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fis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页岩孔隙结构是影响页岩气储层储集能力和页岩气开采效果的重要因素.以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压压汞、CO2和N2气体吸附等实验方法,对黔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孔隙类型与特征、孔径分布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下古生界页岩发育多种成因类型的微米-纳米级孔隙,为页岩气赋存提供了储集空间.研究结果表明:1)黔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孔隙度为1.30%~13.37%,平均4.56%;2)下古生界页岩微观孔隙类型多样,以粒间孔、有机质孔和粒内孔最为常见;3)微孔(<2nm)和介孔(2~50nm)为黔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储集的主要载体,两者比表面积之和占总比表面积的94.3%,两者孔容之和占总孔容的59.1%,孔径主要分布于0.4~0.7nm,3~10nm和0.05~200.00μm这3个区间段,为狭缝状孔、管状孔和墨水瓶状孔;4)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孔径与牛蹄塘组页岩存在一定的差异,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度平均为6.4%,孔径均值为4.71nm,牛蹄塘组页岩孔隙度平均为5.3%,孔径均值为4.23nm;5)下古生界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受页岩有机碳、有机质成熟度及矿物成分的影响:随着有机碳、石英含量的增加,页岩孔隙度和微孔孔容呈增加趋势;随着成熟度R_o、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加,页岩孔隙度和孔容呈降低趋势.
其他文献
水质监测是任何水资源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水质监测与评价不仅可对水污染问题进行鉴别和评估,而且可以验证污染控制措施是否正确以及污染源是否遵守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制
文章试图从档案文献的角度 ,结合冯国瑞所留下的有关敦煌经卷的题咏、序跋、笺记等文字 ,对此作一探讨、勾稽。
档案工作标准化和程序化是档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档案工作中的有序化控制手段,它是档案工作必然的组成部分档案工作如果没有标准化和程序化、具有相同性质和目的的工作就
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 实验动物健康雄性Wister大鼠50只,体重19%±10g,购于山东大学动物房。
目的:研究乙肝扶正排毒胶囊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D-氨基半乳糖(D-GaIN)建立小鼠急性实验性肝损伤模型,以甘草甜素片为阳性对照,观察该药对多种检测指标的影
目的:通过建立多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大鼠模型,以确定最符合临床辨证模型的运用。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法移植子宫内膜,分组建立多种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结果:造模后3W、5W
劲性复合桩是一种将刚性、柔性桩以及散体桩经二元或者三元复合施工形成的新桩型,可以起到相互取长补短的作用。工程实践表明,劲性复合桩具有桩身施工方便快捷、质量易保证、
目的:探讨中药生物碱口服给药对化疗诱导肿瘤MDR干预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以指导临床应用中药干预化疗所致MDR的产生。方法:以亚于治疗剂量的联合化疗。同时给予苦参碱、粉防己碱