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中阶段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宽松自由的学校环境,离不开学有专长,敬业的指导老师,离不开"领头雁"、"头狼"一样的学生负责人。重视这三个要素,有利于提高社团的活力、张力和发展潜力,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关键词】 学生社团 环境 老师 学生负责人
社团活动是高中阶段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彰显个性特长,构建和谐校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的创建与成长需要一定的土壤:学校创设的宽松、自由的环境,指导教师的正确有效引领,社团负责人大胆创新、卓越的领导,团队积极向上、对目标坚定不移的追求等。本文结合多年的社团管理经验,就学生社团创建与成长的三个要素进行梳理,希望中学阶段的社团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要素之一——宽松、自由的学校环境
有人形象地把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的学生素质培养、能力培养称之为"戴着镣铐跳舞",跳舞,本来应该是如行云流水,如庄周化蝶,若戴上镣铐,禁锢了自由,这样的跳舞能好受吗?"镣铐"恰恰说明了目前高中教育在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所普遍呈现出来的不足:既想让你跳舞,又不愿意放开,有许多因素制约,用许多观念束缚。
学生社团要想生存和发展,第一个要素便是宽松、自由的学校环境。只有破除了"镣铐",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引领社团的发展,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参与其中,社团才能真正地有所作为,而不再是纸上谈兵。
社团诞生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程序为:几个有共同兴趣特长的学生走到一起——兴趣特长希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希望学校提供兴趣特长发展和才华展示的机会——有充足的时间,有合适的场所,最好有老师指导——在条件成熟时组建社团。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社团诞生模式,学生社团以这种模式产生的前提就是学校宽松的、自由的环境氛围。离开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学生不会有时间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不会有欲望要展示自己的特长,教师不会有时间来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学校更不会允许学生社团的存在。因此,在高中阶段创建社团,第一个条件便是宽松、自由的学校环境,哪所学校社团活动搞得好,首先也是得益于学校宽松、自由的大环境。
要素之二——学有专长、敬业的指导老师
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缺乏阅力和经验,在社团创建时会一腔热情,在社团活动时又往往找不到明确的目标,或者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找不到解决的出口,在问题面前显得迷茫和困惑,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指导,常常会导致社团活动开展不下去,中途不了了之的后果。因此,每个社团有1-2名学有专长、敬业的指导老师非常必要。
有一定特长的老师可以自己组建社团,或者选择相关社团担任指导老师,社团也可以主动聘请指导老师,实现指导老师与社团之间的双向选择。
指导老师在社团中的作用决定了,仅仅有特长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敬业精神。一位敬业的指导老师,能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特长生,带动一个社团朝着良好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相反,一位不负责任的指导老师,则会使社团缺少一种动力,社团发展势必会受影响。因此,学校在选拔聘任指导老师的时候,也要优先聘请敬业的老师。
要素之三——"领头雁"、"头狼"一样的学生负责人
在雁群中,领头雁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为:认准目标,坚定不移,一旦高飞,义无反顾;团队行动,不离航向,成群成列,不让任何一只雁单独面对困厄与挑战。在学生社团当中,学生负责人应该象领头雁那样,具备坚忍的毅力,团队协作的精神,专一的目标和不屈的斗志。同时还要象头狼那样,对环境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寻找和捕捉一切可以锻造自我的机会,果断行动;集中社团所有的优势,创造机遇,团结一心,协作制胜。
卓越头狼,舍我其谁
一个社团是否能健康发展,社团负责人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否能选拔出一名优秀的社团负责人,直接决定着社团活动开展的优劣,因此,要特别重视选拔社团负责人的工作。
近几年,我们在选拔社团负责人时,采取"个人申报——班主任提供意见——竞选答辩——试用"这样一个流程。
"个人申报":学生首先要自己想当"头狼",要有"舍我其谁"的精神,头狼的地位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别人赋予的。如果个人主观上不想当头狼,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不情不愿,扭扭捏捏,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社团将会很难发展。
"班主任提供意见":班主任是最了解学生的,班主任提供的意见不能仅仅是"同意申报"或"不同意申报"这么简单,而是要全面地中肯地描述该生的品德、性格、特长、能力。班主任提供的意见是最终确定学生负责人的重要参考。
"竞选答辩":这是学生负责人申报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所有申报的同学同时参加竞选答辩会,将自己的优势展示出来,一般参加答辩会的成员有:上届该社团的骨干成员、指导老师、社团代表、其他相关老师等。
"试用":社团负责人都有一个月的试用期。在社团初建或学年开始刚刚开展活动时,社团的工作量是最大的,也最能考验社团负责人是否合格。社团负责人的工作仅仅尽力而为是不够的,必须全力以赴。如果在这一个月内竞选答辩成功的学生负责人不作为,或工作不得力,经社团成员一致同意后,将会被取消学生负责人资格。
紧盯目标,站高看远
制定学年内社团活动计划是社团负责人的重要工作之一,带领社团成员执行计划,特别是策划社团活动时,则需要负责人站在一定高度,把握全局,一一落实计划中的目标要求。
先谋后战,顺势而为
活动是社团的生命力,一项活动组织的是否周密成功,很大因素取决于社团负责人的智慧与谋略。活动之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社团负责人同骨干成员一起协商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活动过程中,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时调整实施方案,在预定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优势,圆满完成活动计划;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并将结果反馈给社团成员及指导老师,为以后组织活动积累经验和能力。
众狼一心,协作制胜
一个人组不成社团,社团章程里一般都规定满多少人才能成立社团;只有学生负责人出类拔萃的社团不算好社团,好社团指的是一个好的团体。因此,社团成员应团结一心,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和共同提高的社团风气,才是社团健康发展的正路。
在社团活动时,社团负责人既要作好合理明确的分工,又要注重使成员团结合作,二者必须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团体的力量,才能在遇到困难时不气馁,才会有勇气和力量完成作为社团负责人的使命。
【关键词】 学生社团 环境 老师 学生负责人
社团活动是高中阶段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彰显个性特长,构建和谐校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的创建与成长需要一定的土壤:学校创设的宽松、自由的环境,指导教师的正确有效引领,社团负责人大胆创新、卓越的领导,团队积极向上、对目标坚定不移的追求等。本文结合多年的社团管理经验,就学生社团创建与成长的三个要素进行梳理,希望中学阶段的社团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要素之一——宽松、自由的学校环境
有人形象地把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的学生素质培养、能力培养称之为"戴着镣铐跳舞",跳舞,本来应该是如行云流水,如庄周化蝶,若戴上镣铐,禁锢了自由,这样的跳舞能好受吗?"镣铐"恰恰说明了目前高中教育在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所普遍呈现出来的不足:既想让你跳舞,又不愿意放开,有许多因素制约,用许多观念束缚。
学生社团要想生存和发展,第一个要素便是宽松、自由的学校环境。只有破除了"镣铐",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引领社团的发展,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参与其中,社团才能真正地有所作为,而不再是纸上谈兵。
社团诞生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程序为:几个有共同兴趣特长的学生走到一起——兴趣特长希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希望学校提供兴趣特长发展和才华展示的机会——有充足的时间,有合适的场所,最好有老师指导——在条件成熟时组建社团。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社团诞生模式,学生社团以这种模式产生的前提就是学校宽松的、自由的环境氛围。离开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学生不会有时间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不会有欲望要展示自己的特长,教师不会有时间来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学校更不会允许学生社团的存在。因此,在高中阶段创建社团,第一个条件便是宽松、自由的学校环境,哪所学校社团活动搞得好,首先也是得益于学校宽松、自由的大环境。
要素之二——学有专长、敬业的指导老师
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缺乏阅力和经验,在社团创建时会一腔热情,在社团活动时又往往找不到明确的目标,或者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找不到解决的出口,在问题面前显得迷茫和困惑,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指导,常常会导致社团活动开展不下去,中途不了了之的后果。因此,每个社团有1-2名学有专长、敬业的指导老师非常必要。
有一定特长的老师可以自己组建社团,或者选择相关社团担任指导老师,社团也可以主动聘请指导老师,实现指导老师与社团之间的双向选择。
指导老师在社团中的作用决定了,仅仅有特长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敬业精神。一位敬业的指导老师,能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特长生,带动一个社团朝着良好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相反,一位不负责任的指导老师,则会使社团缺少一种动力,社团发展势必会受影响。因此,学校在选拔聘任指导老师的时候,也要优先聘请敬业的老师。
要素之三——"领头雁"、"头狼"一样的学生负责人
在雁群中,领头雁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为:认准目标,坚定不移,一旦高飞,义无反顾;团队行动,不离航向,成群成列,不让任何一只雁单独面对困厄与挑战。在学生社团当中,学生负责人应该象领头雁那样,具备坚忍的毅力,团队协作的精神,专一的目标和不屈的斗志。同时还要象头狼那样,对环境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寻找和捕捉一切可以锻造自我的机会,果断行动;集中社团所有的优势,创造机遇,团结一心,协作制胜。
卓越头狼,舍我其谁
一个社团是否能健康发展,社团负责人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否能选拔出一名优秀的社团负责人,直接决定着社团活动开展的优劣,因此,要特别重视选拔社团负责人的工作。
近几年,我们在选拔社团负责人时,采取"个人申报——班主任提供意见——竞选答辩——试用"这样一个流程。
"个人申报":学生首先要自己想当"头狼",要有"舍我其谁"的精神,头狼的地位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别人赋予的。如果个人主观上不想当头狼,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不情不愿,扭扭捏捏,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社团将会很难发展。
"班主任提供意见":班主任是最了解学生的,班主任提供的意见不能仅仅是"同意申报"或"不同意申报"这么简单,而是要全面地中肯地描述该生的品德、性格、特长、能力。班主任提供的意见是最终确定学生负责人的重要参考。
"竞选答辩":这是学生负责人申报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所有申报的同学同时参加竞选答辩会,将自己的优势展示出来,一般参加答辩会的成员有:上届该社团的骨干成员、指导老师、社团代表、其他相关老师等。
"试用":社团负责人都有一个月的试用期。在社团初建或学年开始刚刚开展活动时,社团的工作量是最大的,也最能考验社团负责人是否合格。社团负责人的工作仅仅尽力而为是不够的,必须全力以赴。如果在这一个月内竞选答辩成功的学生负责人不作为,或工作不得力,经社团成员一致同意后,将会被取消学生负责人资格。
紧盯目标,站高看远
制定学年内社团活动计划是社团负责人的重要工作之一,带领社团成员执行计划,特别是策划社团活动时,则需要负责人站在一定高度,把握全局,一一落实计划中的目标要求。
先谋后战,顺势而为
活动是社团的生命力,一项活动组织的是否周密成功,很大因素取决于社团负责人的智慧与谋略。活动之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社团负责人同骨干成员一起协商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活动过程中,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时调整实施方案,在预定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优势,圆满完成活动计划;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并将结果反馈给社团成员及指导老师,为以后组织活动积累经验和能力。
众狼一心,协作制胜
一个人组不成社团,社团章程里一般都规定满多少人才能成立社团;只有学生负责人出类拔萃的社团不算好社团,好社团指的是一个好的团体。因此,社团成员应团结一心,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和共同提高的社团风气,才是社团健康发展的正路。
在社团活动时,社团负责人既要作好合理明确的分工,又要注重使成员团结合作,二者必须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团体的力量,才能在遇到困难时不气馁,才会有勇气和力量完成作为社团负责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