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领奥斯卡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chen1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双扇门效应    门有两扇,既然需要,  自然是为增加宽度,方便出入。  因此,不妨把门洞缩小一半,  这样就能把一切都卡住。    谦虚礼赞    成功不喜欢怯懦者,  但对虚心的人则另眼相看:  放进括号里的惊叹号,  瞧,多像射门,多像投篮!    关于任务    只有能得到还击的任务,  才真正值得你去战斗。    慢行……    十字路口纪念碑上的题词  狂热的牺牲品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期刊
芭比娃娃一直聚讼纷纭,有人认为她富有浓厚的女权主义色彩而无法接受,也有人认为她是洪水猛兽,实际上她是一位职业母亲为女儿设计的玩具。盖比·伍德揭示了隐藏在芭比娃娃背后的良苦用心。    前后相隔近一百五十年的两位女性都在欧洲旅行了六周。1814年,玛丽·葛德文(Mary Godwin)——即后来的雪莱夫人——和她的情人珀西(Percy)到欧洲旅行。他们穿过瑞士,人们猜测就是在瑞士他们看见了颇有名气的
期刊
为了用鲜血签署自己在书中表达的信仰,让敌人的炮火洗刷别人强加的诬词,1943年4月13日,圣埃克絮佩里离开他流亡两年多的纽约,作为第一名法国平民,登上美国军舰,前往北非参加抵抗运动。他带走的是在美国刚出版的法语版《小王子》。1944年7月31日,从意大利科西嘉岛起飞进行了最后一次使他丧身的侦察飞行前,他在朋友处留下了一个口袋,里面是厚厚一堆打字稿和录音带。这就是《要塞》的原始稿。  原始稿共有九百
期刊
作者不留情面地审视伟人,又认定丘吉尔仍不愧是伟人。  在1940年那个决定国家命运的春末初夏时节,英国老百姓围在无线电旁,聆听他们的新首相温斯顿·丘吉尔那富有挑战性的慷慨激昂的演说。5月13日,丘吉尔刚从羸弱胆怯的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手中接管了政权这副烂摊子,就向充满“鲜血、艰辛、泪水和汗水”的国家做出了承诺。6月4日,溃败的英军从敦刻尔克(Dunkirk)撤退
期刊
像亨利·詹姆斯 (Henry James) 那样沉默寡言的小说家很少见。尽管他在写给一位青年雕塑家的信件中透露出同性恋的倾向,但我们无法肯定他们是否真的有过通常意义上的性生活。许多作家以放任著称,詹姆斯则似乎因谨慎而扬名。相比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作家,例如英国的拉斐尔前派及其后继者,法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和颓废派诗人,詹姆斯鹤立鸡群,因为他从无绯闻缠身。谨慎不但是他个人生活的最大特点,而且也体现在他的文
期刊
在舞台上,谭恩美喜欢穿一身皮裙,挥舞一根长鞭。这位畅销书《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的作者内心深处总是蕴藏着一团火,这也就是她的乐队走红的原因。她的乐队名叫“滞销书”摇滚乐队,由一些喜爱音乐的作家组成,其中包括斯蒂芬?金(Stephen King)和戴夫?巴里(Dave Barry)。他们到各地巡回演出,为慈善事业募捐。  谭恩美唱那首主打歌曲《皮靴做来为了穿》时,总免不了要炫
期刊
《译文》一开始就由两个大姑娘经手,现在又来了个姑娘,形成女性三人组,继续保持女性特色。近来在电视上连看了两遍犹太才女史翠珊(Streisand)自导自演的《双面镜》,片中浓郁的女性(sensitirity,sensibility,sensibility) +humor似乎可作为你们的楷模,把杂志定位为供Bo-bo族中的夏娃们的文艺刊物。至于要不要谈瀛州方兴未艾的男性(sexuality,machi
期刊
E.B.怀特(1899—1985),美国散文、童话作家,曾任《纽约客》专栏作家、特约编辑;1971获得国家文学奖章,1973年被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五十名永久院士之一。本篇译自《E.B.怀特随笔集》(1977)。  1941年8月    有一年夏天,1904年左右吧,我父亲在缅因州某个湖的湖畔租了一处营地,带全家去那里度过了8月份。我们全都因为几只猫而传染上了癣症,不得不早晚两次往胳膊和腿上抹药膏
期刊
詹姆斯·瑟伯(1894-1961),出生于俄亥俄州。大学毕业后,从事过报刊编辑工作,不久去法国,在巴黎当过英文报纸编辑。1926年开始为《纽约客》杂志撰稿,而且自绘插图,以求图文并茂。他善于描写纽约市民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用笔幽默,于平淡中求机智,深受读者欢迎。    我青年时代顶风光的一件事,要数“有天晚上床砸了爸爸的头”那一桩,那时候,我住在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把这件事口述一遍的效果要比把它用书
期刊
2000年9月,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宣布他打算搬去纽约的时候就抱怨过伦敦文学界的“泼妇相”。几个星期前,移居国外的拉什迪再次出言抨击,言辞更加激烈(估计他的最新小说《狂怒》的遭遇带给他的伤害还未平复)。他宣称,这个“泼妇”已经到了行凶杀人的地步。伦敦的批评家和评论家不仅仅是想要贬低他的书或者刺探他的私人关系:他们是要毁掉他。“我躲过了‘法塔瓦(fatwa)’②,现在生活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