2组少,以上比
期刊
【摘要】目的:熊芳丽教授有近40年针灸临床诊治经验,善用针灸治疗痿证、中风后遗症、痹癥等各类疾病。本文主要介绍熊芳丽教授调神针法治疗癔症性运动障碍的理论思想,并附验案一则,以供讨论。  【关键词】熊芳丽;调神针法;癔症;运动障碍;临证经验  熊芳丽教授系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贵州分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名中医,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载,严谨细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护理对策。减少骨科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将我院骨科50例卧床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另选我院骨科50例卧床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骨科疾病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骨科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方法。将2组骨科卧床患者出现的损伤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了解骨科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原因,有便于护理人员科学的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有效的骨科
期刊
【摘要】在2019年度,门诊跟师期间,导师赖象权主任医师采用自拟方治疗便秘患者数例,疗效显著。现选取典型案例1则进行分析与讨论,如下:便秘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症状。便秘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如会引起肛肠疾患、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甚至猝死。并在结直肠癌、肝性脑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芪麦玉参汤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早搏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患者在研究过程中,仍旧继续延用原发性治疗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予倍他乐克片,每次25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芪麦玉参汤。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结果:心律失常疗效比较 治疗组取得显效率63.33%,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取得显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与甲状腺肿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就诊的58例乳腺癌合并甲状腺肿瘤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归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时期诊断为单纯性乳腺癌的58例病人作为参照组。两组病人均接受化学发光法检测雌激素(E2)、孕酮(P)、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睾酮(T),并对比两组病人以上激素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病
期刊
【摘要】人吃五谷杂粮,生病就医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医院的门诊服务和管理是医院的窗口,直接反映了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管理能力等,其中就包括皮肤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环境质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今人们面临的皮肤疾病也多种多样,医院的皮肤门诊需要每天接待很多的患者,由于这些患者的就诊场地比较集中,因此,就很容易出现患者与医护人员、患者之间及患者与陪同人员间的交叉感染,增加患上皮肤病的潜在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哮喘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儿在患病之后会表现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哮喘疾病可发生在患者的任何年龄段,多数在3~5岁前发病。在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下,直接影响患儿的生活健康。作为家长,应了解小儿哮喘相关知识,走出小儿哮喘的防治误区,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质量。  1 小儿哮喘的病因病机  1.1免疫因素  儿童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